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2-16 09:57:3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说课稿范文汇总9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学内容及农远资源说明。

  《数的奇偶性》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最后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特点等知识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一次尝试。因此,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帮助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种数学研究方式。农远资源我主要应用于课前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对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数学研究方式的辅助;以及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中的游戏等环节。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技能角度确立目标一: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从过程与方法角度确立目标二: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确立目标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感悟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提高推理能力。

  三、说设计理念及农远资源的辅助使用。

  本课我是四个方面进行设计的。

  第一,我从故事引入,创设一个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学生们帮他解决一个问题这一情境。学生遇到这样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问题,便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情境创设中,多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对未知内容的探究之上了。

  第二,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感受数的奇偶性,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研究方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安排三个活动,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学习。

  活动一:对于船夫提出的划11次船在南岸还是北岸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全班汇报交流时,利用媒体展示“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活动二:让学生翻动自己准备的纸杯子,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发现数的奇偶性规律,同时让学生想若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再用硬币操作验证。安排这一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假设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研究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活动三:是让学生合作探究加法中数的奇偶性,让学生体验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研究方式。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相互之间加强交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的使用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出数学模型。

  第三,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部分我安排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出示几个算式,让学生判断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这一内容在学生已有数的奇偶性特征这一数学模型经验之后,独立完成已经没有障碍。第二个内容是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这一内容是对前面同一问题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奇偶性,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第三个内容,我安排的是一个游戏,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游戏是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从A点开始,连续走两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白无论掷几,走两次都是偶数,而奖品都在奇数区域里,所以不论怎样都不能获得奖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开其中的奥秘,获得情感体验。

  第四,总结反思,交流收获,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以上四步骤,让学生经历从情境创设到建构数学模型,再到运用模型解决解决问题三个阶段,三种层次。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媒体资源的辅助使用,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教学效果更显著,完全实现了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自编口语交际教材《有意思的名字》。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而名字又有怎样的来历和寓意呢?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这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话题。

  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从小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训练孩子们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下面,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说说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能把自己名字的来历说清楚。

  2、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了解他人名字的来历并能正确转述他人名字的来历。

  3、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做到文明有礼、大方得体。

  过程与方法:

  竞猜谜语走进名字 开放课堂互动交流 欣赏趣名再创语境

  采撷祝福传递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

  能从名字的来历中体会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和期望,教会学生真诚地祝福他

  人,体验送出和收到祝福时的快乐。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把自己名字的来历说清楚。

  2、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能正确转述他人名字的来历。

  教学难点是:1、体会自己的名字中蕴含着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和期望。

  2、学会真诚地祝福他人,体验快乐。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遵循“口语交际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原则,把家长请进课堂,让孩子与家长、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互动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这是我说课的重点。

  根据口语交际的课型特点,我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温馨提示”,把口语

  交际的训练要求贯穿其中。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1、竞猜谜语走进名字;2、开放课堂互动交流;3、欣赏趣名再创语境;4、采撷祝福传递友情。

  第一个教学环节:竞猜谜语走进名字

  上课伊始 ,我就亲切地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不猜动物,也不猜植物,就猜猜咱们班上同学的名字。好吗?请看大屏幕:谜语1:龙腾虎跃 鹏程万里 自由飞翔;谜语2:春天来了,桃花醒了,李花也醒了。欣赏着圣洁高雅的李花,让人心旷神怡。

  这有趣的谜语可以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对名字的兴趣,学生开始活跃起来,准能猜出是“龙鹏飞”和“李心怡”这两位同学的名字。从而自然巧妙地引领孩子们走进本节口语交际的主题——有意思的名字。

  接着我出示三个中国人的名字“李白”、“诸葛亮”、“司马光”和两个外国人的名字“哈利.波特”、“达.芬奇”。请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中国人的.名字与外国人的名字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简单,其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中国人的姓有单姓和复姓,姓在前,名在后;而外国人的名字姓在后,名在前,并且姓和名之间有一个小圆点。

  第二个教学环节:开放课堂互动交流

  我先请同学们欣赏大诗人李白起名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传说李白出生后,父母想给他起个好名字,可是到了七岁,名字还没起出来。一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想作一首春日绝句,但是,只想好了前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李白的母亲一听,续上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母亲的话音刚落,李白就指着满树的李花续上最后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手叫好。发现这句诗的第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最后一个“白”字道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于是立即给儿子起名“李白”。希望儿子人如其名,做一个圣洁高雅之人。

  当孩子们欣赏完李白起名的故事后,我紧接着说:“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的名字肯定也有一个美丽的来历,谁来告诉大家?”同时弹出第一个温馨提示:说清楚 乐表达 认真听 然后,请几个孩子拿出自己制作的精美书签,到展示台畅谈自己名字的来历。(师模拟:Hello,大家好!我叫胡若曦,这个名字是我爸爸给起的。听爸爸说,我出生的时候刚好晨曦初露,所以起名为“若曦”。他们希望我天天充满朝气!健康美丽!我的名字好听吧。谢谢大家!)当胡若曦同学介绍完自己名字的来历时,我请其他同学为她送上真诚的祝福。

  接下来我打算进一步开放课堂,为孩子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第一个平台是盛邀家长引领互动,第二个平台是电话采访双向互动,第三个平台是自由采访多向互动。

  首先说第一个互动平台:“盛邀家长引领互动”。我隆重请出两位家长,让学生扮演小记者去采访家长,请家长现场解说给孩子起名的故事。采访之前出示第二个温馨提示:主动问 有礼貌 用心记 在采访中,家长殷切的期望、真诚的祝福、温馨的拥抱,使整间课室充满浓浓的亲情。

  接着进入第二个互动平台:“电话采访双向互动”。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我高高地举起手机,对孩子们说:“孩子们,现在谁想打电话了解自己好朋友名字的来历?”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我随机把手机递到一个孩子的手中,同时出示本班同学的电话联系录。孩子便兴奋地站了起来拨通了好朋友妈妈的电话。(模拟:“阿姨,您好!我是长安中心小学四(1)班的学生苏怡心,是您孩子朴妍熹的好朋友,我觉得她的名字很有意思,请您告诉我她名字的来历,好吗?谢谢!”)于是阿姨在电话的另一头详细地解说了朴妍熹名字的来历。(再次模拟:“哦,原来‘妍’是美丽,‘熹’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这个名字太有意思了。谢谢您,阿姨!您真会起名字!祝妍熹每天都朝气蓬勃,健康美丽!”)

  第三个互动平台是:“自由采访多向互动”。为了让温情继续延伸,我请孩子们下位与同学、与老师互动交流,了解同学和老师名字的来历。

  最后,我进行总结:一个名字就是一份关爱,一个名字就是一个希望。有的名字取自于时间,有的名字取自于地点,有的名字来源于小诗文,有的名字由世界万物得到启发。小小名字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充满了智慧和情趣。

  第三个教学环节:欣赏趣名再创语境

  我们知道,取名字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谁都希望自己的名字好听、响亮、有意思。好听的名字可以激励一个人前进。我收集了生活中几个有意思的名字:于得水、潘长江、刘国梁、刘翔,问孩子们:“你觉得哪个名字特别有意思?看到这个名字,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说。”孩子们一看到“刘翔”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定会欢呼雀跃。这时,我相机出示刘翔跨栏的精彩照片,请孩子们畅谈心目中的世界冠军——“刘翔”。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刘翔大哥哥,你太厉害了,你是我心中的偶像。”也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刘翔大哥哥,你在20xx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跨栏世界冠军,真了不起!”当孩子们说完,我相机地点拨:“刘翔大哥哥,是咱们中国人的骄傲!刘翔大哥哥的名字实在太有意思了!你看,“翔”是“飞翔”“超越他人”的意思,“刘翔”,真是人如其名、名副其实呀!”

  第四个教学环节:采撷祝福传递友情

  我结合本班同学有意思的名字,制作了一棵“友情树”,在每张水果卡片上写下了我送给孩子们的温馨祝福,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一一采撷一一朗读。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那份浓浓的爱。

  最后,我说一说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新颖、充满童趣。一棵枝繁叶茂的“友情树”寄予了老师对学生的希望:希望他们人如其名!名副其实!健康成长!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1)在一次数学基础知识抢答赛上,王老师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某个多边形所有的角加起来等于它的外角和,那么该多边形是几边形?小明同学仅用几秒钟就解决了问题,你能吗?

  (2)(演示教具)用四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边形可拼成一块无空隙的纸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引出课题。

  这样一开始就利用抢答赛问题以及教具演示实验来提问设疑,学生很容易发问: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呢?用四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边形可拼成一块无空隙的纸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呢?从而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1)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外角和等于多少度?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2)问题: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找到几种方法?

  (3)学生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

  (4)学生分组选代表展示小组的探索成果,师生共同进行评判,对学生找到的不同方法要加以及时肯定。

  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种方法:①“量”—即先测量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求四个内角的和;②“拼”—即把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周角;③“分”—即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把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后提问:①在“量”、“拼”、“分”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操作简单又相对准确?②我们刚才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辅助线的作法,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先回顾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角和,促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与猜想。

  从简单的四边形入手,让学生亲自操作寻求结论,易于引起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找到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多种分割形式,有利于深入领会转化的本质——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也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稿 篇4

  一、教学简析: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九册26《咱俩的秘密》。我以激动的心情,回忆起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的故事。这个小男孩在一次课间休息时,悄悄地来到“我”的身边,希望“我”以后用铅笔批改他的作业,一边作业本用完,可以擦掉再用。我这样做了,并将其作为俩人的秘密,保守至今。孩子始终保持优秀的成绩。这个故事赞扬了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也放映了“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为了落实课标精神,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懂得要尊重别人。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如下的教学理念:

  1、在阅读教学课堂,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以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做到吸收和表达融为一体。

  2、运用补充的信息资料,强调文本与学生理解的结合,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战斗英雄的事迹和英雄的品质,深化情感。

  3、注重有感情朗读的训练,突出积累、感悟与能力培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学写。

  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3、练习写读后感。进行学写的训练。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2、教学难点:练习写读后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第一课时的工作

  五、本课时的目标和重点

  1、能围绕课题质疑,从文中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读通,做到正确、流利,进行随文识字。并且能将课文分为几部分。(重点能看到老师的指导)

  六、教学过程

  抓住“秘密”这一主线,从理解“什么是秘密”,课文中秘密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保守秘密?理解文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朗读体会,小男孩美好的心灵。及“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通过分角色的朗读、品读体会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指导写感受。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放手让学生说。从不同方面,可以结合自己实际说真实情感。教师有序进行梳理,总结。指导学生写一段读后感。

  板书:突出主线。

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要说的课例出自苏少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第六册册第八课《快乐卡通》。我将从教学理念与思路、教学过程、教法学法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学理念与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本课例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让学生学会认识、欣赏、设计卡通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在我看来,卡通无疑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喜爱。卡通文化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美术语言是学生真正要学习的知识。通过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学习设计卡通形象并运用于生活之中。

  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 知识目标: 认识卡通,初步学习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独立创造表现出心目中的卡通形象,初步具有合理美化身边生活物品的能力以及再造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对学习卡通形象的设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设计卡通形象的方法。

  掌握卡通设计的三种方法:夸张、拟人、简化。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我依托学生生活环境、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对比观察。

  本课的课堂教学具体环节如下:

  1.情境导入。

  通过动画主题曲“一休哥、西游记”情境导入,接下来出场的是《猫和老鼠》《唐老鸭》。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各种卡通形象。

  2.认识卡通。

  通过对精彩的卡通形象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到卡通在生活中的运用,并且认识卡通明星,初步认识到卡通的装饰性。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衣服上、文具、书包

  (1)尝试训练。

  在音乐中,请学生画一画生活中常见的卡通动漫人物形象。分两个环节,卡通王比赛和卡通王pk。

  音乐声中比赛开始。我为学生游戏准备的白色卡纸是十六开,为了避免学生画的过小,同时加快作画速度,学生统一用油画棒作为工具。2分钟的比赛很快结束,我随机请两位“小助手”选出了两张作业张贴在黑板上,教学过程就进入到第三个层次。

  (2)探究方法。

  让学生观察两张造型不一样的卡通形象:飞天小女警——头大身小;七喜哥——简化;蓝猫——拟人。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临摹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这说明虽然学生爱看卡通、喜欢卡通,但还不理解卡通形象中所包含的美术语言,缺乏对设计方法的认识与掌握以及独立创造形象的能力。通过分析这两张图片,学生很快总结出了卡通形象的特点:夸张,这也是卡通设计第一种方法。接着出现学生喜欢的飞天小女警的图片,设问:“它是谁?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师生互动交流后,学生认识到,把卡通形象的一些部位进行形状、大小的夸张,可以衍生出许多有趣的造型。第二种设计方法是简化。这里通过直观对比,围绕“卡通和现实中的形象区别在哪”的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卡通的造型简练干净,只保留了事物的基本特征,舍弃了多余的东西。最后我出示卡通赛车和浪漫老鼠的佩罗图片,设疑,引导学生思考,许多卡通明星是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却有人类的表情和身体,这就是设计方法三:拟人。

  (3)学习反馈。

  进一步加深对刚才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了解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是可以综合运用的。至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上述三个设计方法。

  (4)互动参与。

  结合所学方法,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在一张八开的白纸上合作完成一个有特色的全新卡通明星形象的设计。首先师生合作构画卡通形象,这个过程就替代了表现技术上的演示。然后展示预设的卡通形象作品,说明上色和全部完成后的要求。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

  优秀的教学设计需要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实施。我采取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游戏启发。

  (1)创设情境,与美交融

  (2)游戏启发,与生同乐

  参与“卡通王”挑战赛、还有 “卡通王PK”等,学生乐在其中,学习的效率也非常高。

  2.学法指导

  综观全课,学生的学法可以概括为:积极参与、探究发现。主要表现在:

  (1)参与实践

  (2)参与评价

  (3)参与探究

  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认知主体的地位。他们自主尝试,探索方法,发现规律,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美术创作的源泉”这一理念。走入生活,贴近生活,

  才能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永远都生机勃勃,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的语文教师。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做课题的汇报课。我说课的题目是《卖油翁》。

  我的课题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之所以确立这样的课题,是因为时代的要求,变革的需求,发展的必要。早在上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生存需要的四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把学会求知放在首要位置,而学会求知的核心就是自主学习。许许多多我们熟知的伟人、名人、成功人士,无一不是终生学习者,自主学习是他们的自觉行为,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都得益于他们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而我们的教育,恰恰在实践上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与方式方法,导致课堂教学单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为此,我开展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下面我就说一下在《卖油翁》这一课我是如何实施和培养自主学习的。

  一、创设情景。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知识,自然的把学生引入新课,我上课伊始就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有一个成语叫醉翁之意不在酒, 它的下一句是在乎山水之间也,你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一个大文学家之手吗?这个问题既设下悬念又自然引出欧阳修的`介绍,继而引入课文的学习,同时让学生积累了成语,也学会了运用成语。因为我是这样设计的:其实,老师之意不在成语,而在于作家作品也。你能介绍一下欧阳修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卖油翁》去感受文学大家的非凡魅力。这一环节中,学生要自主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明确目标。

  无论什么样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目标支配下的行为。其目标越明确,学生的学习行为才能越集中,达到的效果越好。这就使学生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投影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词汇。语文学科的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此举在于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2、学习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提高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学生必须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重视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翻译,在译文时能熟练运用留、删、补、换、调、变等一些行之有效的译文方法。

  3、感知内容、主题。合作探究,品味精妙之处。培养学生对词句内容的理解、文意的把握、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能力。

  4、体味故事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研究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对的内容从某些方面感悟理解,得出自己的认识、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文研讨。

  自主性学习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方法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进行感知和思考,来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学习过程。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动脑、动手。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和本领。因此,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出示目标

  多媒体出示,师生概括目标:读————译————知————品————感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习内容1。自读课文,圈出生难字

  2。自译课文,划出不会翻译的词和句子

  3。小组交流,解惑释疑

  汇报成果:朗读、翻译、质疑。形式自主选择,分工合作。

  学习时间:自主学习5分钟,小组交流3分钟,

  学生质疑后汇报学习成果,师点拨没说到的重难点词句。生齐读课文。

  (三)自主感知内容、主旨

  多媒体出示两幅画面。

  师:这是把我们这篇的内容转换成画面,现在请同学们将画面转换成文字,复述一下课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述。

  生讲述。

  师:请你概括一下这两幅画面的内容。

  生概括,师板书:酌油 卖油翁————————射箭 陈尧咨。

  师:从观射、论射中你能得出什么道理?从中找出句子分析。

  生找出句子分析,师板书:熟能生巧。

  (四)合作探究 深入学习

  探究内容:1。 你能体会到人物刻画上的妙处吗?请你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来说一说。并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

  2。你还能体会到其他精妙之处吗?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形成文字。

  时间限制:5分钟

  汇报形式:代表发言。

  其目的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可操作、有方法、有抓手。初二的学生已经过一年半的训练,有一定的古文基础,虽古文意识并不深,但《卖油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四课。篇幅不长,故事生动,易于理解。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但学生毕竟分析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于对人物的分析上,也是对的品味上我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希望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我也将适当点拨,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不过也不要求学生能品透,能有品析即可。其原因是时间和能力的问题。一堂课完成一课古文,对于初二的学生容量还是很大的。

  四、练习巩固:

  1。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个场面。

  2。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句子是 、、 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咨 的态度。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

  ,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 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

  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

  4。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巩固文言实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传神,突破难点。同时自然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五、拓展延伸:

  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以此来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1。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2。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六、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师:今天所学的《卖油翁》让我们领略了大家之笔。不愧是一代文豪。一个人的一篇,成就了一座亭,生成了一种文化,留下了一段历史。其实他留下的更多。其精神财富将在历史的天空下熠熠闪烁。

  让学生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锻炼表达能力,并有所得。我做的结束语是希望记住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对那些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能够满怀敬意,不断传承他们的精神。

  七、课后作业:

  1。从文中找出句子对应填在下面而的用法上。

  2。写一篇学后记,不少于300字。

  布置这样的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教育。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八、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学生对全文的内容、脉络、主题、写法,更准确地把握,同时也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更为了学生自主学习时有迹可循,我设计了以下的板书: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铅球投远》!

  一、教材分析:推铅球是高中阶段体育检测的主要项目之一,投掷是一项发展力量的体育运动,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设计思路:本课根据高中《课标》水平五,通过铅球投远练习和游戏争分夺秒,发展学生的力量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铅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培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体能。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投掷铅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力量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

  四、教学的重难点

  重 点:提高投掷铅球的兴趣。

  难 点:拓展、合作、探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铅球的特点与练习形式,总体思路力求“新、活”,采用师生共同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六、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充分利用二十五个实心球、两个蓝球场地,四幅图片,一台录音机,来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

  1、常规导入阶段:(二分钟):

  铃响后,同学们在场地中央成四路纵队站好,师生问好后,我富有激情的说:“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来上这节投掷课,希望通过本节课每名同学都有所收获,我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做的非常好,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生答)通过轻松自然的方式,不仅做了课的导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激发兴趣阶段:(六分钟)

  “首先让我们一起跟音乐的节奏来做一下热身,希望同学们大胆的表现自己”。在音乐《动起来》的伴奏下,老师带领学生在篮球场的边线、端线、三分线、罚球线做热身跑练习及双人操。(此环节主要是使学生愉悦身心、充分热身)

  3、运动参与体验阶段:(二十六分钟)

  (1)回忆体验:首先分组,每一列为一组,由小组长带领本组队员到对应的场地,结合初中所学的投掷铅球的姿势,在线后两人一组做对投练习。同时提出练习要求:1、注意安全2、小组长口令指挥统一投球捡球。在练习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并加以鼓励。通过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材的教学实施做好了铺垫。

  (2)拓展延伸:“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那么如何才能把铅球投的更远呢?”让同学们带着问题,由小组长带领结合教师自制教学展板进行探究、讨论、总结方法,然后在练习中大胆尝试。提出练习要求:1、注意安全;2、大胆尝试;3、小组长口令指挥统一投球捡球。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层层递进,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以后学习投掷铅球的技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成果展示:尝试练习一番后,将学生集合成四路纵队。“在刚才的练习中每小组都表现的非常好,各小组都总结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统一提示下,学生展示探究的成果,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并进行示范动作,第一种姿势侧向滑步推铅球;第二种姿势背向滑步推铅球。然后每小组结合老师的示范动作,根据刚才各个小组探究的方法,参考图片,由小组长带领继续分组练习。(通过投掷铅球,发展学生的'力量性、协调性和灵活性等身体素质。)

  (4)巩固提高

  “通过练习,每名同学都有所提高,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赛方法:1、2、3号三条投掷线,一条标志线,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投掷线,在1号线投过标志线得1分,依次为2分、3分,每小组所有同学得分相加为本小组得分,最后评出优胜小组。1、3组投,2、4组记分,然后交换,教师统一指挥。此环节主要拓展学生的投掷技术,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合作互相学习。

  4、合作提高阶段:(七分钟)

  游戏:《争分夺秒》“在刚才的练习中每小组都表现的非常好,在下面的比赛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获得冠军?”介绍游戏方法:同学们站在起跑线的后面,每小组前6名同学把球放到标志点上,后6名同学取回,先完成者为胜。通过游戏让学生自己做主,安排本队队员的先后顺序和拿放球的顺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愉悦身心阶段:(四分钟)

  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共同进行身心放松活动,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最后,引导学生谈收获与心理感受,收器材,师生再见。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各位评委。

说课稿 篇8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数学活动课《我长高了》。

  2、教材简析:《我长高了》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测量长度的活动。在测量长度活动中,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两手伸开长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这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教学难点是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二、选择教法,指导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一条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动手操作,从感知中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掌握正确测量方法的途径,采取导一扶一放的教学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重视教法选择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猜测感知:通过猜一猜讲桌和窗的长度,感知厘米和米的和长度。

  2、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同时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归纳概括:在活动中,教师用统计表记录数据,使学生初步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积累一些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

  4、自由测量:通过指导学生自由测量,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三、优化教程,合理安排。

  本课时计划分四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设立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1、温故铺垫:比划出1厘米、1米的长度,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厘米和米实际长度的回忆。

  2、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能猜一猜讲桌的长和窗户的宽吗?通过大家自由猜测,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这时教师提出大家的猜测是否准确这一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个环节:实际测量,掌握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测量讲桌的长和窗户的宽,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然后教师将学生测量的结果收集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会不一样?学生思考后发现有的同学在测量时方法不对,因而出现了误差;最后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测量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在学生叙述后再用课件展示加深印象,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个环节:渗透统计内容,建立感性认识。

  1、谈话引入:猜一猜同学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怎样知道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2、请同学演示并叙述测量身高的正确方法。

  3、分小组开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

  4、将同学的身高数据收集整理成一张表,引导学生学习看统计表,初步了解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5、让学生讨论后再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内容,逐步渗透统计初步知识,建立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

  第四个环节:自由测量,深化发展。

  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测量,想测量什么就测量什么,通过对各种不同实物的测量,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同时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数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

说课稿 篇9

  一、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为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语文教学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这一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故事性强,是以孩子口吻写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单元的课文了,认识了自然段。他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入学后,和同学朝夕相处,感受到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的情谊,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所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还不了解,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快、乐”两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四、教学流程

  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创设了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积累词语

  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接着带领学生复习词语和句子。既帮助学生巩固了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新词,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句子。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复习词语环节,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读准“一”的变调、“居”和“呼”在词语中的读音。接下来帮助学生积累AABB式四字词语。在学习时,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只、种、乐”三个字是多音字,在不同词语里读音不一样。在此环节,教师采取分类积累词语的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读准易读错字音,掌握多音字用法,并积累AABB式四字词语。

  之后,围绕“快乐”这个词语,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书写环节:先让学生观察“快”和“乐”字的占格和关键笔画的位置。接着,教师范写了生字,特别强调了易错笔画。然后,让学生临摹书写一遍。这样,使指导书写落到了实处,体现了“提笔即是练字时”。最后,PPT出示了课文中含有“快乐”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在语境中运用与积累词语。

  (二)创设情境,朗读体验

  儿童语言的学习规律为“学习——积累——运用”。课上,教师依据文本的语境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模仿、运用课文语言。

  1.联系上文,了解“孤单”

  教师结合贴图,让学生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样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孤单。通过比较句子,引导学生结合贴图对比朗读。教师还精心创设了情境,“如果你是一棵树(一只喜鹊),只有你一棵树(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在情境中读好句子,感受到一棵树、一只喜鹊的孤单,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孤单”的意思,并创设情境,引发共鸣,当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从一个“也”字感受到了什么?逐步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重要,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快乐。

  通过再读课文,学生发现后来树和喜鹊有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书中批画相关句子。在理解“邻居”一词时,教师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如“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中“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呢?”“树和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他们一起做什么?”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实际真正理解了“邻居”的意思。教师又创设想象空间“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树和喜鹊都因有了好多好多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三)拓展阅读,激活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为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语文教学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本环节,教师共推荐了两首儿歌,一首课内,一首课外。课内的儿歌重在帮助学生复习本课的生字,在读中巩固字词,积累语言,背诵儿歌。课外的儿歌,则是题材与课文主题相近关于伙伴情感的儿歌,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体验,提升对伙伴的认识。拓展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好习惯,激活他们童真的心灵。

  课堂是学生生长智慧的地方。好的语文课堂,充满智力挑战,能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够聆听到学生生命成长的拔节声。

【说课稿】相关文章:

船长说课稿11-15

《白杨》说课稿11-16

说课稿范文11-19

《石榴》说课稿11-19

太阳说课稿11-19

《翠鸟》说课稿11-22

对鲜花说课稿12-03

《望月》说课稿12-04

《荷花》说课稿12-06

风筝说课稿12-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