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实用文档>策划书>乡村旅游策划书

乡村旅游策划书

时间:2024-08-15 15:30:14 策划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

  不经意间,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我们的工作又迎来了一个新层面,当然也要定下新目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策划书吧。那么如何把策划书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

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1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

  一、自然概况

  大云盘自然村位于铜都镇达贝村委会西面,东邻东

  川主要通道龙东格公路,国土面积0.8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0.2平方公里。

  大云盘自然村地形为南北长20xx米,东西宽400米,属于丘陵地貌类型,山顶多为平地,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20.2℃,年均降水量693.1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6-10月,雨、热同季,适合植物生长。

  大云盘自然村具有配套的灌溉沟渠和机耕路,为农

  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土壤属于燥红壤,常年的耕种,已成为“熟土”。由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耕作条件,大云盘村常年大面积种植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所产葡萄产量高、品质好,成为东川葡萄种植的主要基地。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大云盘自然村有两个村民小组,农户94户,人口359人,土地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264亩,鲜食葡萄种植300亩,林地410亩,草山226亩。

  20xx年末,人均纯收入2100元,经济收入主要有种植业收入,其次为畜牧业收入、商业收入等。全村已通电,通水,路网基本健全。

  鲜食葡萄种植始于1981年,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引种、改良,现已培育出几个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目前鲜食葡萄种植已经发展到300亩,并以其色泽鲜艳、口感好,远销昆明等地,年产值近40余万元,市场前景看好。葡萄园内年接待观光游客20xx余人次,创收5万余元,发展鲜食葡萄深加工、观光果园、农家乐综合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大云盘村经济发展条件好,水、电、路三通,生态环境好,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可发展多种经济林果;

  第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该地山青水秀,自然风光

  优美,鲜食葡萄种植面积达300亩,以其优良品质名扬省内外,为发展田园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农家乐旅游奠定了基础,目前每年来该地休闲观光的人已达20xx多人次;

  第三,有上级和村委会的大力扶持,当地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对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把大云盘自然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村是可行的.。

  第三章定位与总体目标

  一、旅游品牌定位:葡萄之乡——春城吐鲁番

  发展以葡萄和热带水果种植为主的水果种植业,扶持生态家禽为主的养殖业,建设果园式农家民居,打造具有亚热带河谷特色,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昆明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规划总体目标

  围绕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生态村和新农村建设,依托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完

  备便利的交通、水利条件设施,丰富其他特色水果种植种类,扩大鲜食水果种植规模,以基地为龙头,建造一批别具特色的田园式休闲农庄,建设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果园景色秀丽,西面可以欣赏大白河风光,东面可以鸟瞰主城区全景的田园村庄。

  第四章 主要建设内容、规模、投资及资金筹措

  一、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

  (一)村容村貌整治。立足达贝村大云盘实际,通过村庄主干道路面硬化、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美化、亮化、绿化等工程,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一个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和谐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为经济发展、投资开发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

  1、入村主干道路面硬化1.5公里,宽5米,厚0.25米,配套相应排水系统工程,计划投资46.88万元;村内道路硬化长1公里,宽4米,厚0.2米,配套相应排水系统,道路两侧绿化,以常绿果树为主,此项目建设可改善

  大营盘自然村道路通行状况,需要投资21.2万元;总投资68.08万元。

  2、与原有入村公路配套,另外修建一条连通南北的简易环村公路,使公路网络更加完善,计划修建公路长

  1.5公里,宽4.5米,按乡村道路等级修建,需要投资7.5万元。

  (二)为达到不同季节,上市不同品种水果,在现有水果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特色水果种植种类,新建名特品种果树种植基地200亩,其中:要以柑桔、芒果、大树杨梅等为主;需要投资12万元,使鲜食水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积极打造本土水果基地。拉动全村经济增长及我区生态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入村主路人物流集中地扶持建盖休闲农庄8家,为游客提供方便的餐饮、娱乐休闲场所,每家计划补助2万元,需要资金16万元;与农户签订合同,倡导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农庄经营两年后须返还补助资金,用以带动扶持其他农户发展。

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现代乡村旅游从观光型向体验型发展的大趋势,立足市场,充分发挥乡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与产业资源潜力,将观光为基础,体验休闲为目的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作为发展的主导方向,围绕体验经济自主创新,农家乐传统模式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民就业增收,乡村综合治理和社会和谐发展,做精做好国色天香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构建特色乡村旅游社区,探索长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发展模式。

  二、文化理念

  国色天香以富贵和平吉祥和谐为精神内涵与文化表征,围绕这一文化主题,巧借山形水势,产业资源和民居风貌,有机融入特色化的生态景观元素(园林化的柚、梨、莲、荷、牡丹、月季等),民俗化的文化符号元素(象征福禄寿喜财祈盼的中国结、灯笼、吉祥雕饰、诗画、剪纸艺术等),乡土化的生活与建筑元素(有书院、诗社传统的诗书文化,有养鸽、赏鸽、鸽市和女子舞龙队传统特色的乡土民俗风情,以外架外廊桁架穿榫结构为特征的中华民居建筑造型文化),庄园化的休闲旅游元素(体验型的家庭农庄经营模式与特色餐饮休闲度假村多重组合,游、购、娱、吃一体化),创新整合资源,集约集群集中发展,提升生态与人文品质,旨在营造体验现代田园生活方式和情境氛围的特色乡村旅游社区。

  三、开发思路

  (一)立足当地柚梨为主特色林果业和城郊型休闲经济的基础优势,将其与人文主题化的.特色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结合,一、三产业复合发展,打造体验型的产业一体化的现代乡村旅游新亮点,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机制。

  (二)统筹协调,同步打造社区组织建设基地(村委会、村支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休闲娱乐等的管理、服务、活动中心、工作站),推进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与文化事业建设,构建新型社会管理格局。

  (三)着力抓好特色农业——生态环境——人文主题——乡村旅游——体验经济——示范农户——招商引资——经营造势——市场开拓——和谐发展的系列结合点,综合实现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文化传承、和谐进步等多种功能,资源良性整合发展。

  (四)开发要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国色天香核心形象塑造和形成核心经营功能)集中投入,示范农户(5-10户)集中转型,接待中心(村委会设施改造)和环境配套集中打造,新型社区组织基地集中建设,招商开发区集中开发,通过集中发展形成突破效应,以点促面,逐步推进。

  (五)开发造势,激活市场,优化资源的市场配置,积极引进本镇和外部优势资源(如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传统集市活动、乡土民俗活动等),向旅游社区有序集中,有机结合,特色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和带动功能。

  (六)开发要与“三建五改”(建房、建园、建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路)的人居环境改造有机结合,推进村容村貌建设和现代生活方式。

  (七)推行政府主导(重在发展导向和提供公共产品),集体组织,农户主体(自主投入、建设、经营),市场参与(多渠道引进市场开发力量)的开发组织架构和政策扶持,自主投入,融资投入,合作投入,招商投入等多元化开发的投入模式。

  四、总体布局

  国色天香集中发展区根据环境与资源条件,主要围绕长堰村一组核心开发范围,按照入口形象区、观景中心区、社区组织建设基地区、农户生态庄园区、招商开发区五大功能板块进行总体布局。

  (一)入口形象区:国色天香标志形象、五福桥

  入口区以罗桂路长堰村一组入口道路堰桥周边地区及鲁家长堰塘罗桂路侧沿线为中心区域,该区通过环境整治、设施改造和标志性景观群造型,形成主题鲜明,识别功能醒目,具有人文气度的乡村旅游氛围形象。

  (二)观景中心区:云中山、书香门第中心区以长堰村委会山顶地带为主体,涵盖北面坡地等相关区域。中心区是国色天香的景观制高点,自成一景,是开发的重心所在。发展目标主要围绕云中山(借当地民国时期有云中书院、云中诗社取名)、书香门第(村委会设施改造扩建),打造旅游社区的商务接待中心和观景中心(观景休闲、餐饮娱乐、会议等),塑造景区的主体形象。

  (三)社区组织建设基地区:社区管理服务活动中心

  基地区与中心区有机结合,选择北面坡地适当位置建设,形成既具有乡村旅游形象,又具有综合功能的社区中心。

  (四)农户生态庄园体验区:柚林飘香

  中心区南麓东西两翼是国色天香乡村旅游社区连片发展的腹心地带,该区成片柚林梨园是一大特色,生态和人文环境尤宜发展集约型、体验型的生态休闲农庄。人文主题:柚林飘香。空间布局:先期主要依托中心区环线相关农户(5-10户)集中打造,推出示范模式,逐步集群化向两翼纵深发展,形成园区整体格局和规模效应。

  (五)招商开发区:横塘花月

  鲁家长堰塘南侧沿线环状坡台地纳入招商开发区,人文主题:横塘花月,开发主要通过对土地、水体、道路及环境的综合整治改造,形成与景区连接的环塘园林车道和步游道,二阶式环形水体景观(第二阶环形水景长年蓄水)和集中化的招商开发区。市场定位:品牌、特色餐饮为主卖点的休闲度假村集群(3-5家),形成集聚模式,提升国色天香休闲旅游的感召力。

  五、景观设计

  国色天香景观布置采取对比、均衡、韵律、和谐等审美原则进行综合设计,以山水园林化、民居庄园化、符号艺术化、功能市场化为导向,对环境改造和利用,充分展示国色天香的生态特质和人文属性。

  (一)入口形象区

  主体形象造型:在入口道路右侧布置大尺度的意象化的桁架式装置艺术门楼,以中国结为原型,国色天香为标志符号,色彩红色/金色,地面石材铺地,绿化灯饰配景。

  道路配套景观造型:入口道路两侧及塘堰侧适度布置杆式灯笼造型灯具和行道树,路缘铺设路缘石,沿途布置以吉祥图案为特色的木质屏架和戏曲脸谱为特色的社区指南标识牌。

  塘桥造型:整改原单侧铁栏杆,在堤右侧开设步行道布置桥栏,配置福禄寿喜财为符号的杆式灯笼造型灯具。

  环境造型:景观花卉、景观树、景观草坡、景观栅栏。

  小型停车区:在入口道路两侧布置小型生态停车场。

  (二)观景中心区

  书香门第:对村委会建筑改扩建,外部造型为桁架穿榫结构的外架外廊元素,中式窗花门楹结合装饰。内部功能设置休闲、娱乐、餐饮、会议一体化。建筑内外布置小型艺术雕饰符号(窗花板、脸谱、诗画、剪纸、陶艺、乡土生活器物、灯笼、中国结等民俗挂件),鄢家镇乡土诗书艺术展示,餐饮休闲桌椅器具中式简约风格,露天庭院具有小型停车功能。

  标志性形象造型:T型高立柱,柱中棱型吊牌为文字标识,两侧吊挂灯笼串。

  云中山环境氛围营造:扩建区域布置木质桁架花廊,乡土诗画楹联匾额,红砖铺地休闲坪,花树屏风,景观植物,吊挂花卉,艺术栅栏,护坡墙。照明灯具:杆式灯笼造型路灯,吊挂造型灯笼组,灯光氛围营造:庭园灯饰。庭园道路:砖铺步道,卵石道,石材踏步等。

  周边附属设施改造:外部造型美化,如水塔可采用竹木架造型绿色植物围合装饰。

  (三)社区组织基地区

  建筑与功能布局:中式民居风格,半围合庭院,功能一体化,庭院布置休息亭廊和健身组合设备区,信息棚等。

  (四)农户生态体验园区

  民居外部改造:外部造型为桁架穿榫结构的外架外廊和中式窗花门楹元素结合,部分农户建筑突出外架外廊装饰,部分采用窗花门楹装饰为主的简约风格。分户布置不同特色的艺术雕饰符号如剪纸、灯笼、中国结、戏曲脸谱等,文化题材如梅开五福、天官赐福、百福图、杞菊延年、八仙庆寿、魁星点斗、五子夺魁、象寓万年、喜鹊登梅、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百事如意、富贵平安、福缘善庆、八吉祥等为主题的民间吉祥文化和乡土诗画艺术。

  室内改造: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和体验型农家乐经营特点,对室内环境设施进行综合改造,重点突出单一居家功能向居家经营功能一体化转型,注重内环境美化与文化内涵情调的表达。

  户外经营环境营造:扩展庭院,开敞式经营,在周边果林疏朗的坡地进行多阶休闲台地改造,石材园木卵石挡土墙,红砖铺地,缘阶梯步,花架,竹编护栏,太阳伞,休闲桌椅形成经营功能。

  园区综合整治:重点整治道路、水塘、果林、垃圾处理和排污,美化体验环境,突出乡土旅游风情,补充景观花树、花廊花架、栏杆桥、游人休息点、垃圾箱、标志牌,对垃圾排污进行严格管理。

  (五)招商开发区

  度假村集群建筑风格:汉唐式建筑+外架外廊造型,主题化的人文符号装饰,沿园林车道北侧台地布置,附设生态停车位。屋后坡地开设缘山步游道,在适当区域布置休闲廊,建筑群周边栽种景观花木,布置石景等营造氛围。

  塘堰滨水景观造型:因鲁家长堰塘不能满足长年满池蓄水的要求,在园林车道北侧修建二阶式的小尺度环形园林水池造型,长年保持观景水相。水生植物选择:睡莲、绿萍、荷花等。缘水池修建观景回廊和木石材休闲露台,形成滨水户外休闲娱乐区。

  六、营销策略

  (一)国色天香营销以乡土民俗风情和柚梨生态观光体验、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为重点发展方向。

  (二)景观中心区、农户生态庄园区和招商开发区业态采取差别化经营,中心区突出综合接待功能。生态园区以鸡兔等农家菜为特色,以柚加工食品(如酒、菜等)为题材,以品茗餐饮、观光休闲娱乐等乡村生活方式体验(如果蔬认养采摘,自助餐饮,放鸽养鸟等参与性的体验活动)多元组合为经营模式。招商开发区以引进本镇品牌特色餐饮(如滋补狗膳、鸽膳等)和休闲度假项目为主题,统一规划,分单元自建开发经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政策资源和新市场资源,通过广泛招商与重点招商结合,当地农户和外地经营户多渠道参与的方式逐步推进。

  (三)围绕国色天香人文主题和柚乡风情,配合县、镇旅游整体开发,通过节庆活动滚动推出,同时围绕桃花、梨花、柚花、牡丹、鸽市、乡土诗风,发挥自身特色,举办主题活动,如鸽子节、踏青会、舞龙会、乡村诗会等。

  (四)与罗江乡村旅游景点联合推出乡村旅游黄金线路品牌景点,共同为罗江旅游造势。

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现代乡村旅游从观光型向体验型发展的大趋势,立足市场,充分发挥乡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与产业资源潜力,将观光为基础,体验休闲为目的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作为发展的主导方向,围绕体验经济自主创新,农家乐传统模式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民就业增收,乡村综合治理和社会和谐发展,做精做好贵妃园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构建特色乡村旅游社区和产业新村,探索余家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发展模式。

  二、文化理念

  贵妃文化不仅是经典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具有国际性色彩,其影响之大,历来备受世人关注。贵妃文化在省内至今尚无主题化的旅游景点,以贵妃文化包装乡村旅游具有开创性和独特性。贵妃园以当地流播久远的杨贵妃历史传说(相传马嵬坡之变,杨玉环未死,潜行罗江县境内宝峰寺隐居)为人文资源和切入点,结合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罗江观光避暑胜地,白马关后花园)和产业资源(以贵妃枣为代表的名特优林果业,当地名枣相传系贵妃携食重现闭月羞花容貌之枣繁衍而来),融创具有人文旅游风情和体验经济特色的贵妃文化(美女文化、历史传奇)、休闲农家乐、庄园经济,将其与景点营造和项目开发有机结合,以唐风标志性形象,贵妃祠墓,诗碑画廊,传说遗迹为人文标志,以发展特色林果和生态养殖为产业依托,以唐风水生活度假会馆、民居农家乐庭院、林果庄园为经营构架,三位一体,互动推进,合力营造具有唐风古韵的特色乡村旅游社区和庄园经济为导向的产业新村。

  三、开发思路

  (一)以人文主题化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突破口,围绕这一支点统筹整合当地生态、产业和市场资源,发挥优势潜力。一三产业整体推进,在加速打造白马关后花园示范基地的同时,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构建特色种养业规模化经营的新体制新模式。

  (二)着力抓好特色农业——生态环境——人文主题——乡村旅游——体验经济——示范农户——庄园业主——招商引资——经营造势——市场开拓——和谐发展的系列结合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与白马关珠连璧合互为表里的旅游景区整体发展格局。

  (三)开发按照先质后量的原则,紧紧围绕发展目标(贵妃园主题形象景观群氛围营造和基础配套建设)集中投入,示范农户(10-15户)集中转型升级换代,核心经营项目(水生活度假会馆,兴庆食坊贵妃宴)重点招商,庄园业主按规划要求产业复合发展。

  (四)高度重视当地水资源匮乏是制约开发的瓶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步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民生和产业发展的难题。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既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善举,又为加快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力的基础配套支撑。

  (五)鉴于园区复杂的山地特点,开发要注重道路塘堰的改造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为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提供保障,促进当地资源潜力的有效发挥。

  (六)开发要与“三建五改”(建房、建园、建池,改水、改厕、改圈、改路)的人居环境改造有机结合,有序集约集中,组团化发展,推进村容村貌建设和现代生活方式。

  (七)发动群众,广泛发掘乡土化的贵妃文化遗产,有机融入乡村旅游的经营活动之中。

  (八)推进政府引导(重在发展导向和提供公共产品),集体组织(统筹资源,协调利益格局,集中组织力量推进),农户主体(自主投入、建设经营),庄园业主配合(复合转型同步发展),市场参与(多渠道引进市场开发力量和市场营销体制)的开发组织架构和政策扶持,自主投入、融资投入、合作投入、招商投入等多元化开发的投入模式。

  四、总体布局

  根据环境资源和发展目标,贵妃园主要以余家庵村

  一、四组为核心,包括余家庵村二组和白马关镇新村与贵妃园联系较为紧密的区域作为集中发展区,按照交通走廊形象区、农户休闲农家乐庭园区、招商开发区、庄园经济发展区四大板块进行总体布局,在集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环线格局。

  (一)交通走廊形象区:贵妃园标志形象景观群带,以大霍山前山三叉路口进入贵妃园至宝峰寺入口牌楼一线为中心区域,集中在三叉路口、一组入口、四组入口组团布置主题鲜明具有连续性标志性的.形象景观造型。该区沿道路两侧散居农户结合走廊形象景观整体打造,发展休闲农家乐庭院。

  (二)农户休闲农家乐庭院区:米园、绮霞沟、香树湾

  出于对交通、地形、景观、农户聚落和市场功能的综合考虑,将前山三叉路口至四组沿线农户民居按照乡村旅游的发展归併为带状分布的三个组团。米园:白马关镇米氏农家乐等相关农户构成小型聚落(3户)。绮霞沟:四组入口道路环线平缓地带农户是贵妃园休闲农家乐庭院发展的主要区域(5-8户)。香树湾:四组入口侧与招商开发区配套联动,形成小规模的农家乐聚落(3-4户),开发集中打造,逐步推进发展组团的规模。

  (三)招商开发区:绣岭

  四组入口山梁平台区域是贵妃园最佳的观景胜地,其闲置土地和周边成片枣林等资源可利用价值较高。围绕杨贵妃纪念性景观、贵妃澡水生活度假会馆、兴庆食坊等复合主题集中开发,打造园区观景祭拜中心和休闲娱乐中心,形成核心经营功能。该项目设计旨在营造特色,提升品质,激活市场,带动发展。

  (四)庄园经济开发区:红枣坡、美人谷生态庄园

  一、四两组入口纵深坡谷地(前部为红枣坡,后部为美人谷)现已初步形成外来业主成片租赁发展特色林果业的产业格局,部分业主在此基础上开始投建庄园型体验型的度假村,发挥资源潜力拓展市场。由于这种业主庄园经济效益较明显,进一步扩张将是发展趋势。贵妃园的开发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整体规划,制度创新,加速推进其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主要发展思路:引导现有业主在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基础上,围绕贵妃园开发主题,以特色经营为路线,向乡村旅游转型复合发展,打通一三产业,延长农民收益链,拓宽就业空间。同时统筹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合理流转,引入公司化、企业化的投资经营主体,转变粗放型低效益循环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拓展庄园经济开发区,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合力打造新庄园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五、景观设计

  贵妃园景观设计以贵妃文化唐风古韵为核心理念,以乡村旅游开发为导向,以多元组团和整体构架相结合,营造人文主题化的特色旅游社区氛围和产业园区风貌。

  (一)交通走廊形象区

  系列主题景观造型:

  1、在大霍山前山三叉路口台地布置唐风石塔,以贵妃园为标志符号,地面石材铺地,方形围合石栏杆,柏树群陪衬,两翼配置石木结构造型的园区指南标示牌,作为前山入口的标志性形象,导引白马、万佛两处过境游客。

  2、在一组入口处布置照壁窗花结合的主题景观,材料组合:青砖、青瓦、石材、木窗花,以绮霞沟为标志符号,其风格与一组休闲农家乐庭院集群统一。

  3、在四组入口处布置唐风石木牌楼作为主题形象,楼身刻绘侍女图、出行图等。以绣岭为标志符号,配置园区指南标示牌。风格与该区布置的贵妃祠墓、贵妃澡水生活度假会馆、兴庆食坊贵妃宴相吻合。

  4、对四组入口处公路桥栏加以简约装饰,突出唐风古韵。走廊道路两侧进行环境整治,增加景观树、景观花卉等。

  (二)农户休闲农家乐庭院区

  1、民居外部改造:以唐与明清结合的四川居民建筑为特色,突出具有唐建穿榫结构和屋顶造型元素,艺术雕饰符号以贵妃文化为主题,如壁绘、灯笼、楹联匾额、贵妃供奉形象等。

  2、室内改造:按照城乡一体化和体验型农家乐经营特点,对室内环境进行综合改造。在重点突出单一居住功能向居住经营一体化转型的同时,为形成乡村旅游消夏避暑的停宿功能预留空间。

  3、户外经营环境营造:扩展庭院,布置多层次的观景休闲坪地和停车空间(贵妃园以分散停车为主),挡土墙以石材为主,卵石铺地,庭院门楼,花架凉棚,石砌护栏,种植景观树景观花卉,形成经营功能。

  (三)招商开发区

  1、在绣岭入口左侧前沿高台地布置小型化的贵妃祠墓,前祠后墓,与观景楼台结合,南北朝向。祠前布置开敞式庭院,布置华表(贤君盛世)、翼鸟朱雀(瑞兽祥禽)、石马石人(乘骑侍卫)。祠内塑杨贵妃像,祠壁长恨歌琵琶行诗画图,杨贵妃宝峰寺隐居传说记文,祠中廊柱吊挂楹联匾额,祠后建贵妃衣冠冢、石碑、祭台,祠周种植柏杨,成为贵妃园历史寻踪、祭拜与观景中心。

  2、绣岭条状台地在保留过境道路的基础上,两侧临坡布置贵妃澡水生活度假会馆(引入当地美人谷贵妃神泉传说)和兴庆食坊(贵妃宴)为经营主题的项目组合。会馆和食坊建筑风格为唐建和日式建筑结合,木石材质为主,贵妃澡以室内和半露天四季温情浴、观景浴、休闲浴为经营特色,休闲娱乐度假避暑一体化。兴庆食坊以贵妃野宴、唐风乡膳、观景酒廊、笙歌品茗为经营特色,并与贵妃民间会所文化融合,打造“拜贵妃祠、洗贵妃澡、赏贵妃园、品御枣茶、吃贵妃宴、住贵妃阁、交贵妃友”的特色度假中心,成为白马关后花园的核心景点和名胜所在。项目开发规模:中型。

  (四)庄园经济开发区

  按照贵妃园的主题和建筑景观风格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突出园区的个性特色、私家庄园风情、园艺氛围和文化品味,生态养殖发展在设施建设上要注重人文形象和环保意识。

  六、营销策略

  (一)贵妃园营销以贵妃文化为核心主题,以枣林生态观光、历史人文寻踪、山地特色休闲娱乐度假、农家乐和庄园经济生活体验为重点发展方向。

  (二)招商开发区、农户休闲农家乐和生态庄园在业态与经营上采取差别化运作模式,发挥各自特色,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进行经营组团,功能互补,避免同质化倾向。

  (三)发挥资源优势,借贵妃园集中发展区整体打造之势,加大招商力度,加速核心经营项目和庄园经济开发的突破性推进。

  (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水、路为主)以政府为主导,推行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集合投入模式,加大投入力度,共同营造经营环境。

  (五)与市场按轨发展体验经济,引入家庭订购、游客团购生态林果禽畜产品等城乡互动型的体验消费。

  (六)围绕贵妃园人文主题和产业特色,配合县镇旅游整体开发(尤其是白马关、万佛寺旅游景区),通过节庆活动联合促销,同时围绕枣林等特色果园文化、贵妃文化、庄园文化、农家乐休闲文化发展自身特色,举办系列化的主题营销活动,如枣子节、贵妃乡祭、人文寻踪、消夏避暑营地等。

  (七)与罗江乡村旅游景点联合推出乡村旅游黄金路线品牌景点,共同为罗江旅游造势。

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4

  一、策划背景

  (一)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2009年《x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x2010年1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为了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颁发了《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2009-2015年)》;2010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启动了示范县和示范点的评选工作,首批评出了全国32个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

  为了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2011年9月,召开了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总结研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加强谋划,深入推进,抓实抓好。

  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已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重要领域。2011年,全国已有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0亿元。

  (二)河南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河南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省旅游局与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全

  省乡村旅游的意见》,筛选了128个特色旅游村加强建设。河南省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标志着河南乡村旅游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提升阶段。全省上下围绕“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加快发展。栾川县和郑州市惠济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洛阳银杏嘉年华、商丘宁陵县刘花轿村、河南省龙泉山庄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省评定了128个旅游特色村;在2011年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经验交流会上,30个特色旅游村镇受到奖励。与全省比较,阳平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

  二、策划思路

  以《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2009-2015年)》为指导,以河南省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为契机,以“苹果之乡,民俗之花,魅力大寨”为品牌,发挥裴张-大寨乡村旅游的后发优势,优化整合规划区观光农业、民俗风情、乡村风景等乡村旅游资源,高水平开发以生态农业休闲、民俗风情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把乡村旅游培育发展成为大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把规划区建设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项目策划

  (一)“苹果之乡 休闲游憩”旅游项目

  1.项目背景

  (1)灵宝苹果资源优良

  “灵宝苹果”品质优良,被中国果协授予“中华名果”称号,是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的地方特产。大寨苹果生产是一大产业,农民收入的一大来源;大面积苹果种植也是一大农业景

  观,开发乡村旅游的一大资源。

  (2)大寨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大寨村及其周边地区水果资源丰富,既拥有大面积苹果种植也拥有沟南樱桃和草莓、北沟杏等特色果品,也适合葡萄、桃、油桃、李、柿、梨、大枣、核桃等果品和油葵、杭菊等观赏性经济作物生长,并坐拥小寨河水库、裴张水库等水体旅游资源。《阳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在《灵宝市阳平镇总体规划(2009~2020)》中,裴张村和大寨村的开发方向确定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

  2、项目构思

  本项目以“苹果之乡休闲旅游”为主题,与灵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整合大寨村及其周边地区以水果种植为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和其他乡村旅游资源,规划乡村旅游项目,将该地区建设为灵宝红苹果乡村旅游区(命名为“大寨红苹果乡村旅游区”,简称为红苹果乡村旅游区),推动灵宝乡村旅游的发展。

  3、项目要点

  (1)红苹果创意庄园建设项目

  红苹果创意庄园(以下简称庄园)定位为集果品高效生产与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本项目设置的目标是:建设适应都市休闲圈层对休闲农业旅游消费理念由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向时尚前卫创意休闲不断提升的趋势,在休闲农业中营造优质生活的高雅氛围、体现休闲农业的时尚气息、体验新奇、刺激、时尚等现代休闲娱乐元素、既保持乡野淳朴又不失时尚韵味的红苹果创意园,打造阳平创意休闲农业旅游新时尚高地。将红苹果创意庄园建设成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

  ○五彩果园,凸显园区本底

  以苹果为主体的多种果树、果园是红苹果创意庄园的基本环境本底,要精心布设和配置特色果园体系,凸显“花果飘香五彩大果园”的环境氛围。该果园体系以高效生产型果园单元为主体,精心布置以下具有特色果树品种和特色果园环境的观光体验型果园单元。

  ○生产景观果园。大量种植适宜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观赏功能的优良果树品种,凸显庄园果树特色;合理搭配主栽果树品种的成熟期,科学利用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延迟或提早栽培等科技手段、温室大棚等设施,创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特色果园环境。

  ○景点景观果园。按照一园一色的特点建设小巧玲珑、特色鲜明的系列果园单元。在品种选择、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等各方面都要尽量突出园林艺术效果,增强观赏性,趣味性,达到新、奇、特、美的效果。如运用整形修剪技术,创造各种奇特的树形艺术形态,提高树体的观赏价值;运用各种嫁接手法,人工授粉、水肥控制技术,在同一棵树上嫁接不同品种,培养出一树多果,色泽艳丽的水果,构成一道靓丽的景观。

  ○采摘品尝果园。选择一定的优质品种果园单元,在园内合理地布设游览道路,做到观光游憩步道与果树生产管理道路相分离;种植部分观光园艺类植物,设置供游人歇息的亭、廊、桌、凳等设施,使其具有观光休闲和采摘品尝功能,成为采摘品尝专区。

  ○创意生产设施。温室和大棚既是不可或缺的高效农业设施,也是不可或缺的观光农业载体,应对其进行创意设计。既要保持其应有的生产功能,又要避免生硬、简陋的传统形象,使其具有殿堂一般时尚、浪漫、典雅的造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果韵主题客房。充分运用水果造型和水果色彩元素,从客房的内部装修色彩到家具、用品、饰物等各方面,突出果韵主题风格。如象征平平安安、红红火火的红苹果色调,象征着和平、生命、青春、希望的绿苹果色调,象征幽远、深邃、宁静、理智的蓝莓色调,象征热情、热烈、喜庆、吉祥、兴奋、自信的红莓色调;水果造型用具、吉祥物;水果切片造型窗帘和床单等。

  ○水果美食盛宴。改变水果直接啃咬的传统吃法,开发果饭、果羹、水果烧烤、水果沙律、水果捞、水果咖啡、果茶、果酒、果冻、果汁、果脯等果食系列产品,举办水果美食盛宴,提供水果养生咨询、水果美容服务。

  ○童趣果艺天地。主要针对儿童布设一个充满水果梦幻色彩富有童趣的水果童话世界——水果宝宝亲子果艺天地,在这里点缀各种水果,布置优秀水果宝宝亲子果艺作品(实物或图片),展销有趣的卡通水果造型工艺玩具和工艺品,吸引孩子在这里独自或在家长的协助下学习水果雕刻、拼接等水果造型艺术,带走自己的“作品”;组织水果宝宝亲子果艺比赛,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既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又有益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培植创意苹果。通过日光处理技术,将苹果赋予艺术色彩,大力培育创意苹果。其制作方法是:把书法、简笔画、剪纸、电脑PS等艺术与苹果生产结合起来,通过图案设计、遮光图案纸制作、绿色无公害果实套袋、果实摘袋、果实筛选、粘贴、采收、选果等系列程序制作而成。当果实采收时,红艳艳的苹果表面便被阳光雕刻上了金黄色的各式图案或书法作品,从而将苹果跃变为传递情感、传播文化的创意艺术品,同时也将极大地提高经济价值。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

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现代乡村旅游从观光型向体验型发展的大趋势,立足市场,充分发挥乡土民俗文化特x、生态与产业资源潜力,将观光为基础,体验休闲为目的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作为发展的主导方向,围绕体验经济自主创新,农家乐传统模式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民就业增收,乡村综合治理和社会x发展,做精做好春花秋月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构建特x乡村旅游社区,探索五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发展模式。

  二、文化理念

  春花秋月是国人世代传承的经典意象和审美情结。特x乡村旅游社区围绕这一文化发展主题,以田园诗风、桃李香径、柴门芳滨、花间草堂、竹里人家为背景,以山水田园诗的人文意趣为源流,以大井铺(明清古驿文化)、大井(古井传说)、女儿坟(罗x四大名墓)等乡土名胜为历史文化题材,以现代原生态农耕文化体验为回归方式,以人与自然契合为哲理韵味,致力营造自然清新、闲逸静美的体验空间,醉月迷花、回归田园的生活方式。

  春花秋月乡村旅游社区形象氛围的塑造,主要采用淡而有致、雅而不俗的白描手法加以勾勒,通过深度发掘资源内涵,嫁接诗x文化,取意造景,借景传情,情景交融,抒发x灵,以传达春花秋月的核心理念。主题展开着重围绕观花赏景、吟风弄月、明清古驿、斗鸡乡俗等文化旅游题材,以休闲、x、度假、养生为经营主线,多元组团为园区布局模式,集约和集中有机结合,打造乡村旅游特x模式,为发展乡村旅游和体验经济提供新视角。

  三、开发思路

  (一)发挥本土以林果业为主导的三农资源优势,108国道餐饮经济和紧邻绵阳休闲经济圈的口岸优势,将特x林果业、特x乡村旅游和口岸市场有机结合,产业为躯,文化为魂,打造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庄,继国光村“千鱼欢”乡村旅游社区之后再创新亮点,探索新模式,联手打造金山镇乡村旅游产业基地。

  (二)结合旅游社区开发,在原村委会设施基础上,全面打造社区组织建设基地,形成集村委会、村支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休闲x等管理服务活动功能一体化的乡村社会管理新型发展平台。

  (三)围绕春花秋月这一人文主题,通盘把握其与特x农业、生态环境、旅游开发、体验经济、示范农户、招商引资、经营造势、市场开拓、x发展的多重结合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开发要紧扣发展目标(春花秋月核心形象塑造和形成核心经营功能)集中投入,示范农户(10-15户)集中转型,社区组织基地和环境配套集中打造,招商开发区集中发展。在开发过程中要积极引导扶持移民农户多层次参与,自主创业;在农户集中居住区要统筹协调,处理好资源利用与共同发展的关系,既要加速形成突破效应,又要整合推进,实现共享经济;开发还要与“三建五改”的村容村貌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五)加大资源市场运作的力度,借大井—金山段乡村旅游加速开发之势,精心策划包装特xx、特x餐饮、休闲养生等乡村旅游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全面推进春花秋月乡村旅游社区的开发,要致力挖掘原大井镇相关资源的潜力,向旅游社区集约发展,形成集聚功能。

  (六)由于春花秋月乡村旅游社区涉及范围较广,各农户民居聚落在空间布局上相对分离,加之开发规模和整体配套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发可作两期推进,首期集中开发罗绵路西侧春花秋月主入口相关区域,二期后续开发纵深区域,形成环线景区,逐步打造国光五星两村乡村旅游连片发展的'整体格局。

  四、总体布局

  春花秋月集中发展区(一期)根据环境与资源状况,主要以五星村四组邻近罗绵路相关区域作为开发的核心部分,按照入口功能区、农户休闲庄园聚落区(两点一线)、招商开发区、社区组织建设基地区四大功能板块进行总体布局。

  (一)入口功能区:春花秋月标志形象、明清古驿形象(大井名胜景观)、古驿站主题餐饮群

  罗绵路西侧五星村入口处为中心的南北两翼临公路区域纳入入口功能区。该区通过环境整理改造,主要布置标志x形象造型为中心的一点两线景观组合,展示春花秋月的主题内涵和诗x氛围,配合标志x形象在主入口恢复以大井名胜景观为主的明清驿站文化,在南侧结合招商引资打造与春花秋月主题风貌吻合的古驿站餐饮小型街区,布置生态停车场。

  (二)农户休闲庄园聚落区:梨园芳滨、花间草堂

  春花秋月农户休闲庄园以两大民居聚落群为主干,一是沿入口道理两侧的民居聚落(23户),一是道路以西的民居聚落(15户)。该区最突出的景观特x是成片浅丘型的梨园桃园、葡萄园和鱼塘,因地制宜,沿道路集约集中打造花香农居格调和古驿客站风情的休闲庄园,内外呼应一体化发展具有开发的可行x。人文主题:梨园芳滨、花间草堂,简约纯朴的现代原生态生活方式。开发布局:主要围绕两大聚落沿道路两侧的农户为主(10-15户),逐步扩展形成整体格局。

  (三)招商开发区:月亮山、女儿坟、望月楼、斗鸡坊、翠微别业

  1。入口道路西翼北侧的坡顶台地是春花秋月观景揽胜之处,作为观景中心应当具有观赏、休闲、x等基本功能,形成游点、看点、停留活动点。人文主题:月亮山、女儿坟、望月楼、斗鸡坊有机整合。开发以原蓄水池为中心,在保留蓄水功能的基础上营造望月楼为标志x建筑和斗鸡坊为x特x的观景休闲群落。在月亮山南侧台地恢复女儿坟和祭祠,营造春花秋月的乡土祭拜名胜景观。市场定位:以观景品茗、休闲x、祭拜为主的特x民俗园林。

  2。在入口道路北侧鱼塘环状区域,拓展园林车道,沿道滨水开发休闲假度集群(2-3家)。人文主题:翠微别业。市场定位: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延伸业态,探索银发产业、乡村老年公寓的发展模式,提升春花秋月乡村旅游社区的品质。

  (四)社区组织建设基地区:社区管理服务活动中心

  在五星村委会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围绕打造新型社区组织建设基地的目标,紧密结合以春花秋月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整合创新资源,整治改造,形成开放型的具有复合功能的社区管理服务活动中心和商务接待中心。

  五、景观设计

  春花秋月在景观设计上注重x阳虚实、气韵节奏和自然x,追求x传统美学与现代原生态田园风情的有机结合,景观建筑审美元素的人文表达与乡村旅游的市场功能交融互动。

  (一)入口功能区

  主体形象造型:在主入口左侧空地布置天然榕树造景,吊挂月亮和春花秋月标志符号,地面草坪丘、块石、植物配景,夜景灯饰营造氛围。树后侧区域布置大井(双层井)和照壁(青砖、嵌青石、大井考记刻石)组合的纪念x景观,传承大井古驿文化。

  入口道路配套景观造型:内设石竹木混合材质跨街门楼,灯笼吊挂,路右侧坡缘布置造型栏架,古驿站特x形象的社区指南标识牌。

  挡土墙美化造型形成辅助x标志形象:景观斜坡种植床造型,床架褐x或绿x木质风格,栏杆间隔造型,中间部分设计凸状春花秋月文字符号,四周以花卉嵌饰陪衬,扩坡种植攀缘x植物绿化,再现自然可见因素。

  古驿站餐饮小型街区形象营造:建筑外观造型明清格调与现代简约风格结合为特征,xx组合青石墙基、粉墙、褐x柱架、绿x窗楹,吊挂灯笼,护路栅栏x篱,景观树(孤植、丛植)、木质灯杆灯具(造型方灯)、店招红x为主,明清古驿文化氛围营造。

  停车场布置:小型街区空置场地和入口道路内左侧空地。

  (二)农户休闲庄园聚落区(梨园芳滨、花间草堂)

  民居外部改造:建筑外观装饰以汉唐格调与现代简约风格结合为特征,粉墙,墙基石材或木质板条,褐x柱架,绿x窗楹,墙基上部延伸条架平台花箱点缀,吊挂灯笼和吉祥挂件饰物。建筑间以桁架、门廊等元素装饰,丰富空间层次和人文xx。

  室内改造: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和体验型农家乐的经营特点,对室内环境加以综合改造,重点突出单一居住环境向居家经营一体化转型,内部装饰以山水田园诗x文化、大井古驿文化、民俗吉祥文化等艺术符号为主,营造民居古驿客栈的人文气氛。

  户外经营环境氛围营造:扩展庭院,整治空置区域,开放式经营,庭园布置栅栏x篱、景观竹树、竹木架门楼、大井古驿文化景观、诗画艺术挂件装点,竹木景观廊架装饰游道,栽种攀缘x植物,吊挂花卉,布置行道树,杆式造型路灯,庭院布置太阳伞、休闲桌椅等。

  园区综合整治与造景:对道路、水塘、果林、垃圾排污处理进行整治改造,观光道路沿道布置风格多样的竹木廊架,吊挂花卉、栽种攀缘x植物,竹木编栅栏花篱,局部区域布置木制攀登观景架、花车花坛小品、乡土农具小品,提供游人休息处,垃圾箱、标志牌,在果园适度开设步游道(砖铺道,石材踏步等),水塘以自然式水景为主,采用卵石、片石压顶护岸,结合草坪景观树、花境、石景、游玩水车等营造水岸田园情趣。

  (三)招商开发区

  月亮山、望月楼:观景中心在保留蓄水池功能的基础上,借物造景,以中式楼x错层回廊为特x,在坡顶区域形成半围合庭院格局,布置斗鸡坊(方形斗台,竹栏围合,四周观众位,斗鸡品种选择:天然斗鸡,本地混种鸡等),以民俗杂艺为特x的x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在庭院周边布置景观树、草坪石景、步游道、花架门廊和观景露台,供游人观景休闲品茗。

  翠微别业:环塘布置汉唐格调与现代简约风格结合的休闲度假养老庭院,庭院半围合平层二层多元组合,xx:粉墙,褐x柱架(含墙基),绿x窗楹,房顶露台花架与塘畔步游道、休闲草石坪、木制水榭、孤植丛植景观竹树、石景、小型健身设备组合,功能配置结合老年公寓的开发营运。

  (四)社区组织建设基地区

  对五星村委会进行整改,整改目标:在充实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与活动中心等功能的基础上,与春花秋月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形成复合功能(如会议接待等),重点改造围墙,缘坡台地景观,建筑外观与灯光工程等,有机融入大井古驿文化内容(明清驿馆),形成乡村旅游社区的外部建筑形象和人文生态特x。

  六、营销策略

  (一)春花秋月以梨山花海、明清古驿为特x,以富有人文情调的现代原生态田园文化观光体验,特x休闲餐饮x、养生养老为主要发展方向。

  (二)农户休闲庄园聚落、招商开发区(观景中心和古驿街区)组团经营,发挥各自特x和业态差异联动发展,游购娱吃住行整合营销,特x民俗x,以斗鸡等民俗杂艺为卖点,特x餐饮以大井镇传统乡土菜系与特x农家菜结合创新,积极引进特x休闲x、特x餐饮、老年公寓开发为主的市场资源。

  (三)以集中发展区为龙头,有序推广,加速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千鱼欢”、“春花秋月”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经济走廊。

  (四)注重“千鱼欢”至“春花秋月”走廊一线108国道两侧乡村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和主入口形象群的灯光工程建设。

  (五)围绕春花秋月人文主题和以“金山雪艳”闻名的梨山花海,配合县、镇旅游的整体开发,滚动推出系列节庆活动,与国光村“千鱼欢”联手举办特x主题活动,如梨园赏春、大井乡祭、古驿寻踪、斗鸡会等。

  (六)与罗x乡村旅游景点联合推出乡村旅游黄金线路,共创罗x旅游新局面。

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规划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富民产业增收、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与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目标要求

  通过XXXX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实施,力争把XX建设成为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的特色村,打造“XX第一村”。

  三、建设内容

  (一)游客服务中心

  将毗邻XX景区停车场的县道边原供销社进行改造,配套建设3A级旅游公厕一个。在中心内设有票务销售、旅游咨询、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等服务,同时设立“XX”农家乐合作社的接洽区,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统一调度和餐饮、住宿安排。其外观应与XX村的传统民居样式相适应,可以改造成庭院式接待中心,布局以花草树木、篱笆围墙等,并在庭院中树立一木制版面作为XX村导览图。投资30万元。

  (二)改造提升农家乐

  发动群众对现有23家民宿进行升级改造,民宿样式可以参照前店后院的格式,民宿内应能够提供住宿、餐饮、休憩、娱乐等多种功能,且内部设施现代化,外观古朴,用灯笼、石磨、盆、盖帘、纱布、木梯、木夹等对其外观进行复古包装,与侠客文化相适应,体验侠客文化的豪迈与胸怀。可提供148间/天住宿。投资50万元。

  (三)漫游XX项目

  1、环村步道:规划沿XX至中心桥头,沿河边5公里观光步道。充实道路沿线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景色优美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的村民形象,开发自行车道,在适当的间距布置休息长廊、蔬菜销售亭、歇雨亭、水车休闲站等配景建筑,并在架子两边配以四季常开的花卉,形成花飞蝶舞的效果。投资30万元。

  2、xx旧址:在xx旧址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场景的实景还原,通过对香湖游击队故事的演绎,进一步弘扬创新红色演艺文化,推激发游客的万丈豪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资15万元。

  3、菌菇乐园:菌菇乐园规划布局于XX公路旁现有蘑菇种植基地及其周边地块。该园建设目标定位为集菌类植物培育、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美食、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菌菇主题乐园,投资15万元。

  4、瓜果慢漂:将XX村约2公里宽约6米的溪流,通过上游蓄水保持全年流水流动,利用架设木柱的方式将其打造成水上瓜果长廊,在水岸两边种植上善于攀爬的瓜果品种以及其他欣赏类的爬藤观赏类植物,开展水上瓜果采摘等活动,让游客体验“鱼在水中游,人在瓜中行“的意境。投资60万元。

  5、我家菜园:我家菜园规划布局于XX蔬菜大棚,进行绿色蔬菜种植。通过认种体验农作生活,给孩子一个农耕体验的学习计划,给老人一个回归田园的温馨回忆,给自己一个休闲娱乐的田园世界,给全家一年的绿色蔬菜供给,让游客过把“菜农瘾”。规划建设绿色果蔬采摘区、我家菜篮子计划等项目,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绿色健康和乡野田园乐趣。

  6、七彩灯光秀:在XX村的主街道、游客接待中心、瓜果长漂,环村路等标志性景观建筑安装夜景灯具,利用灯具的不同颜色,形成多彩夜景。鼓励村民在门口悬挂灯笼两个,配合其他建筑景观的灯光,形成互相帮衬的效果,通过灯光效果为夜宿XX的游客提供夜游XX的意境。投资50万元。

  7、XX宫:在街北500米处,已经800多年,有一个明代宣德铜香炉传承至今,祭祀唐代古田临水陈靖姑等三夫人,相传陈、林、李三夫人救产、护胎、祈子、保民,神灵显赫,威播四方。XX四村新近已联合筹资百万新建宫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保护等投资约5万元。

  8、田间拾趣:引导农户在田边规划养殖田螺、泥鳅、稻田养鱼等,开展田间抓泥鳅,徒手捉鱼、摸田螺等活动,参与游客互动体验。同时可举办抓泥鳅、田螺的比赛,进行家庭亲子游,配套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走进自然,走进田园,体验野趣、农趣和童趣的好去处。投资10万元。

  9、墟场游园:将XX街改造后,通过引导,形成特色的墟场集市,将每5天一墟改为每天一墟,集市可销售xx蔬菜瓜果等各种特色农产品和后期发展的旅游商品、纪念品等,集市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使其后期发展成为特色休闲街区。

  10、幸福果林:利用200多亩杨梅、猕猴桃及黄桃为基础,在不同时间开展水果采摘活动,开展果树认养、树下养殖活动。可在果林边搭盖休憩观赏亭,和开展果酒制作坊。在林间配套相应的住宿小屋、餐饮等设施。让游客感受到“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冬可踏雪”的浓郁乡土气息。投资30万元。

  (四)xx街的改造

  xx街起由后XX至董门xx,全长1000米。街道以“xx”为主题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岔路口设置木质指示牌,街道两侧种植百日草等花期较长的花卉进行绿化。在进村前200米处,以XX的碉堡式建筑为参照,利用泥土、碎石垒成左右各一座碉楼的主题大门(左边写“XX欢迎您”、右边写“xx第一村”),并利用传统的夯土技术进行加固,外观以土黄色为宜。沿街统一挑檐、店招,符合古朴、原生态的风格,体现项目地独特的乡土文化内涵。推行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垃圾“分类分拣、定点投放”,每隔40米放置垃圾箱一个,完善村垃圾收集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在人员集中地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总投资200万。

  四、步骤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1-3月)

  结合XX村实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规划和方案,入户宣传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活动和创建标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二)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3-10月

  严格按照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创建任务,使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各个项目能够基本建成并开始营业。

  (三)总结提升阶段(20xx年10-12月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包括排水沟、垃圾池、村屯绿化、景区配套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标识和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建设。 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根据上级领导专家指导意见,完善提升建设内容效果,做到高质量、高标准。

  五、组织实施

  (一)规划设计:聘请xx公司的xx团队对项目内容进行详规设计和指导、培训,总投资25万元。

  (二)项目业主:项目由XX村委会作为主体组织实施,XX乡村旅游公司由乡村两级投资成立,做好相关筹资和配合工作,同时,发动群众积极筹资参与民宿、餐饮、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约520万元,XX村委会、XX乡村旅游公司各负责筹措资金50万元,XX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指挥部拨补资金60万元,发动群众筹资参与项目建设110万元,向上争取美丽乡村省级精品示范村补助120万元、乡村旅游特色村补助50万元、水土保持项目补助50万元,同时与有意向投资的乡贤和企业沟通,争取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乡村旅游策划书范文7

  指导思想

  借助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依托全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五个一”(建设125个旅游扶贫村,发展100个旅游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1000户农家乐,发展1000户农家客栈,发展1000户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专业户)旅游扶贫工程。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丰富品类、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品质,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把乡村旅游业培育成为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以建设旅游示范村、旅游扶贫村、兴办农家乐、兴建农家客栈、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为抓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发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业态,通过农民的普遍参与,实现旅游扶贫、旅游富民的目的。

  发展原则

  1坚持“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村”的原则。

  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旅游扶贫村作为景点来规划设计,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产业来培育,把旅游扶贫村建成有个性、有特点、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精品,真正使乡村旅游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2坚持突出主题、农民普遍参与原则。

  突出“旅游扶贫”这个主题,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紧紧围绕旅游扶贫来做,尽可能吸收全体村民参与,村民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又是参与旅游发展的主力军和最大受益者。

  3坚持“一村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则。

  旅游扶贫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依托当地旅游生态环境,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优势资源,坚持“一村一品,突出特色”,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4坚持留住“乡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在旅游扶贫开发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充分体现“原乡”原真性,要把保护好历史遗存,留住“乡愁”作为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体现在旅游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

  发展目标

  从2015年起到2020年,全市力争建成125个旅游扶贫村,分两个阶段实施:2015—2017年,建成65个旅游扶贫村,新增650户农家客栈,6500张标准床位。其中,2015年每县(区)各建成1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2018—2020年底,建成60个旅游扶贫村,新增600户农家客栈,6000张标准床位。发展100个旅游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1000户农家乐,发展1000户农家客栈,发展1000户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专业户。通过农家乐、农家客栈、旅游专业合作社、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专业户的创建,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达到2万人,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达到5万人,力争每个扶贫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0万元,全市乡村旅游业总收入不少于50亿元。每年通过乡村旅游,直接拉动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间接拉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重点任务

  (一)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全面做好乡村旅游扶贫村开发建设规划。由市旅游局编制《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县区旅游局牵头,扶贫办、农业部门配合,在深入调查辖区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逐村编制《旅游扶贫村建设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要素齐备、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扶贫村。

  (二)积极探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农户参与”为原则,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乡村旅游企业。二是按照“公司+农户”,组建乡村旅游公司、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市场运作能力。三是动员农户自主创业,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

  (三)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协调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旅游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改善旅游扶贫村道路、停车场、厕所、水电、通讯、旅游标识标牌等服务设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前提条件。对建成的旅游扶贫示范村加强规范管理和运营,营造良好的接待服务环境。并择优推荐申报全国或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A级旅游景区(点)。

  (四)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一是依托乡村自然山水景观,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二是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三是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大力发展以农村特色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科普旅游产品。四是借助城市近郊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五是选择生态环境优越,交通方便的旅游扶贫村开发养生养老旅游产品。形成“环城依景、融产托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和业态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努力打造具有xx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五)提升乡村旅游商品档次。一是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度研发加工和精包装,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二是组织村民积极开发民间工艺品,依托当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民族服饰、傩面具、剪纸、刺绣、布鞋、绣花枕等手工艺品。三是组织开展旅游商品创新设计比赛,推进旅游商品设计创新。四是在旅游扶贫村扶持发展一批诚信规范的购物店,形成乡村旅游商品和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体系。

【乡村旅游策划书】相关文章:

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结05-29

旅游活动策划书11-06

旅游策划书(15篇)01-27

旅游策划书15篇01-23

旅游项目策划书 15篇03-10

旅游网站策划书范文01-12

旅游网站项目策划书02-04

旅游活动策划书(15篇)12-11

旅游活动策划书15篇01-07

旅游活动策划书(精选15篇)02-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