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地理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理解水资源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德育目标
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及其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因为这些知识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源性质的前提。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教学难点
1、 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
2、 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
这些内容和各地的气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关系密切,而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就给学习带来了难度。
四、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构建问题情景,引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思考问题的空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的态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地理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美国》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主题是西半球的国家。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
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指出其领土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土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 本特点,理解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提升了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的领土组成和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 比较。
难点:分析美国在工业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教训。
五、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说学法: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的引导者,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采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本课:出示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继续提问:同学们对美国知道多少呢?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二)新课讲授
1让学生自读课文内容,把自认为重点的知识划下来。然后让同学们学生回答美国国旗的名称、星区和条纹区的含义。
小结:美国领土由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2个海外构成。
2学生自读教材内容,通过读统计图分析、讨论、总结的方式思考: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怎么样?可以从工农业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的角度进行思考。
学生归纳自己的观点,教师补充:美国的经济概况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内的工农业总产值,二是对外贸易。三个要点:一是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对外贸易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 最大的国家,三是世界上进口 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3通过教师讲解,了解美国的工业特点
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美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指出美国的三大工业区。
(三)小结和作业
本堂课主要学习了美国的农业和工业情况,并对美国的地理位置进行了了解。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美国的相关资料,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
地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特 点、美国的农业和工业情况。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第九章开门见山地说明西 半球的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它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二、说学情
本 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 中来。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日本、中东等区域地理知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 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特点及其原因
3.能说出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湖特点
4.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2.运用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将收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认识美国人种存在的问题,培养种族平等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美国农业带(区)分布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2.美国发达的工业现状,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page]
【难点】
1.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构成和人口特点及其原因
2.运用地图和资料,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五、说教学方法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因此我本节课主要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演示,导入新课
我采用图片演示,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多张美国的自然景观图片;同时为后面设置一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
(二)讲授新课
(1)位置与范围
展示《北美洲地图》,让学生找出美国的位置。再让学生翻开《世界地理图册》中美国的地图,找出美国的大致范围。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美国的轮廓。之后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美国的范围,也就是大致所跨的经纬度,其他同学在下面描摹标画。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学习完美国的位置和范围之后,将会从它的自然地理概况进一步认识美国。
(2)地形地势
展示美国地形图,并简单地介绍这幅地形图,然后再请一个同学说一下美国本土主要的地形,之后教师再总结。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本土的地形地势,通过《沿40°N的美国地形剖面图》,总结出美国本土的地形地势特征。让学生明白在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①地形的名称;②说明其属于5大地形中的哪一种;③地形的分布特征;④概括地势特征,之后教师再详细总结。
在学习完美国的地形地势后,以问题的形式进入美国地形地势特征会对它的气候类型产生的影响的学习。
(3)美国的气候
展示《美国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影响美国气候的是那三大气流?
问题二:美国的地形对气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请学生回答之后再总结。
展示《美国的的气候分布图》和《美国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找出美
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分别从东、中、西部的地形特征,来分析它们对气候的影响,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在学习完了气候,接着就学习美国的主要河流与湖泊。
(4)美国的河流与湖泊
展示《美国水系图》,让学生说出美国本土的主要河流及湖泊,并请学生根据东西部的地形分析一下河流的水文特征,之后教师再总结。
(四)课堂小结:
在课堂结束前的2到三分钟,我会进行小结与作业布置,主要总结本节课
所学的内容,重点与难点,以及布置练习或作业,叫学生做好复习和预习工作。
地理说课稿 篇4
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材料:
我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三个方面
首先第一方面是说教材,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
(一)说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本章来看,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二)说教材内容
1、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认知“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
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②举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三)教学三维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与合作、自学与展示中培养学生对地理区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已知的地图,进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判断、尝试地理区域的划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国土辽阔的国家,所以我国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2)通过尝试和分析区域的划分,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的确定:
我依据课标的要求来确定本节教学重点:
(1)明确我国所划分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2、教学难点及突破:
(1)区域地理观念的形成。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突破方法:可以通过对珠三角相关地图的识图和文字材料的探究分析中加以归纳。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3)教学准备:四大地理区域的导学案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选择的理论依据
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条件入手,选择如上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策略上主要是注重体现地理活动性课堂教学。自始至终紧紧围绕学生来设计双边教学活动,彰显地理新课程改革理念。
3、说学习方法:
(1)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的基础上认
识中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这些知识为学生本节课知识的分析和学习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2)学法指导:
依据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本节课主要是逐步引导学生利用相关图文资料获取信息,合作探究解决地理问题并展示学习成果。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自学和课堂展示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结合导学案预习分析区域地理差异的能力、课堂展示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我主要从①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②教学流程与师生互动③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等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导入新课
点击哈尔滨市八区十县市的分布示意图,让学生畅谈哈尔滨各区划分的理由?(例如:河流、交通、地势、经济开发等因素)学生自然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很多标准,教师加以点评??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我们哈尔滨作为中国的一个大城市,可以从多个角度划分成若干区域,那么,我国疆域辽阔,又是如何划分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提到区域这个词,学生们会觉得有些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下面的知识,我通过类比,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家乡哈尔滨的区域划分为切入点,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样不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学习内容
1、认知区域的划分:
首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探究说出:如果你把中国进行区域的划分,你会从哪些标准来划分?
之后,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从①行政区划②温度带③干湿地区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⑤地形地势⑥农业带的分布等六个方面填写表格。
教师归纳:地理区域的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可见,地理区域的划分的标准是综合的。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设计意图:】
( 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区域划分的多元性,同时通过回顾学生已有知识,为下面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将变得轻而易举。)
2、认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指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那么,四大地理区域又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呢?主导因素是什么呢?之后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代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让学生认真观察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图中的界线A,B,C,同时结合活动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自学。
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学生活动: 探究之后,通过四个小组同学分组展示,我为人师,结合示意图,向同学们提问讲解小组研究的成果。
教师活动:教师在每小组展示成果后,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指导。归纳强调。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分组展示自学探究的内容,通过地理课堂的活动性教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分析、归纳能力,锻炼了学生自学展示等综合性能力,体现新课改理念。)
(三)二次学习——巩固拓展
1、四大地理区域位置和差异的巩固:
教师设计“找到我的家”小活动,选取四大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事物让学生来判断,分别属于哪个地理区域: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有一个更进一步的巩固。
问题如下:
①我们的家乡哈尔滨——北方地区
②20xx年云南地震——南方地区
③神九飞船在内蒙古着陆——西北地区
④世界屋脊——青藏地区
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我们的家乡哈尔滨被称为冰城,你能列举出在哈尔滨的冬季有哪些旅游景点?如果冬季到松花江上游船可以吗?为什么会有这些旅游景点?河流为什么会结冰呢?——扣住北方地区气候的特点。
②神九飞船在内蒙古着陆——西北地区?为什么从神一到神九飞船都选择在内蒙古地区着陆?突出西北地区降水少的的特点。
③世界屋脊——青藏地区: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屋脊?突出其地势的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上面的现象让学生加深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气温、降水、地形等自然因素的认识。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的认识:
出示资料: 目前我国地理教材对大区域的划分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按照自然地理划分: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种是按照行政区划划分:分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第三种是按经济划分,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等。
(本环节通过链接时事资源从而开拓学生认知地理事物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进一步教会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区域地理划分的方法。)
(四)总结体会
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的意见!谢谢!
【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说课稿07-24
高中地理说课稿06-02
地理说课稿4篇11-20
地理说课稿三篇12-05
初中地理说课稿 15篇02-21
实用的地理说课稿汇总五篇01-31
高三地理说课稿06-19
关于地理说课稿锦集10篇12-03
【精华】地理说课稿模板七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