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12-22 10:27:0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说课稿范文集合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单元属于“欣赏﹒评述” 活动。通过教师的讲述、演示,加上大量图片解析,使学生经过课堂练习之后,对photoshop软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强烈感受到电脑创作所营造的独特的美,从而引发学生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工具的欲望。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电脑这一现代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初步学习用于美术创作的主要电脑软件。

  2.通过欣赏电脑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深刻认识电脑这一神奇的工具,引发学生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工具的欲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电脑这一神奇工具的功能及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某一绘图软件工具的合理使用。

  三、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探究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领悟课程中人与人之间信息的美好情感的传递,从而感受知识的价值、情感的价值。

  四、说学情:基于学生基础知识我先让学生photoshop软件,一边在电脑上操作,一边对学生介绍:photoshop软件中的界面主要由菜单栏、工具箱、浮动面板三部分组成,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工具箱一栏主要有哪些工具?除了书上用文字介绍的重要工具外,说说这个工具栏中其他符号的名称(还有着色工具、喷枪、选框工具、套索工具等),也可以用文字在教材上进行注明。再采用图文并茂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具准备:电脑以及相关图片

  六、说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欣赏课本中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课本中的图片属于哪种设计

  归纳:动画设计、网页设计、海报设计、景观效果设计、展示设计。

  2、讨论分析,掌握方法

  认识photoshop软件中的工具栏。一边在电脑上操作,一边对学生介绍:photoshop软件中的.界面主要由菜单栏、工具箱、浮动面板三部分组成,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工具箱一栏主要有哪些工具?并且向学生指导它们各自的操作以及作用。包括 (移动工具 画笔工具 选框工具 缩放工具 裁切工具 图章工具)

  3、电脑图像处理

  以图片为例,用工具栏中的工具进行图像处理。

  4、学生作业

  在电脑上尝试利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工具栏,对电脑中未加工的图片进行处理。

  5、课堂小结。

  6、本课的时间安排:导入2分钟,讲授15分钟,学生创作及合作20分钟,评价作业6分钟,小结2分钟。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3页的内容。《多些、少些》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比大小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并通过动手操作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表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

  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小结.

  1.导入部分:

  我设计了比一比。在竞赛中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

  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

  课件出示主题图(红球有58个,蓝球有15个,黄球有10个)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其中两数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描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概括力。

  3.练习部分

  基于一年级学生课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我特将此环节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同时也使学生能力主动参与,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总结部分

  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并将课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也要在生活寻找数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思,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说课稿 篇3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我逐渐认识到:美术课堂不应当被简单地看作是“教师讲的艺术,学生听的艺术;教师示范绘画,学生模仿绘画的地方”。美术课堂应当成为学生交流对艺术美的感受的场所。下面我通过《星空的联想》一课,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星空的联想》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关于宇宙星空的想象课。要使学生画好星空的联想应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在了解浅显的宇宙知识的基础上,拓宽思路,以非凡的想象力把关于星空中幻想的情景用刮蜡画的表现形式描绘出来,同时,本课的学习也为后面的想象画课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学成功的基础是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科学地制定出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以及教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刮蜡绘画手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美感的星空图

  3.情感目标: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培养学

  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科学与艺术

  的联系。发现和体验美的存在,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从学生兴趣出发,了解太空知识,拓宽思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刮蜡技法画出星空的联想

  教具学具:

  二、教法学法(内容再具体些,如:几种方法怎么实施的)

  实施课程改革,就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活动中去理解艺术,亲历艺术的探究、发展和实践的过程,根据这个理念和结合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法,直观演示法,情境创设法。学习方式灵活,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不断采取欣赏、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猜谜语,唱儿歌,引入新课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我在教室四周及黑板张贴星空图片,使学生步入教室时,从视觉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谜语:“天上眼睛数不清,一闪一闪亮晶晶”。

  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齐唱儿歌《小星星》。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以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了解星空,引发联想 在这一环节交流讨论,解决重点

  首先让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了解浅显得到太空知识。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主动检索信息收集资料的能力。

  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神舟五号进驻太空的视频,把学生带入太空。接着让学生欣赏多幅星空图片,再配于适当的讲解,引导着学生从视频、图片、音乐等三方面进入到美丽星空的情景中,让学生体验了一次神秘的星空之旅。并创设宽松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对这些星空图的感受,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拓宽思路,从而更明确自己想要画什么。 这一环节的教学既承担着启发的任务,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创作的素材,因为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很有限,需要老师帮他们打开一扇想象的窗户。

  3、欣赏范作,学习技法

  在这一环节,我将突破教学的难点。

  我主要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直观演示为第一层次,向学生演示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以及作画步骤,并用刮蜡的绘画方法表现了一张星空的联想图,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绘制星空的想象画,为学生的创作搭建平台。另一层次的`教学是我带领学生欣赏课本中范画,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更明确自己想要画什么,可以运用哪些表现方法更好地来表现,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4、大胆创作,体验快乐

  这一环节,学生将动手,亲自实践,体验成功。

  我鼓励学生用刮蜡法,小组合作创作一幅星空联想图。学生作业时,我播放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小星星》,创设氛围,利于学生创作。并且来回于学生之间,全面观察学生的作业,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同时随时表扬有创新的学生作业,做其他学生的榜样,这样,学生会形成你追我赶的气氛,作业效果、效率会大大提高,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5、画廊展示,欣赏评价

  这一环节,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的机会。 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内在的潜能,促进其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为了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我在黑板上布置出一个小小“画廊”,鼓励学生勇敢地将自己的作品贴到“画廊”上,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分享成功的喜悦,真正起到互相促进,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

  6、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这个是你的课一致吗?)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把今天的星空图用手工的形式表现出来,带到学校,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四、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两部分:课题、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我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地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这一段

  跟你的课一点都不对路,根据自己的课做总结吧,把里面关键的词换成和教学环节一致的)

说课稿 篇4

  一、说课提纲:

  1.说教材

  2.说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说教法和学法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7.说作业设计。

  二、说教材:

  《天净沙·秋》是六年级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前两句,作者营造了一个秋天黄昏孤寂清冷之境。紧接着用“飞鸿”打破沉寂,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句,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的画卷,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凄凉冷清孤寂之感一扫而光。

  三、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通过《天净沙·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学会借助注释、图画,准确了解《天净沙·秋》的内容,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3.拓展阅读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进行比较阅读。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品词析句,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品味曲中所创设的意境。

  2.教学难点:通过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来比较两首元曲的区别以及提高鉴赏古典诗文的能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讲授法;学法:讨论法朗读法

  <设计依据>在朗读中领会元曲的音乐美,在讲授中体会意境与画面相融合的.古典诗词的魅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背一背。

  2.出示《天净沙·秋》,初次认识作者和元曲的特殊形式。

  (1)作者介绍(出示白朴生平介绍):白朴,元代山西人,长大后生活在山东。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2)(出示课件)认识元曲及简单分类:我国古代继唐诗、宋词之后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可分为剧曲和散曲,其中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天净沙·秋》为散曲中的“小令”。

  (二)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感受诗歌.

  1.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感受曲中节奏和音韵美;

  2.再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诵,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朗读技巧;

  3.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和划分节奏;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学生齐读。(目的是培养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

  (三)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大意,并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小学注重积累,简单说出每句大意即可)

  (四)再读,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1.引导发现:诗中写了哪几组景物?分别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诗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认识“对比”手法)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试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诗句予以说明;并说说作者采用的表情达意的手法。(认识“以景见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手法。)

  3.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和诗中景物,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课外延伸:

  1.了解元曲之祖马致远及元曲四大家。

  2.出示《天净沙·秋思》对比学习,加深学生对元曲这一文学体裁的印象,也增加学生古诗词阅读积累。

  六、说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萧瑟)

  对比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绚丽)

  七、说作业设计:

  运用今天学习的古诗方法,去读读以下诗歌,感受曲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在不断的积累)

  1.《小学生必备古诗词93首》

  散曲《朝天门喇叭》(明 王磐)

  2.《初中生必备古诗文66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 张养浩)

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认识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99-101页、例1、例2和例3)包括:同分数分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1减几分之几。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理解算理。

  难点: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讨论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采用鼓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有趣、有效、有益。

  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应对,巧妙地取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借此展开教学。课堂里有认知的冲突、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思维状态自然活跃。没有强迫,不算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却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积极。充分体现教师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学

  、说学法

  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说设计意图:

  (一)、课前练习

  教学中直接从主题图入手,进行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和1与几分之几关系的复习,既巩固旧知又为新知做铺垫。

  铺垫一: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为抽象算理做铺垫;

  铺垫二:1与几分之几的关系为例三1看做4个1/4即4/4做铺垫。

  (二)、新课探究

  1、同分母分数相加,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是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既培养了小组合作意识,也通过集体的智慧理清了算理。

  2、同分母分数相减,通过动画直观的看出图意,放手让孩子们独立完成结果的`计算和算理的掌握。让孩子们扮演的新知主人翁的角色,能够更好地提高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积极性。

  3、1减几分之几,从算式意义入手,在理解了计算目的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新知,让孩子们顺理成章的理解解题过程和计算算理,从而规范了书写的格式。

  (三)、巩固练习

  第一部分通过摘苹果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做题兴趣,从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也让孩子们通过新学到的知识解决、小知识课外知识的拓展。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喜欢)

  云云和朵朵也非常喜欢吃西瓜,妈妈就给他们买了又大又圆的大西瓜,(课件出示主题图),全家人要一起吃西瓜,你们说怎样分才比较公平(平均分),妈妈就采用了你们的方法,把西瓜品均分成了8块。

  2、课前复习

  (1)复习1和几分之几的关系

  看着又大又红的西瓜,老师忍不住想吃一块,占西瓜的几分之几?(1/8);

  动画演示分西瓜的情景,你还能找到 1/8吗?(找一个同学用手指指在哪);

  你们能找到几个1/8?(8个);

  八个1/8是几分之几?(8/8);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2)复习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

  那你想吃几块,占它的几分之几?(如:3/8);

  那3/8里有几个1/8?(3个)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1、出示云云和朵朵吃西瓜的块数,询问所占几分之几。

  2、那你能看着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①云云和朵朵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比妈妈少吃了多少?

  ③蛋糕还剩下多少?

  ……

  3、选择第一个问题来解答

  师:谁能说说怎样列式?

  [ 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是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小组合作 自主探索

  1、教学分数加法(例1)

  小组合作讨论:

  2/8+1/8等于多少?

  你们是怎么想的?

  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

  a、云云吃了两块,朵朵吃了一块,一共吃了三块,占整个西瓜的3/8;

  b、2/8是2个1/8,2个1/8加1个1/8是3个1/8,也就是3/8。

  然后出示主题图,为了让孩子获得正确的印象,然后集体巩固算理。(填空)

  [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显然,我们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如何让用第一种方法思考问题的学生实现向第二种方法的飞跃呢?一是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二是要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借鉴。]

  相应习题巩固:

  (1)看图计算

  (2)直接说答案

  2、教学分数减法(例2):

  动画演示5/6中拿走2/6的情景,教师讲解图意,让孩子们列式,

  设问:你知道答案吗是多少?

  那你是怎么想的?

  一个同学示范的说说,同桌交流

  a、从5份中拿走了2份还剩3份,也就是3/6

  b、5个1/6减掉2个1/6还剩3个1/6,也就是3/6

  相应的习题:

  看谁做的有对又快(直接说答案)

  3、教学例3:1减几分之几

  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解了算式意义的基础上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讨论得到解题过程和思路,从而理解算理。

  (1)引导学生理解算示的意义:

  a、老师要从这一个圆中去掉他的1/4,那你能先找到他的1/4吗?让一个孩子动手折纸(圆形),说说怎样找到1/4的;

  b、看来要想从一个圆中去掉他的1/4应该先将圆平均分成4份,那这个圆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4/4);

  c、那你会计算1-1/4吗?同桌讨论,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2) 1-4/5 提问:那这个算式中1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谁能说说解题过程

  巩固练习:

  1-2/6,1-7/9让学生动手写到练习本上,找两个孩子汇报

  [ 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

  (四)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帮农民摘苹果

  对于说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2、生活中的分数计算

  巧克力题(课本101页3题)

  果汁题(102页4题)

  (五)小知识

  关于分数计算的起源

  、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说课稿】相关文章:

船长说课稿11-15

《白杨》说课稿11-16

说课稿范文11-19

《石榴》说课稿11-19

太阳说课稿11-19

《翠鸟》说课稿11-22

对鲜花说课稿12-03

《望月》说课稿12-04

《荷花》说课稿12-06

风筝说课稿12-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