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说课稿 篇1
一、说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注重幼儿自主性、合作性学习,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游戏等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发展幼儿的快速奔跑和跨越障碍的能力,弘扬幼儿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吃苦耐劳、果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二、说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障碍跑是在快速跑中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若干个障碍的运动项目,指用跑、跨、爬、钻等方法通过各种障碍物,水平(三)教材安排了障碍跑内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教师由课前与幼儿一起围坐在草地上交流“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1周年”的有关内容,从而直接过渡到课的主题上来,抛弃了传统那种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课的.导入方法,使幼儿产生好奇、制造悬念,幼儿的注意力变得集中,为课的继续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幼儿扮演红军的角色,在“长征”的情境中,能获得练习的兴趣,产生内驱力。另一方面练习过程中体验前进的困难,更能激励幼儿团结合作、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说教与学的调控(教学方法)
教法: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实际,同时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原则,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讨论、比较发现法等进行教学,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自觉、积极地学习。
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尝试、对比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幼儿在尝试练习中拓展、延伸,然后再进行对比、讨论、再练习,最后通过“个人练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促使课的目标达成,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意识,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说根据以上学习目标确定了三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阶段:主要目的是鼓励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喜欢体育课,通过韵律活动(准备操和蛙跳)达到动作和行为的协调统一与热身的目的。
2、保持兴趣阶段:主要目的是学习并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提高全身的运动协调能力。围绕着目标选择了练习.演习.比赛三个阶段
3、兴趣延伸阶段:通过音伴放松活动,使幼儿身心的到恢复与放松;课后小结,师生畅所欲言、共做主人、科学评价、体验成功。
在教与学的方法上主要采用了以下形式:
①教师讲解各环节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②幼儿分成若干合作小组,按学习内容的要求在小组内互帮互学。
③教师巡视指导。
④各小组进行效果展示。
⑤发现不足,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纠正。
⑥幼儿改进练习。
⑦实践与应用。
五、说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主要策略就是
1、转变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幼儿参入练习的积极性。
3、提供有利于合作交往的空间。
4、帮助幼儿制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
幼儿园说课稿 篇2
一、说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折纸、剪贴等手工比较感兴趣,但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弱,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节新颖的,趣味性浓厚的手工活动,幼儿能利用所给的操作材料,能运用剪、粘贴、画等技能,认真的、有耐心的完成作品,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说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增强环保的意识。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幼儿画、剪、粘贴等综合的技能技巧。
难点沿着果冻壳边缘画圆,手不能动,这样才能把园画得圆。
四、说活动准备
1、教师给幼儿提供操作用的大的果冻壳、剪刀、卡纸、记号笔、乳胶人手一份
2、制作好的小"乌龟",还有一个活的乌龟。
3、一块展板。展示幼儿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运用谈话的形式,激发幼儿对小乌龟的的兴趣的。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谁来了。(拿出鱼缸里乌龟)"呀,小乌龟来了",小乌龟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孩子们都运用已有的经验跟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乌龟的样子,在幼儿讲述的同时让幼儿集体学一学乌龟爬,感受一下小乌龟慢慢地爬,快快的爬……教师引导幼儿说小乌龟喜欢在什么地玩?这时候教师以小乌龟的口吻告诉幼儿:今天沙滩上要开一个运动会的呢,它的好朋友也都赶来了。教师及时地出示制作好的小乌龟:"哎,这一只小乌龟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师讲解示范。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讨论:这个小乌龟是用什么做的?从而发现操作的顺序:1、果冻壳放在卡纸上,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沿着果冻壳的边缘,在卡纸上画一个圆。然后观察教师示范制作小乌龟,2、在圆上添画上小乌龟的头和四肢尾巴。3、剪下小乌龟。4、在小乌龟的.背面边缘涂上胶水,再把果冻壳粘在圆圈上。
(三)幼儿制作:
小朋友都想用果冻壳来做一做小乌龟,让它们也来参加运动会。但我想到中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在这个环节我就让个别的幼儿上来先试一试,这样给其他的幼儿也是一次巩固,加深练习吧!省得到操作的时候,会犯"圆画不好"错误。让小朋友回忆一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教师巡回的指导,剪的时候注意不要把小乌龟的身体剪破了。
(四)欣赏:
1、幼儿欣赏作品,评价同伴的作品。
2、小朋友想一想果冻盒好可以做什么的?这时候如果教师出示一些预先用废旧物制作的其他作品供幼儿欣赏,这样会更加的好。更能激发幼儿手工活动的兴趣,最后进行环保教育。
反思:
1、活动中,我能为幼儿提供材料的,让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2、整个过程,孩子们兴趣浓厚的,也比较投入,认真,都能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作品。通过此活动掌握了剪、画、粘贴等一定的技能技巧。
3、课后,他们兴奋地把小乌龟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激烈的议论,而且也创造出很多玩法:搭乌龟桥,乌龟变队行,乌龟赛跑等等,有一个小在乌龟的另一面也粘贴了一个果冻盒,做出了一个会转动的小乌龟,为此,我就想把这个活动延伸到特色区域里,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延续,再一次的满足幼儿的学习的欲望。
幼儿园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一项有难度、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技能运动,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自然快跑中用跨、跳(绕)、钻等方法越过障碍的项目。此项教材可借助自然环境根据条件在障碍数量上有所增减、可在障碍内容上更换,也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障碍物的难度,甚至改变过障碍的方法,使每一个幼儿均能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内容,让幼儿在参与中得到培养、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把“障碍跑”这一有难度的教材变为幼儿喜欢参与的内容。
二、说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幼儿园五年级幼儿。由于幼儿年龄小,兴趣迁移较快,注意力极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趣味性和灵活多样的运动形式调动和保持幼儿的运动兴趣。且幼儿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喜欢模仿别人的运动技巧。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设计吸引幼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的评价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学习欲望,有效发挥他们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幼儿们在参与活动中都能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成功。
三、说设计理念:
1、本节课以情景教学为主线,总体思路力求“新、活”为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秋天收获的季节幼儿们帮农民伯伯运水果设计情景。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告诉幼儿运水果的路上有各种障碍物,给幼儿运水果带来一定的困难,留下一个悬念,充分激起幼儿学习克服困难的心理,紧接着用模仿操来开课,为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做好了铺垫并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并且能够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快速的调动情绪,投身到学习之中。
2、在整个学习障碍跑的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幼儿在相互交流和帮助中学会与人接触和交往,增进同学间的了解,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变换小组障碍跑的环节中,体验不同练习的一种成就感。同时运用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幼儿对所学的知识有比较牢固的掌握,充分体现体育课堂上以幼儿为本教育。
3、通过幼儿喜欢的竞赛形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参与、积极练习的情趣。在分组完成“搬运接力”地游戏时,幼儿的个体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得以展示和体现,竞赛中的交往和相互鼓励,让幼儿更能够培养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4、随着音乐的舒缓节奏,放松身心,让幼儿在轻松愉悦中结束本课的学习。使本节课前后贯通,融为一体。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激发幼儿“我要学习”的情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幼儿的练习,使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最后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每位幼儿的优异表现给予肯定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幼儿尝试想象跳跃动作,然后小组讨论悟出动作要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将课堂还给幼儿。
五、说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使幼儿在规定距离内地自然跑中用跨、跳、钻、绕等不同地方法通过障碍物。
2、参与目标:积极参加障碍设计以及障碍跑,对练习感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六、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跨、跳(绕)、钻等技术
难点:动作连贯、自然
七、说教学流程
(一)课堂常规
1、生整队,集合成四列横队
2、体育小常规练习:立正,稍息
3、向右看齐
4、准备活动,200米,有针对性的关节活动。
[设计意图]: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为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二)创设情景
1、师提问:秋天到了,农民伯伯的果园里长满了各种果子,你们今天能跟老师一起去帮帮他们收果子吗?
2、生:能
3、师:好,但是去果园的路上有些障碍物可能要阻碍我们运果子,你们有信心越过这些障碍成功搬运果子吗?
4、生大声答:能
5、师:太棒了,那我们一起先来练练过这些障碍的本领
[设计意图]:古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意给幼儿留下一个悬念,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学习欲望,及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三)学练越过各种障碍
1.在去果园的路上出现了一处“小水沟”,怎么办?
幼儿讨论,用“跨”的方法跨过去,师:那下面我们一起练练跨。
(1)分散自由练一练,体验跨的方法。
(2)幼儿分组用“跨”的方法过前面的“小水沟”。
(3)可互相比一比,谁跨的更远,更好。
师带头给表现好的幼儿击掌鼓励。
2.师:去的路上出现一块“石头”或“半截矮墙”挡住了我们,聪明的小朋友一起来想一想,怎么过去?
生举手过“石头”的方法可以跳,师:(表扬)太棒了,谁还能比他更棒,生:还可以用“绕”。师生齐鼓掌。
(1)分组分散练一练“跳”及“绕”
(2)依次用“跳”或“绕”过一过“石头”。
3.师:前面有个山洞 怎么过?生:“钻山洞”师:一起去试试
(1)自由组合“钻山洞”。
(2)分组练一练,“钻山洞”。
4.分组用“跨、跳(绕)、钻”方法越过各个障碍。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只有融入了参与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激动的语调来描述情境;激昂的音乐渲染气氛把幼儿带入到那种特定的环境中,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探究;在学习中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最后成功越过各种障碍
(四)游戏:搬运接力(运果子)
1、师:通过刚刚同学们的练习,老师已经看到我们的同学们作好了帮农民伯伯运果子的准备,下面我们就准备运果子了
2、讲解“搬运接力”的游戏规则与游戏方法
3、分组听口令进行比赛
4、一次后总结得失,再进行第二次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方式,科学评价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自由放松
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活动内容:
2、引导幼儿小结评价;
3、归纳评价。以发现优点为主。
[设计意图]:让幼儿自由放松,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同时又达到放松的目的
八、说预期效果
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幼儿知道障碍跑的锻炼价值和方法。
通过教学使80%~90%以上的幼儿能在规定距离内用跨、跳、钻、绕等不同地方法顺利通过一定难度的障碍物。
幼儿园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及对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本次活动在教师“讲述故事开头”的前提下,引导、鼓励幼儿围绕图片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描述小动物们想办法帮助小姑娘拿下帽子的过程,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从而激发幼儿想说、爱说、敢说。
3—4岁的幼儿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迅速的一个阶段,他们喜欢把看到的新鲜事说给大家听,更喜欢与他人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对话,在与他人的对话中思维和语言得到发展。因此本活动通过提供图片引导、创设情境的形式为幼儿提供讲述机会,能够满足幼儿的表达愿望。但由于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不是很丰富,因此本活动“鼓励幼儿根据图片线索想象、续编讲述故事”是新的挑战。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及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了本活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图片内容,知道不同的小动物帮小姑娘拿帽子有不同的办法。(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能力目标:能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讲述出小动物帮助小姑娘拿下帽子的过程,尝试创编角色对话。(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3.情感目标:体验小动物帮助小姑娘拿回帽子的快乐,初步感受续编讲述故事的愉悦。
为突破重、难点,活动中,我利用了直观的活动教具,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形象特点、情景体验等形式,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三)活动准备:
为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经验准备:交流小朋友间的互助故事,体验其中的快乐。
2.教具准备:活动教学挂图、卡片等。
二、说教法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故事教学法:本次活动中,我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预测故事的发展,创造性的续编故事,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需要,及时发现其思维的`闪光点,产生心理共鸣,最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故事教学的任务。
2.情境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借助教具演示,给幼儿创设一个仿佛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的情景,如“小姑娘的粉色帽子被风吹到了树枝上,小姑娘多着急啊,怎么办呢?”并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对小姑娘说一句安慰的话,这种情境创设能够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幼儿会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帮助小姑娘,利于内心情感与言语思维的互动与结合。
3.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经常运用的方法。但在本次活动中,我将以往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动物们会怎样帮助小姑娘拿帽子呢?小动物们会怎样安慰小姑娘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说学法:
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我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指导:
1.自由讨论法: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多种办法解决问题。如:“小动物们会用什么办法帮助小姑娘呢”“小动物们会怎样安慰小姑娘?”等等,这类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在教师为幼儿创造的自由讨论的空间里,幼儿的感觉得到了任意的表达,满足了幼儿表达情感的愿望。
2.体验学习法:我通过设置情景,让幼儿体验“小姑娘帽子被风吹走的着急心情”;体验“小动物们帮助小姑娘拿到帽子后的快乐心情”,这种切身的情感体验会比老师的一味说教效果好百倍。
3.游戏练习法: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创编、模仿小动物的角色语言和动作,在玩游戏过程中练习对话、丰富词汇,达到发展幼儿语言的目的。
四、说活动过程
此环节是本次说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组织这节活动的大体流程是:谈话导入---结合图片续编故事---情感提升,具体展开来讲:
第一个环节“谈话导入”,萌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此环节大约需要 分钟)
(教师神秘地说)今天我想介绍一位新朋友给你们认识,猜猜会是谁呀?我们一起把她请出来吧!(引导幼儿说:好朋友,快出来吧!)和新朋友打个招呼吧!(出示小姑娘形像)
提问:这个小姑娘长的什么样呀?
引导幼儿说:穿着蓝色的小花裙,戴着粉色的小礼帽......。
(利用幼儿与小姑娘打招呼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交往的快乐,既激发了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又为接下来的续编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结合图片续编故事”, 鼓励幼儿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大胆想像,讲述出小动物帮助小姑娘拿下帽子的过程,知道不同的小动物帮助小姑娘“拿帽子”有不同的办法。(此环节大约需要 分钟)
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中的角色,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欲望。
我设置这样的提问:小姑娘来到绿草地上和她的动物朋友做游戏,看都来了哪些动物朋友呀,让我们一起喊出她的名字吧?
接着我出示小兔、小猴子、长颈鹿、小鸟,引导幼儿说出:一只小兔子;一只小猴子.......两只小鸟。(此环节我较好地将幼儿对数次、量词的感知引入故事活动中,巩固幼儿对数和量词的认识。)
2.通过设疑、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续编故事,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
我首先设置悬念:小姑娘和伙伴们玩的正高兴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来听故事吧。
在结合图片讲述故事前部分之后,我设置如下问题:
提问1:发生什么事情了?小姑娘的心情会怎样呀?(引导幼儿体会小姑娘着急的心情)
提问2:我们快来想办法帮小姑娘拿回帽子吧?小动物们会用什么办法帮助小姑娘拿帽子呢?(引导幼儿根据图片中小动物的特点,讲述小动物帮小姑娘取帽子的过程。)
教师小结:小鸟飞到树上,用嘴巴….,不同的小动物帮助小姑娘拿帽子有不同的办法。
(为幼儿创设一个仿佛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的情景,能够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帮助小姑娘,有利于内心情感与言语思维的互动与结合。)
3.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模仿小动物对小姑娘说一句安慰的话,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我是这样提问的:真是一群聪明的宝宝,想出了这么多帮助小姑娘取帽子的好办法,那你们说一说小动物帮小姑娘取帽子时会怎么说?会怎样安慰小姑娘呢?(引导幼儿说一句话,例如:小姑娘,别着急,我会飞,飞到树上帮你拿帽子)
(小班幼儿喜欢与他人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此环节既能满足幼儿想象和说的愿望,同时过程中又鼓励幼儿说完整话,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接下来我会这样小结:小动物们都能安慰和帮助小姑娘,真有爱心。小朋友们帮助小姑娘想办法拿帽子,也是有爱心的好宝宝。(简短的小结既是对上一环节中幼儿表现的回应,同时也巧妙渗透了“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4. 教师根据幼儿续编的内容完整地、有表情地讲述一遍故事(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同时让幼儿体会续编讲述故事的愉悦。
(在幼儿续编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声情并茂地完整讲述能提升幼儿讲述故事的经验,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讲述,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幼儿体会续编故事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三环节情感提升:体验小动物帮助小姑娘拿回帽子的快乐和小姑娘的感动心情。(此环节大约需要 分钟)
我先将帽子戴到小姑娘头上,然后设置这样的问题:
提问1:在小动物的努力下,粉红色的小礼帽又回到小姑娘的头上,现在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她会对帮助她的小动物们说些什么?(我们和小姑娘一起来谢谢小动物们吧。)
提问2:小动物们的心情又会怎样呢?它们会说些什么呀?
教师小结:帮助别人或得到别人的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多多关心帮助别人,别人帮助我们要学会感谢。
(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此环节主要运用了体验教学法,让幼儿体验“小姑娘帽子被风吹走的着急心情”;体验“小动物们帮助小姑娘拿到帽子后的快乐心情”,使幼儿在续编故事和创编角色对话的过程中情感也得到升华)
幼儿园说课稿 篇5
说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方面来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1、通过自主观察、探索、发现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借助各种材料学习探索发现太阳光的方法,激发幼儿发现身边事物本质的兴趣。
3、初步尝试分格对应记录实验过程,培养协商交往能力。
说教材:
1、活动背景
我从两方面来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活动《彩色的阳光》就是取材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一种现象:阳光。阳光虽然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很多幼儿都不知道阳光原来是多彩的!另外基于阳光的不可见性,我决定通过各种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探索中去产生疑问,调节认识。
2、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幼儿对自然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已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材料为中介和强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常见的材料,我根据陈鹤琴"玩中学、玩中教"的思想,让幼儿通过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认识太阳光的七种色彩。从玩一种材料→玩多种材料,从填简单的记录表→填复杂的记录表,我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出发。
说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只有在了解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幼儿的经验,所以以下两经验是幼儿必有的:
(1)、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记录表。
(2)、认识三棱镜,知道它的玩法。
2、物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以下三项物质准备。
(1)、三棱镜人手一面。
(2)、两类记录表《彩色的阳光》(含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色笔四组加教师一张大记录表(上面没有材料的图片),及一份与大表大小匹配的材料图片,
(3)、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
天气要求:晴朗的天气。
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发现七色光。
活动难点:分层次记录实验过程。
说活动过程
这次活动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来实施:
初玩材料,感知多彩→再玩材料,加深认识→课后延伸,巩固经验。
一、玩三棱镜,初步感知阳光的多彩。
1、引发兴趣,发现阳光的色彩。
师幼人手一面三棱镜
师:"把三棱镜对着阳光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我采用直接导入法,通过我自身的演示引导幼儿去发现阳光的奥秘,在幼儿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入下一小环节。)
2、记录简单的记录表。
教师出示记录表:"请你再用三棱镜对着阳光看一看,看到什么颜色就在颜色下的格子里打√".
幼儿自由运用三棱镜观察记录。
(这里我请幼儿记录简单的记录表,唤醒幼儿已有的经验,为下面记录复杂的记录表打下基础。)
3、反馈记录表。
请幼儿边说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
4、小结。
师:"这是谁的颜色?"
共同小结:"原来阳光不是无色的,它是多彩的。"
(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玩三棱镜这一种材料,发现了阳光的多彩。幼儿通过操作记录法,使这一问题在脑中变得更清晰,"那阳光到底有哪些颜色呢?"通过这一提问,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二、加深认识,寻找运用多种材料探索的方法。
1、介绍材料,引发探究欲望。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师出示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记录表上贴上材料图片。
2、认识记录表。
(1)、出示先前简单的记录表
师:"这张记录表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2)、师介绍记录法。
师:"我们先选一种材料对着阳光看一看,再在这种材料后面的格子里用‘√’表示出你所看到的颜色。
(3)、游戏:"你说我指".
(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这一下环节中,我利用前记录表和新记录表比较,让他们通过直观的对比,认识新记录表。另外这一环节我利用游戏解决了分层次记录这一难点,为下面的操作打好基础。)
3、自主探究活动。
(1)、布置任务:
A、每个人选其中的两种材料玩一玩。
B、填写记录表。
(2)、幼儿自由分组活动。
教师个别巡视。
(3)、反馈活动结果。
师:"你用了什么材料?"
"你看到了什么颜色?"
请幼儿上台边回答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请四位选择不同材料的幼儿)
同伴互相检查记录表。
4、验证展示记录表。
(在这一环节红,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同时我又明确提出了要求:只能玩两种材料,这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一下子要求幼儿操作四种材料,违背了幼儿的操作水平,选两种材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操作需求,而且在选材料中,当两个人发生碰撞,就需要协商解决,能力目标在这时得到了体现。同时,幼儿的操作水平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的巡视指导兼顾了这些幼儿,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在反馈展示环节中,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主回答展示记录表,通过同伴间的体验交流让他们验证自己的操作。)
总结延伸,区角玩一玩,巩固经验。
1、总结
师:"太阳光到底有哪些颜色呢?"
请幼儿根据记录表总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请、蓝、紫组成的。"
2、延伸:
把材料投放到区角,请幼儿玩一玩自己没有玩过的材料。
(衡量一次科学教育活动是否成功的核心在与它的教育价值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而我的最后一环节也体现了这一点。另外区角活动在现代科学教育中起到了主流作用,一次活动只是一个科学旅程的开始,区角活动是它的延续与发展。)
幼儿园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水果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富有营养,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感官之旅。这个活动我选了苹果、梨和香蕉作为主体,因为这三种水果都是秋天常见的,孩子们也比较熟悉,我利用幼儿喜欢玩的捉迷藏游戏,引导他们对常见水果从整体到局部地进行认知梳理,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整个活动巧妙地运用阅读大书的形式引导幼儿从苹果、梨、香蕉的外形、颜色和从局部观察整体来区分三种水果的不同。让幼儿对三种水果从直观形象到影子形象逐步升华。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中渡过,并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幼儿现状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他们喜欢直观的、真实存在的东西,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3、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贯穿于一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活动起着主导作用。
在生活中,小年龄的幼儿对吃的、玩的东西很感兴趣。为此,我们常常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巧妙地将教育目标蕴含其中,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表达交流,又有亲身体验的。
4、目标为:
(1)尝试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常见的水果,提高观察能力。
(2)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这个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渗透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及美术领域等方面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观察想象、判断及语言领域的表达为主,主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运用语言表达想象结果。难点在于引导幼儿从水果的轮廓——>影子——>颜色——>局部,去观察、判断,从而得出水果的整体。
对于突破重点所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注重多观察多实践,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事物的渐变过程
6、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1)自制大图书;2)用纸盒做成“苹果的家”,里面装入红、黄、绿苹果;3)用多张大图书的页面遮挡苹果、梨、香蕉的图片,在遮挡的页面上挖洞,越往后洞越大,露出的水果面积越大。4)幼儿操作材料:①用黑色手工纸做成苹果、梨、香蕉的影子,放于幼儿身边的桌子上;②用透明塑封纸做成的苹果、梨、香蕉,藏于大图书内的信封里,多种颜色的底板纸。③活动室一角布置成“水果乐园”
二、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观察法
在整个活动中一直都利用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去认真仔细地观察,在幼儿观察的同时教师不断地用语言帮助幼儿去完成任务,并把观察与判断更好地结合起来。
2、直观法
在活动中有两处用到了直观法。在第一环节中出示三种水果目的让幼儿更有效地建构有关水果形状的认知经验;第二环节中出示“苹果的家”请出三种不同颜色的实物苹果,拓展了幼儿对水果颜色的认知,教师出示实物进行小结,既让幼儿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也起到了小结的作用。
3、谈话法
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4、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个活动我始终以水果宝宝和我们捉迷藏为主线,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的丰富想象力,并帮助幼儿巩固想象结果。
5、操作体验法
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体验活动:第一次是用捉迷藏的方法让幼儿把找到的影子与相对应的水果联系起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主要是让幼儿从直观形象转变成影子形象,并大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二次是让幼儿寻找三种水果的颜色,为水果宝宝找衣服的颜色,从而提升了对颜色的巩固;通过展示“苹果的家”拓展了幼儿对水果颜色的认知,并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究水果与颜色之间关系的愿望。第三次通过寻找躲在门后的水果让幼儿从局部到大体再到整体来提高幼儿的观察、判断能力。
此外,我还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穿插运用了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种感官参与法
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动一动多种方式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发挥想象、大胆表述及表现。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2、体验法
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在活动中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去体验自己或别人的想象结果。
四、说活动过程
活动共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寻找苹果、梨、香蕉的影子。幼儿对操作性较强的游戏活动较感兴趣,寻找水果影子的环节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操作机会,使幼儿在找一找的过程中将影子形状与水果形状一一对应,以外形特征为依据区分苹果、梨、香蕉。
第二个环节:
寻找苹果、梨、香蕉的颜色。小班幼儿在思考问题时缺乏全面性,这一环节让幼儿在为苹果、梨、香蕉寻找颜色的过程中唤醒已有经验,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使他们在充分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
第三个环节:
寻找躲在门后的水果。这个游戏是在幼儿对水果的形状、颜色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后进行的,具有挑战性。三扇门中分别出示三种水果的局部,让幼儿通过推理猜测是什么水果,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幼儿园说课稿 篇7
一、设计思路及来源:
曾经在“我带玩具大家玩”的活动中和孩子们玩过“变形娃娃”这种小玩具,所谓变形娃娃是一个大气泡内装上面粉扎紧口子,在大气泡的外面画上五官,然后任意的捏,一会儿变成一个胖娃娃,一会儿变成瘦娃娃,幼儿对变形娃娃非常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如有的孩子问:“这里面是什么东西?”等,正是幼儿浓厚的兴趣,促使我去思考来设计本次活动。
我们根据《纲要》提出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孩子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及“指导孩子们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等要求,努力挖掘身边特有的自然资源,如各类种子、沙子等,利用这些自然材料制作变形娃娃,让幼儿去探索变形娃娃的形成材料,以次激发孩子们动手操作、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重难点
本次活动我从情感、认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制定了以下两条目标
1、 尝试利用各种常见自然材料制作变形娃娃,激发幼儿动手做一做的兴趣
2、 励幼儿探索不同填充物的特性,用合适的方法和材料制作与 同伴不一样的变形娃娃,从中探索材料与变形娃娃的关系,激发 幼儿的探索欲。
重点:尝试利用各种常见自然材料制作变形娃娃
难点:鼓励幼儿探索不同填充物与变形娃娃的关系
三、 准备:
在活动中我准备了一个“变形娃娃”以这些直观演示的方法,激发探索的欲望。并准备了孩子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沙子、黄豆、芝麻等,使
幼儿在已知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操作,而利用废旧材料富有弹性的袜子进行包装更是激发了幼儿玩的兴趣,同时在课后延伸部分以大米和面粉、干沙子两种材料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索欲望,为孩子们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的操作巩固与提升。
四、 说过程:
1、 活动开始部分教师以变形娃娃来做客引题以变魔术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通过摸摸、看看、说说的形式让幼儿基本知道了变形娃娃的特性,初步感受里面与外面材料的结合的.重要性,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 第一次尝试探索,教师在探索前讲清楚操作要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手眼不协调,因此再活动前强调了操作要求,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使幼儿明确自己的任务了解了制作变形娃娃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在操作时教师时刻注意个别有差异的孩子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教师在这一环节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幼儿进一步在操作、探索感受利用身边材料制作物品的快乐。
3、 第三环节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拿着变形娃娃放于展览台展示并得出结论,让幼儿自己区分了三种材料的不同特性,从而知道并会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4、 最后延伸部分为以下的科学探索活动打下伏笔,增进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欲望。
五、 说特色:
1、 首先本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与幼儿的兴趣、取材于幼儿的生活,满足了幼儿的需要,于是幼儿在活动开始之前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并主动参与了材料的收集过程,纷纷从自己的家中带来了一些材料。
2、 在活动中,通过幼儿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感知了自然材料——沙子、黄豆、芝麻的特征,在活动中我始终支持幼儿们自主的进行探索和制作。并始终为幼儿“穿针引线”鼓励幼儿自己说、自己解决、充分发挥幼儿们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幼儿园说课稿 篇8
说活动教材
守恒包括数守恒、长度守恒、液量守恒、物质的量(固体量)守恒、面积守恒、质量守恒、容积守恒等。
中班幼儿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发展,能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认知活动的概括性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增强,但仍显表面化、肤浅化。
因此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是网络图数守恒中的一个内容:7以内数的守恒,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数的守恒,通过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总数不变的数现象。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摆一摆中理解数的守恒,使幼儿对数的守恒有初步的概念。数的守恒是指物体数目不因物体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数目与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及排列疏密没有关系。
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提到,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而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
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进行数学活动。培养幼儿具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数量间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的空间的位置等。
根据认知领域的目标,幼儿园新《纲要》的理念,以及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制定丁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数的守恒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2.活动重点:运用游戏的教学方法引领孩子学习,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不受任何限制,形成数的守恒能力。
3.活动难点: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对于突破重难点采用的方法是:运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寻求答案。
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此,我准备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如下:材料准备:蓝天背景图一张;小鸟图片共7个;茶杯、茶盘共7套;鹅卵石每人7个;数字卡片1―10一套;小鸟头饰每人一个。
说活动特色
从幼儿身边感兴趣的现象人手,形象地将数的守恒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便于幼儿掌握,活动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将大家的知识经验加以交流和反馈,达到教学的目标。
整个教学以小鸟的活动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
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幼儿园说课稿 篇9
说教材
《采茶》是大班下学期的韵律活动,这4曲子分为四个乐句,讲述了春光明媚,采茶姑娘高高兴兴走到茶园,忙着采茶的欢快场面。音乐节奏欢快,每一句都以长音结尾,让幼儿比较容易地区分乐句。现在正是春暖花开,茶香飘逸的时期,苏州名茶“碧螺春”已家喻户晓。前两天还组织了幼儿到东山茶庄去亲自尝试了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为了能进一步深化这次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表达幼儿的内心体验,我选择了这个教材,让幼儿将生活化的动作向着细腻化的表达。
说目标
《纲要》明确地强调,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班有部分幼儿信心不足不愿意表演给别人看,特别是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趋向模仿教师的示范,创新意识不强。所以结合《纲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在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启发幼儿创编不同节奏、方位及幅度的采茶动作,根据图谱组成一只完整的舞蹈。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采茶的活动录象资料
采茶课件一个
茶园情景布置
摄象机一个
活动过程:
本节课的主要步骤分为四个
1、看采茶活动的录象资料,讲述自己是怎么采茶的`,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2、听音乐,了解音乐的性质。
3、看图谱创编动作。
4、拍摄录象自由表演。
观看录象,讲述生活经验,重点学习采茶动作。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电视里是谁呀?在干什么?那你们都是怎么采茶的?请你用动作试一试。
(这个录象资料是小朋友在采茶时拍摄的,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影象后会非常高兴,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幼儿会说“我是两只手同时采摘的”有的说“我是左右手交替采的,一根一根放……艺术允许幼儿自由参与,自由发挥,容许参与者将自身内在信息与外在信息广泛交流,这种开放性特点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而广泛的天地。
2.学习采茶动作,将动作细腻化,体现教师的引导功能。教师除了要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之外,传播性内容也要把握好。所以将镜头定格在采茶姑娘的手部动作上,让幼儿观察她们是那两个手指动的,向什么方向动的,怎么动的?可以运用示范、讲解、练习的方法来学习基本动作。特别致意“凤点头”的手型和拇指、食指的曲伸节奏,接受力强的还可以提示他们通过提压手腕来夸张动作,将韵律感表现得更优美、柔和,协调性差的就将手关节动起来就行了。
熟悉音乐,了解音乐性质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名字就叫《采茶》想听吗?让幼儿对音乐有一个初步、完整的感知。
3。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听了这首曲子就能想到茶园里非常热闹,有的托起茶篓,幼儿忙着采茶,有的寻找茶叶忙碌得很。通过提问总结将抽象的音乐,情景化、具体化,有利于幼儿有内容有动作可表达,而不是空洞的,将音乐于生活经验相结合,儿发展规律中的“建构性”原则。
【幼儿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说课稿03-07
幼儿园说课稿11-07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3-08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11-25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08-04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05-07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05-03
幼儿园英语说课稿11-24
幼儿园艺术说课稿11-30
幼儿园安全说课稿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