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语文说课稿

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1-15 13:45: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集合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集合八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和处理】

  1、单元教学目标:

  ⑴ 单元内容:第四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是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是观察随笔;《月亮上的足迹》是记叙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总体上是继第三单元之后,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

  ⑵ 单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⑶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本单元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参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① 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注意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② 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

  ③ 不要把阅读课上成地理课、生物课或其他科学课;

  ④ 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⑤ 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

  ⑥ 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优美的词、句、段。

  2、《看云识天气》教材分析:

  ⑴ 内容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从写作上看:。层次清楚,有纲有目;。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⑵ 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做为教学内容来看,切入点很多,过去通常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但从新教材看,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强调的是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学时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体,显然课文作为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复习说明方法,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学情分析

  朗读能力方面方言较重,对语文学习来说是一大障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比较欠缺,缺乏比较系统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在问题的设置和学法指导方面尽量做到具体,注意梯度,易于操作。

  〖教学方法

  教法: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

  学法:小组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实践提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部分(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片:增加感性认识;图表:提高效率。)

  【教学环节设计】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播放录像片段《天气预报》。

  2、谈谈张掖的天气。(收听或收看)

  3、出示《苏轼避雨》,引出课题。

  4、明确学习目标。

  ⑴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要点。

  ⑵ 快速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⑶ 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由《天气预报》和《辛弃疾避雨》视频和动画片段,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发布张掖天气预报这一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情境获得切实的感受。通过此环节,引起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欲望。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获取天气预报这一信息的渠道是广泛的,包括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经验判断等方面,要注意从多方面搜集信息,最后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学习《看云识天气》,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1、注音: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征兆 弥漫 轻盈 月晕

  2、抽查朗读:(2)(5)(7)。

  3、范读,练习朗读:指名1人朗读。

  (设计意图:旨在扫清阅读障碍,通过抽查片段朗读和练习片段朗读,把学生迅速带入课文阅读当中,为进入下一个环节作准备。)

  三、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1、出示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⑴ 文中哪句话点明了看云可以识天气?

  ⑵ 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⑶ 哪些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哪些云是阴风雨雪的预兆?

  ⑷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什么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⑸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局限性。

  (设计意图:限识5分钟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思考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通过分段训练,理清课文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这一环节实际也是训练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筛选、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的一个过程。)

  四、探究质疑,学习看云识天气,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过渡:经验告诉我们,什么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什么云常常是阴风雨雪的预兆?

  1、出示图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晴天云简表。

  2、自主学习,完成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3、讨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8种云的?

  (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阴雨冰雹的云。)

  小结:这部分作者把云分为八类,来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样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的方法叫分类说明。这样使读者更具体、更详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4、机动部分:自学完成光彩和天气情况简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完成图表的过程,了解各种云的特征,重点训练学生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分为三大板块:晴天云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明确,,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了解云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摘录关键词语,二是根据具体描述进行概括,三是联系上下文进行归纳;在掌握了这一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学完成雨天云部分,进一步训练这种阅读能力。这两部分教学在学法指导方面体现了教、扶、放的一个过程。通过对8种云介绍顺序的讨论,学习分类说明这一显著的写作特点。云的光彩部分作为机动内容处理。)

  五、课堂练习:选词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体会课文用词准确,说明事物生动形象的特点,指导学生课后摘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为下节课领会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做好准备。)

  六、作业

  1、摘录课文中用词准确和生动形象的句子。

  2、练习看云识天气,轮流发布天气预报。

  3、以小组为单位,用分类说明的方法,积累有关天气的谚语。

  (整体思路: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学习及课后作业,紧紧围绕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一主线展开。)

  【教学启示】

  得:创设了学习情境,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面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较为扎实。

  失:理清课文思路这一环节,用时较多(一班7分钟,二班12分钟),学生阅读勾画的学习过程也有些慢,后面雨天云部分学习没有全部完成,课堂练习部分有些匆忙,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布置作业。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估计有些高,学情分析做的不够深入;二是说明学生在把握文章整体的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欠缺,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差别。这也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在烈日和暴雨下》,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烈日和暴雨下》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2单元感悟品味欣赏中的第3篇课文。,作者是老舍,体裁是小说。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让学生珍惜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第二点、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写作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环境描写塑造人物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

  教学重点:通过环境描写塑造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

  二、学情分析

  ①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

  ②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

  ③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

  三、说教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接触的小说其实已经有很多,但是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首先教会学生应该怎样读小说。那么小说有三要素,人物、环境、。那么我就从环境与人物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诵读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

  (2)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讨论法-合作研究,深入挖掘。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课堂分为四个大部分,第一是课文欣赏,第二是品味感悟。第三是写作研讨,第四是妙笔生花。

  首先我通过复习引入本课正题,并告诉学生本课所要学习的重点是学习——暴雨下作者又是怎样处理环境,塑造祥子这一人物的呢?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然后让学生回忆观看电影《骆驼祥子》片段,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接着要求学生带着思考题朗读课文。

  思考题:

  1、暴雨来临前和来临之时作者分别抓住哪些事物进行了描写。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

  2、祥子是怎样拉车的。这是一个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

  第三步是研读课文。主要分成三部分。一研究暴雨降临前的描写。第二步研读暴雨降临时的场面。第三部分研读冷漠的坐车人。

  研读课文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文中的环境描写是怎样的描写的.,赏析其中精彩片断。

  2:这样的环境描写中塑造什么的人物——祥子。

  3:祥子的悲剧根源是什么,从而揭示老舍的揭露旧社会的黑暗的目的。暴风雨来临之前主要研读柳树的变化。暴风雨降临主要体味风雨的由小变大。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出师表》。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本文文质兼美,情理交融,实在不可多得。教学应该通过读、背、悟、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得到提高。学习时,还应该结合文章组织相关分析性学习,合理地将语文学习发散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二、说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在学习中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

  B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用法,能够背诵文章的重点段落;

  c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迁移性阅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反复诵读,在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

  B在读中质疑探究、迁移发现;

  c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现师生的相互动;

  D引导学生联系本人的生活体验进列多角度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怎样对他人陈述本人的观点和建议;怎样正确对待他人对本人的恩惠;怎样看待本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情感培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联系本人的生活体验,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本人从多角度去思考,得出本人的结论。而学生对诸葛亮人品、气节的思考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培养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1、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

  2、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正确引导学生进列多元化思考。

  3、注意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走向完善。

  4、重视教与学的双边性,重视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成功的喜悦。

  5、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天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切忌为了完成目标而强列设计教学环节。

  6、要借助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和兴趣所在,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将学生对文本本身的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构思

  (一)以诗句引入的方式,通过“出师一表”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通过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教师范读为引子,通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四)分析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围绕人物和作品评价或分析其学习中的问题,自我发现,自谈感受,合作探讨。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学生选背精彩片段,展开竞背,师生共评。

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边相识到,险些全部的爸爸妈妈都知道本身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庆贺,孩子们因此而感触自满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庆贺生日。猛烈比拟之下,孩子们缄默平静了,老师捉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明白了要体贴怙恃,并学会以举措回报怙恃的爱。捉住人物的样子容貌形状、行动,举行过细、生动的形貌,从而再现场景,是本课一个突出的特点。

  2、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15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4)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教学难点是:体会沉默的可贵。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在平等对话中获得启迪,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角色体验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触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助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深度的学习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我把学生当作女娲来对话,在不断的角色体验过程中,理解课文,获得情感,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外化,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情感因素。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我准备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研读1-9自然段,感受沉默前的热闹。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研读课文10-17自然段,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体会沉默的可贵。下面我详细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导语: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堂,走进沉默。

  2、老师依照课前已经写好的板书“热闹、沉默、热闹”,指名学生简介全文。

  3、师生演读1-9自然段。老师小结过渡:是呀,生日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板书:感受——爱)

  【新课伊始,让孩子们通过演读1-9自然段,再次感受沉默前的热闹,既复习了旧课,也可以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二、聚焦沉默

  1、我让学生自由读10-13自然段,边读边划,划出描写沉默的句子。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反馈,并用课件出示以下三个句子:

  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

  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对于这三个重点句,我是这样教学的)

  首先:请大家再去静静地读读这三句话,用笔圈一圈,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沉默?根据学生的反馈,课件强调点红:“安静,安静寂然无声”这几个词语。

  然后:我让学生从三句话中选择一句,自由练读,读出沉默。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我指名学生展示朗读,并相机点评:比如:你读得真安静。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你为什么把“足足一分钟”读得那么长?

  最后:老师小结,齐读这三句话。

  2、利用插图,进一步感受沉默

  首先——课件出示插图:这就是那一群沉默着的孩子,看看,他们的神情是怎样的?通过仔细观察,孩子们可能会说:他们都皱着眉头,他们都红着脸,他们可能觉得无脸见人等等。

  课件出示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画面连着说一说?

  然后——引导想象:孩子们就是这样沉默着的。透过这些神情,透过这些动作,他们在想些什么呢?首先,课件出示刚才的插图和那三句描写沉默的话,我让学生和同桌说一说他们在想些什么,然后引导反馈:比如,有个学生说的是图上那个托着腮,红着脸的女孩子,觉得很不好意思,我就说:你就是那个女孩,挑一句,读出那份不好意思来。如果有个学生说的是那个趴在桌子上的男孩,说他很惭愧,我就说:读出你的惭愧来。在学生每选择一句话,进行朗读时,我都要用指名读,齐读,分组读,分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读出那份沉默。

  接着——引导思考:沉默的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学生可能一下子说不出来,我会提示:如果今天是爸爸妈妈的生日,你准备怎么做?这时,学生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有的可能会说:我要给爸爸妈妈买生日礼物,有的可能会说,我给爸爸妈妈捶背……在孩子们热闹的交流中,我进行小结:这份沉默,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又让我们懂得回报爱,这真是一片可贵的沉默。(板书:←回报)

  最后——再次齐读三句话,在读中进一步感受这沉默的可贵。

  【本环节,我抓住三句描写沉默的句子,通过看图想象,想象说话,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而且自然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感受变化

  (1)老师导语:沉默后,孩子们又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呢?请大家读读14.15.16自然段,同时出示课件:14.15.16自然段,让学生自由读,找出相关句子划出来。

  (2)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汇报交流:预计学生会交流下面这三句话:

  象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对于这两个重点句,我是这样教学的)

  首先:课件出示第一句:象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在引导学生熟读这句话以后,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赦免”,并通过这个词,来感受孩子们内心的变化,回顾沉默时的想法。对于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这句话,我主要抓“七嘴八舌”,通过指名说,全班表演的形式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并感受沉默后的热闹。

  (3)这一份热闹跟沉默前的`热闹一样吗?我准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明白:这一份热闹跟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孩子们已经学会回报爱了。引导朗读:孩子们就是这样变化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份热闹吧。学生齐读。

  (4)快速朗读16.17自然段,看看还有什么变化?

  (5)孩子们的变化,也多亏了老师的提醒,课件老师的话: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我让齐读,课件点红“只要”,再读。

  小结:是啊,在这一片沉默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爱。感谢这片可贵的沉默。

  【感受沉默后的变化,是对“可贵的沉默”的深入理解,这一环节,我还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研读,来突出教学重点。通过表演来理解“七嘴八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渗透了学法的指导。】

  四、感悟可贵

  (1)我这样引导:孩子们的变化离不开谁?学生肯定能说是老师。课件出示10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读,再谈体会: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预计学生对于“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太了解,我这样引导:

  首先让学生通读10-17自然段,想一想,这极为珍贵的东西老师找到了吗?基础好的孩子会找到17自然段,我随机指导朗读,在读中感受到老师已经找到了。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板书,这节课,老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预计学生会说:孩子们会感受爱,也会回报爱了。

  我直接引导:原来,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就是会回报爱。同学们,你们会回报爱了吗?你们快活吗?还有谁也会感到快活?预计学生会说是爸爸妈妈。在充分交流的同时,指导读句:谁能读好这一份享受?指名读,齐读

  【10自然段的这个句子,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我把它放到第四环节,一是降低学生理解起来的难度,二是点明中心,可贵的沉默,到底可贵在哪里。】

  五、写话

  我如许引导:同学们,读了难得的缄默平静,你们肯定有许多话要说,或谢谢,或悔恨,那就来一次心灵独白,把你想说还没有说的话写下来吧。

语文说课稿 篇5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沿、际、信”。

  2、学习课文,初步理解成语的寓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寓意,说话练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纸筒。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学习生字。

  1、同学们,成语是个大王国,这个王国里有耍小聪明的狐狸,有拔苗助长的农夫,还有糊涂的国王。今天,老师来当导游,带领大家来参观成语王国里的一口古老的井。

  2、揭题,释题。

  3、认识井沿,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沿、际、信”,重点指导写“沿、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的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 (板书:天有多大)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用“{ ”画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3、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三次对话。

  三、精读理解,揭示寓意。

  (一)学习第一次对话。

  1.师生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3、谁能用赞叹的语气来读读小鸟的话?自己先练一练。

  4.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小鸟的.话,进一步理解“天很大”

  (二)第二次对话。

  1.学习第二次对话,理解“大话”和 “无边无际”的含义。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

  2、同桌分角色读它们的话,试着争论一下。

  3、多种形式读第二次对话。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鸟的诚恳。“天”“大”两个字要读重音,以突出“天很大”。

  (三)学习第三次对话

  1.讨论:为什么青蛙和小鸟都笑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笑”的不同含义。

  2、谁愿意做这只自信的青蛙也来和小鸟辩一辩?抓住重点词“天天,一……就”指导朗读

  3.实验,揭示寓意。

  4、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观天”的人和事,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见多识广的道理。

  5、以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结尾,与学生共勉。

  (四)男女生分角色齐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启发思维。

  1.思考: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2、用下列句式说话:

  青蛙跳出井口看见_,心想:__,说:“___”。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回家后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天有多大?

  青蛙 小鸟

  井底 天上

  只有井口那么大 无边无际

  目光短浅 见多识广

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识字5》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韵文。本课将与大海有关的词语串起来组成韵语(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押韵),让学生诵读。第一行三个词表现海滩上的情景,第二行表现海上的景色,第三行体现了海产的丰富,第四行表现了傍晚海港景色。一共12个词,恰如一篇描绘大海景色的诗歌,意境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今天,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重点学习了第一、第二行,让学生感受到了海滩的美丽、孩子们在海边玩耍的乐趣和海面上的景色。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教学时,通过音乐、图画、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把图上所描绘事物同课文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2、朗读体会法: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词语描绘的情景和蕴涵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感。

  3、游戏巩固法:通过游戏“欢乐大转盘”中的转一转、读一读,“找朋友”中的贴一贴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4、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脑想一想,动手拼一拼中,再次与生字接触,强化对生字的记忆。

  三、说学法:

  让学生运用在读中学,在玩中学的方法掌握、理解词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四、说教学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的确,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学生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本课的教学中,我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1、一开始,我创设了去海边游玩的情景,通过音乐《赶海的小姑娘》、海边美丽的图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情景中,即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带动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2、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在情感朗读中,教师适时的指导和激励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对词语的理解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3、一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在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很难持久,游戏正好“投其所好”,刺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欢乐大转盘”、“找朋友”等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们个个能精神饱满,愉快主动地巩固知识。

  4、写字是低年级的重头戏,我通过游戏“捉迷藏”引出生字,让学生在动手拼一拼、在与汉字朋友打招呼、给汉字找朋友的活动中,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加深印象。通过“热身运动”——复习笔画、学习新笔画为写字作铺垫。指导书写时,通过电脑老师教笔顺,教师的范写,学生的描红、临写,师生的共同评议,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握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好。

  说起来在石梅小学我只能算是小字辈,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本课的粗浅认识,不足之出,请大家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

语文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京版第一册第八单元15课《它是谁》的第一课时,由于水平有限,在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如何让学龄只有两个多月的孩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享受愉悦的同时与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有机结合,是我设计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它是谁》是一篇猜谜式的文章,课文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把“小宝贝”的出生过程写得生动、有趣:住在蛋壳里 —— 蛋壳破了 —— 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几步——会走路了。这么可爱、有趣的小宝贝,它是谁呢?课文没有明确的答案,而且谜底还不止一个,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发现的欲望。

  学生对于猜谜式的文章很是喜欢,再加上文中的谜底可能是小鸡、小鸭等小动物,学生就更加感兴趣,因此我抓住这个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动作模仿、想象体验、角色朗读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效提高阅读实效。

  依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读好课后的3个词语,写好“宝”“贝”二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以上两条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知道“小宝贝”指的是小鸟、小鸡等卵生、有脚会走路的小动物。(难点)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

  图片导入,设疑激趣 初读课文,尝试猜测 细读课文,了解特点 筛选答案,训练表达 识写“宝”“贝”二字

  下面,我着重从四个方面具体说一说:

  一、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

  比如:在课文伊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件(幻灯片中缓缓的出现“一个蛋壳”)

  我自然地说:这里面住着一个小宝贝,它是谁呢?

  从我的语调上强调“它是谁呢?”然后让学生也来这样问一问,在指导学生读好课题后,我说:“答案呀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从而引发学生初读的兴趣。

  【我这样做,是想通过课件和老师的语言描述,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从视觉和语言上引起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主动发现的欲望,引发学生思考。】

  又如:在初读之后,引导学生尝试猜测,主动发现

  [教学片断]

  如:我让学生初步猜测“这个小宝贝,它是谁呢?”

  在学生猜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一连串的谜底后,我不马上进行评判,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感悟去进一步发现、探究。师:这么多答案中,有的是文中的小宝贝,有的可不是,这个小宝贝它到底是谁呢,我们可要好好读读书,想一想小宝贝有什么特点。

  【我这样做是想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认真读书和思考,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再次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发现的欲望。】

  再如:在细读课文,了解了小宝贝的特点后,★引导学生结合特点,筛选答案

  老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小结这个小宝贝的两个特点:1住在蛋壳里;2有脚会走路。

  再引导学生看看黑板上贴的小动物的图片,想一想,有没有不对的,为什么不对,从而使小宝贝的两个特点在学生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

  二、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本篇课文内容虽然比较浅显、易懂,学生读几遍课文就能猜出谜底,但如何使浅显易懂的小文让学生感到生动,学有情趣,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

  在引导学生感悟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段:

  ★1 角色体验,使学生入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角色体验很有效。

  如: 在感悟 它觉得这个家太小太暗了。这句话的时候,我准备这样引导:

  师:现在你就是小宝贝,住在蛋壳里,想想怎么呆着呢?

  引导学生做动作体验,两手抱住双腿,头低下来,紧闭双眼。

  而且让学生蜷缩着待上10秒钟左右。

  之后追问: 你们为什么这样蜷缩着?(太小)

  快把刚才的感受读出来。

  【这里, 通过让学生做动作进行角色体验,使学生与小宝贝产生共鸣,为感悟后面的破壳而出做好铺垫。】

  再如:在感悟小宝贝扭一扭身子,啊,蛋壳破了! 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这样引导:

  蛋壳里的小宝贝和你们想得一样,也想快点出来。 快和小宝贝一起扭动起来吧,你们在黑漆漆的家里伸伸胳膊,踢踢腿,左踹踹,右踢踢,还用尽全身力气向上顶一顶。

  经过你的不懈努力,终于—— 啊,蛋壳破了!

  【 通过让学生做动作,再结合课件创设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到小宝贝破壳而出后的兴奋、惊喜的心情。】

  2、启发想象,使学生入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想象是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的有效方法之一。设计中,我充分运用想象这个有效的感悟手段。在帮助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

  如 :感悟“小宝贝”破壳而出之后,老师引导学生想象

  师:小宝贝终于从又小又暗的家出来了,它抬起头,看见了什么?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外面又大又亮,看到蓝蓝的天空、鲜艳的花朵、嫩绿的小草……心里很高兴!)进而引导学生带着感受读好句子。

  3、抓住标点,使学生入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关注标点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对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中共有两个感叹句,分别是:啊,蛋壳破了!、它会走路了!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句末的感叹号,读出破壳而出的欣喜和学会走路后激动的心情。

  三、结合课文内容,有效训练学生表达。

  对于刚刚走进学校不久的小学生,要充分利用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来规范、训练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有层次地设计了两个语言训练的环节:

  一是在初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尝试猜测谜底时,我给出这样的句式:

  这个小宝贝可能是( )。引到学生用这个句式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是在细读课文了解小宝贝的特点,筛选了答案后我又给出这样的句式:

  这个小宝贝可能是( ),可能是( ),还可能是( )。进一步反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有效训练学生的表达。

  四、扎实有效地落实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设计时我非常重视字词教学。

  ★如在引导学生记忆字形时,我启发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又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层次:

  △先是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关注字的结构特点和重点笔画,明确写好字的要领。

  △接着教师边范写边强化写好字的要领。引导学生描红临写,之后又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与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明确问题再次临写争取比前一个写得更好。

  ★再如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词语的意思,在了解太小太暗时用了角色体验的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摇摇晃晃的意思等等。

  五、联系文本拓展阅读,内容延伸丰富积累

  拓展阅读作为课文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扩大读者的视野,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综合化。而且,可以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中,使学生开拓思路,闪出火花,涌现创意。

  结合这篇课文,我们编写了一段小宝贝学习走路的片段——

  “小宝贝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呀!它摔倒了,可是它一点儿也不怕,仍然认认真真地练习。没过多久,它终于也能像妈妈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路,快快乐乐地生活了!”

  这一阅读材料,生发于文本情境,紧紧围绕文章内容,既是对文本内容的纵向延伸,同时又丰富了学生关于AABB式的叠词的积累。

  应该说,积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细水长流,潺潺不断。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我们采用了“能记几个就记几个”的方式,尊重学生差异,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词语积累。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在设计学习效果的评价时我是从写字、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给图片排序这三个方面考虑的。

  1、能在田字格里写好“宝贝”二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① 读得很好( )

  ② 读得比较好(错误在两处以内)( )

  ③ 读得不理想(错误在两处以上)( )

  3、图片排序

  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给这四幅图排列顺序。

  ( ) ( ) ( ) ( )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设计以“趣”贯穿,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读中感悟。

  导入课文时利用图片设疑“这个小宝贝它是谁呢?”激发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尝试猜测:“这个小宝贝可能是谁?”在细读课文了解小宝贝的特点后,引导学生筛选答案,并用清楚、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结合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引领学生在文本情境中,充分想象、动作表演、角色体验……想“小宝贝”所想,感“小宝贝”所感,好似和“小宝贝”一起亲身经历了一次新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力争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

  以上,就是我们就本课教学的一些思考,如有不妥,敬请,也真诚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批评指正!

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冀教版小学教材是新课改后的新教材,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唯一的听众》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做人需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在《惟一的听众》一文中,由于那位德高望重、音乐造诣极深的老教授对一个初学者的尊重,才有了令人惊讶的结果,“我终于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乐在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教学中,我将围绕老妇人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老教授的`美德。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预习课中也已扫清字词障碍,我现在针对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从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交流。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的道理。

  3.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课前预习能力。基本能在预习中读通课文,独立学习字词,运用已掌握的一些方法自主理解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重点词语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感悟。

  本课中学生对如何通过朗读理解体会老人说的话,如何从我的行为、心理变化的语句中来感悟老人语言背后美好的心灵,以及我受到的激励与震撼,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由浅入深,通过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语句质疑理解、适时想象说话,通过语言训练来揣摩老人语言背后的美好心灵,体悟文章内涵。

  三、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重点抓住三次对话、三次平静的眼神,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展开思考,从而感受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2.说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生为本,因学而教。

  四、说教学过程

  1.谈话解题,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当我们的听众,(相机板书听众)是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要不要好好表现?

  曾经,有一位演奏家在最初演奏时,他只有唯一的听众。(相机板书:11唯一的)

  板书后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朗读课文,提示学生要读流利。

  多媒体出示问题:

  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拉过琴?他又先后拥有过哪些听众?分别流露出哪些心情?(用此问题既帮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又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师生合作表演学习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开始说他十分沮丧,虽然拥有两个亲人听众,但这两个听众给了他一种什么评价?

  引导学生扮演爸爸、妹妹对我进行评价“像锯木腿”“简直是个音乐白痴”这些话像一盆凉水,浇灭了我练琴的热情。但后来一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温暖了我的心。

  然后围绕两条线索进行教学,一是抓住老人的语言变化,让学生细细体会。二是抓住我碰到老人后自己的心理及行动上的转变。

  (2)分组合作自主学习:多媒体出示问题

  默读课文,画出老人的语言。看一看,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对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作者产生了什么作用?

  (3)全班交流。

  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

  第一次对话:她说了什么?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理解溜走。老人真的 “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我”听了这样的话,心理有什么变化?

  第二次对话:她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理解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第三次对话:她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我为什么常常忘记她是耳朵听不见?

  (4)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平静的眼神。

  找出关键词语和语句,同桌交流感受

  多媒体出示描写眼神的三句话

  课文三次反复出现老人平静的神态描写,可见看似平静的眼神实际上是意味深长,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揣摩,品出其中的内涵并填空。

  多媒体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然后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她慈祥的眼神为什么像深深的潭水?

  (5)分角色朗读9、10自然段。

  (6)配乐朗读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为什么当我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不了那唯一的观众?

  板书:真诚无私 敬佩感激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真诚无私

  老教授 我

  敬佩感激

【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03-15

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01-10

猫语文说课稿01-13

关于语文说课稿01-05

《白鹅》语文说课稿11-11

小学语文《插秧》说课稿09-25

小学语文说课稿09-10

语文《长亭送别》说课稿08-30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1-03

《长城》语文说课稿09-1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