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实用文档> >校本

校本

时间:2022-05-13 10:29:19 我要投稿

有关校本 集锦10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本 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校本
集锦10篇

校本 篇1

  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

  (一)培训目标:

  围绕“促进有效学习、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中心,立足本校,引导全体教师全面开展教学科研,梳理教学中实际需求,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全面履行教科室的工作职责,提炼科研成果,提升科研品质,引领教师成长。

  (二)培训重点:

  1、围绕“促进有效学习”,切实开展教研活动,夯实基础,发展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做好教师新课改的通识培训工作。

  2、开展校本教材的研发;做好课题的研究和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同时做好校级小课题的申报和研讨工作。鼓励教师踊跃向省、国家级教育科研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反思、案例等。

  3、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框架,切实规范教学常规的检查形式,同时做好教学资料完善的过程管理。

  4、积极配合上级教研部门的`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竞赛活动;继续规范“外出培训学习、回校汇报讲座”的管理。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结合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分校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三个层次推进,围绕专业精神、专题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学校特色等四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如下:

  (一)主要内容

  1、专业阅读:

  教师在本学期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做好读写结合,丰富教师专业内涵。

  2、专题培训:

  本学期立足本校做好专题讲座,包括面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专业拓展讲座、本校教师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校选修课程开设系列经验交流、教学评价研究专题讲座。通过数字化校园建立,实行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化,建立校博客群及教研组校本培训管理博客,利用网络教研,实现高效的教研交流。鼓励教师个人在教育博客中撰写个人教育叙事或 。

  3、专业知识与技能:

  ①规范、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教研组、备课组集中组织学习学校本学期校本培训计划,并组内讨论制订教研组校本培训、教学 ,教师自行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②促进有效教学,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常规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有计划开展公开、示范课等。按设定的时间节点开展3次教学常规检查;学期内各教研组开展3次及以上集体研讨活动;集体备课组开展6次及以上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内每位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校级公开课根据教研组内磨课、议课后进行推选,每位教师一学年必须开设一节,学校予以颁发校级证书;每位教师听课至少10节,入职第二年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今年新入职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其中班主任跟班听课不少于5节。

  ③开展教学评价学习研究活动,加强学生评价研究,尤其是作业、试卷的评价研究。

  ④优化教学设计,完善导学案的书写及有效利用。

  4、学校特色

  利用及发挥学校现有的特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及教材、录制微课视频、网络课程,提升青年教师实训操作技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色化成长搭设平台。

  (二)基本形式

  1、校级培训:

  ①结合学校实际,立足本专业,适时邀请校外专家实现教学专业化引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②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定期开展专项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技术资源进行科研课题研究。

  ③组织新教师参与教学观摩活动。如让本学期新入校教师开展汇报课、骨干教师开展公开课、高资历深的教师开展示范课活动;与上一级合作学校进行的教学交流、观摩活动。

  2、教研组研训:

  ①开展组内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集体活动。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行动研究。

  3、教师自培:

  ①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好读书笔记。

  ②撰写教学总结(反思)。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总结和若干篇 。同时做好《教师成长手册》的记录。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一)保障措施:

  学校成立校本专项培训领导和考核小组。形成由校长亲自抓、教务处负责组织、教研组长落实的工作小组,分级管理,以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与落实情况。

  (二)预期效果:

  通过培训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学习状态由被动演变为主动,解决了学校部分现存在教学问题,同时也弥补了继续教育的资源不足。

校本 篇2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教师中青年教师占较大比重,从整体看均能胜任本职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改的不断深入进行,教师使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也需提高,我校还有相当多的教师不具备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或不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整合,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与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着眼于造就一支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能熟练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能够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广大教师的电脑应用水平,提高课堂效率,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备课和上课的能力,使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加快教改步伐,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三、培训措施:

  (一)电教培训措施

  1、制订培训课程表;

  2、完成电教基础设施;

  3、培训教师电脑基本操作知识;

  4、培训利用电脑备课;

  5、培训利用电脑制作课件;

  6、加强内部交流以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

  7、走出去,多参加相关的竞赛以锻炼教师;

  (二)教研措施:

  1、校本培训要加强层次管理;

  2、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管理;

  5、拓宽研讨渠道、丰富研讨内容;

  6、分组进行教研活动;

  总之,我们要以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多媒体教学为重心,进一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力度,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格局。

校本 篇3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年,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要按照学校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结合学区教研 ,以“有效教学”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三环节六步骤”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研带动教学改革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努力提高我校的教科研水平、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构建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着眼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研骨干,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研成效,抓实课题实施过程,丰富教研成果。

  三、工作措施:

  一、做好期末教学质量分析,制定好校本教研计划。在开学之初,组织教师对上学期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为制定好新学期教学教研计划提供依据。依据学区的教学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 。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学习实效。

  随着20xx版新课程标准的出版,需要我们及时地学习和研究,讨论课改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提高实施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实施水平。本学期,我们将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采用教师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内容包括20xx版新课标为主,另外还有自己的课题研究以及教育教学刊物等内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每月写好教学随笔。

  三、加强常规管理、注重过程实效。

  (1)备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人,胸中有书,站在全局的`高度驾驭教材。备教法设计,抓重点难点,优化学习方法,合理分配好作业的量与质。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可写,可打印,上课教师在教案上圈点批注。注重反思,记学生好的思维方法,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学生的困惑。

  (2)上课。重视课堂教学,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关注常态课程,推进有效教学”活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手段。强化教学视导工作,扎实推进推门听课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深入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和教师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3)作业。加强作业、辅导、检测管理力度,避免大量重复性作业,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师要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的基本要求,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把握好作业的质与量,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实践性、操作性作业,注重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并注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批改作业时要注意: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讲评,认真纠错。学校将在10月底,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展评。

  (4)认真落实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工作。上学期多媒体设备已安装完毕,学校要督促教师做好多媒体的充分使用工作,开学初制定好电教课内容安排表,要求教师按内容定时授课,教导主任随时检查教师的授课情况。

  4。听课。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听评课活动,加大力度听推门课。要加强班级随机听课,注重指导实效。

  五、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各类教科研人员管理。

  (1)抓好教研组长、教学骨干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学术研讨、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形式分层分类培训教科研骨干。

  (2)发动和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建立机制,确保青年教师人人参与学校已有各级课题研究。

  四、制度保障:

  为了使校本教研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确保每一次活动的正常进行,本学期活动要求如下:

  一、本学期的校本教研以教研组活动为主,以集中培训学习为辅的活动机制,教研组活动全部纳入教学常规管理。

  二、一学期各校本教研组活动确保正常进行,每次活动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活动主题五落实。

校本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纲要》为指导方针,落实教育局和教研室工作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科研为先导,努力提高工作成效。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二、工作目标:

  (一)加大教研力度,全方位地开展教研活动。

  (二)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保教质量提高。

  (四)做好档案整理及校本培训工作博客的更新工作。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加大教研力度全方位地开展教研活动

  抓好教材的学习与研究,更新教师教育观念,鼓励教师不断创新,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强化职业能力,提高教师业务、促进每个教师的自我发展,为我园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1、组织教师针对各科教材教学中的困惑点开展研讨活动,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的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2、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研讨活动,在组织创游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评价来分析幼儿的游戏水平。在各年段开展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3、加强对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在教师中开展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充分运用教育理论来剖析备课的思维过程,提高教师分析教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教研组活动质量的管理,组织保教人员互相观摩,学习教养经验,交流研讨,不断改进教育技能方法。

  5、组织论文评比工作,鼓励教师著作发表。

  (二)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提高师资素质

  1、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广大教师敬业奉献的自豪感和敬业爱幼的责任感。

  2、抓好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组织听课观摩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和岗位练兵,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提高各教师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增强工作责任感,做到关心和尊重每个幼儿,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4、协助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好教师参加市的岗位培训考核。努力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保教质量提高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包 括创编各类型游戏,以激发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

  2、坚持在幼儿一日生活管理中体现健康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全园做到无责任事故,杜绝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

  3、环境创设要为教育教学服务。按照幼儿智力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提高教师游戏活动的指导能力。

  4、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各种教育活动,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利用“妇女节”、“劳动节”、“植树节”“六一”等节日开展活动,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

  (四)继续做好档案整理及各类教育博客的更新工作。

校本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20xx年教研中心教研工作精神为依据,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五项举措,坚持以多元化和发展性评价为导向,科学提升教学教研工作效能,加强学科课程实施指导,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依据课标,立足课堂,着力自主探究,优化结构,改进教学,减负高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主要工作

  1、各学科要继续开展新课程标准的研训工作,依法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重点规范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方面的行为,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努力推动校本课程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开发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开展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研究,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要进行校内外、课内外的科技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相关学科整合的研究,提高师生的研究能力及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2、 加强有效教学常规管理。有效、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保证。本学期要做到求真、务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五项举措:一是抓教学计划,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二是抓课堂教学常态,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三是抓学生作业与辅导,提质减量、分层多样,有批有评、有错必纠;四是抓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五是抓教师基本功,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本学年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管理策略和方法,实行精细化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本学期计划在第十五周进行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本学期的听课任务:校长30节以上,教导主任要听其他教师的课30节以上。其他行政和教师25节以上。专题讲座按每四十分钟计算。出外听课及专题讲座统统以提交电子版心得在网上邻居为统计依据。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学校绩效工资、教师聘任等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的学科教研活动、培训活动及教师竞赛活动,进一步引领教师立足岗位的专业发展,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教学、教研框架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展示自我,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本学期重点组织教师参加全区优质课例、模拟教学说课、教学案例、现场教学设计等观摩评比活动。与此同时,将进一步开展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4、加强“目标教学”的研究与推进。各学科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即“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依据课标,立足课堂,大力推进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是各学科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学科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和重点,加强研究,加大实践,力争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符合各科教学特点的成功经验。

  5、立足课堂,加大教学调研力度和教学过程管理的力度。常规教研着眼于让各科任教师把力量放在课内,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把“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要求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①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②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③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④必须课后及时反思。

  6、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结合实际情况,选准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要突出教研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心理品质等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核心任务;要以改变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开展名教师和骨干教师引领推动活动。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引领名师和骨干教师以及其他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全面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推动课改进程,研究富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名教师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其他教师上汇报课。

  8、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一是实施课题有效研究策略,使课题研究本土化、具体化、科学化。二是以课题为载体,结合学校草根课题,抓点促面,解决教学上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积极引领教师申报区级以上课题研究,增强教科研意识,实现科研促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四是进一步规范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工作,把课题立项会、结题答辩会、成果推广会以及教科研审报、审核、监督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课题研究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9、完善统一的质量监测评价办法。教学质量监控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是实现“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保证。在抓好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意识。坚持多元化和发展性评价为导向,树立科学的质量观,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后续发展的潜能。进一步完善统一的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加强质量监测工作的管理,完善质量监测结果的运用,使监测工作常态化。有效进行教学质量检测,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0、抓好“减负”工作。一二年级严禁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各学科总作业量控制在四十分钟之内。五六年级各学科总作业量控制在一小时之内。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量、作业批改要科学性、合理性进行抽查分析,严禁教师布置超量和重复机械性的作业。公布各班执行情况。严禁同一学科多购买教学辅助资料。

  11、从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出发,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关于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的规定,不遗余力开齐学科、开足课时。除语数英外,其他学科尽量配齐配好专任教师,确保完成教育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要确保开设课程学生免费教材人手一册的征订和使用,加强教辅材料的使用和管理,不能随便证订《推荐目录》以外的教辅材料,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2、本学期重点养成学生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大胆举手发言。做到自信、响亮表达。

  13、为教师打造展示能力舞台,为他们提供感受成功喜悦平台。本学期在第十三周评选我校教学改革先进教师。

校本 篇6

  本学期,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师的执教水平,发挥群体优势,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深化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特制订校本教研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教研室教学工作要点为依据,结合教材教法达标活动和我校实际,在现有学科教研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继续以教师群体和个人能力发展为宗旨,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教研目标

  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在校内努力形成“民主、开放、实效”的教研机制,用心营造“支持信赖,合作分享”教研氛围。树典型,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校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1、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理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 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这是本学期的'重点。

  3、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4、观看或实践优秀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步骤和方法:

  1、组建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建四个教研组:语、数、副科及音体美教研组。

  2、深化制度。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作保障。

  3、发挥“专业引导”作用。

  (1)、继续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教师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引导,在名师引导中明确方向,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这是教师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瓶颈现象”,通过进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导及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从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理念、寻找新的方法、积累新得经验。同时,我校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教师收益。

  (2)、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3)、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举本校之“名师”。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本校教师,所以,我们在名师、领导来校讲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本校教学骨干、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将安排我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上示范课、研讨课,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示范,解剖案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校本 篇7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教育大变革的时期,也宣告了以校为本的到来。20xx年9月,我区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校为本的各种发展策略逐渐出现。伴随着课程改革,以学校为核心、以学校人力资源的整合以及社区资源的运用为主要手段的校本教研在我区各校随之展开。回顾四年来我区的校本教研,我们有行动,也有思考:

  一、我区校本教研的行动方式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目的在于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推进,建设学习型的学校,营造研究氛围和创新文化。

  校本教研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最终体现在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之中。校本教研的基地是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必须以各学校扎实有效的活动为基础。几年来,我们在继承传统教研方法的基础上,探索运用了“课例分析”、“案例调查”、“联校交流”、“网络互动”等多种教研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们的校本教研方式主要有:

  1、以培养教师团队精神为目标的“合作教学研讨式”。

  “合作教学研讨式”是以教师“自主钻研、共同设计、分工行动(上课、说课、评课)、集体评议”为流程的教学研讨方式。这种合作教研,打破了教师各自为阵、孤立无援的局面,有利于教师间的互动、互助、互通,也有助于学科间的整合和交融。如,雨花台中学广泛开展的推磨听课和评价交流活动,由于这种教学研究是集体式的,一人上课,不仅代表个人,而且备课组教师的设计水平;一人说课,不仅说个人思路,而且要说合作群体的设计策略;一人评课,不仅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综合整组教师的观点。这样的一种看似个体,实为群体,看似分工,实为合作的教研方式,有利于教师走出狭窄的自我天地,学会与同事共同研究教材,共同设计教学,共同反思得失,从而达到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以改进课堂教学实践为目标的“课例教学研究式”。

  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宗旨在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课例教学研究式”以“教学问题”为核心,“自主设计”为基础,“教学行动”和“交流反思”为重点,围绕一个个的课堂教学实例展开反思性研究。这些教研课例,课前带着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针对提出的.问题探求策略和方法,课后围绕教学问题反思提高。如,小行小学的课堂教学研讨,始终突出《小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这个主题,一段时间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这些问题都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筛选出来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结合课例、围绕问题撰写教学日志,利用学校博客开展交流,还组织教师与专家、教研员进行参与式对话,形成课例教研侧记,从而促成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20xx年8月,小行小学方玉春老师在区教研室指导下撰写的《地铁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发表在《小学教学设计》第7-8期上。

  3、以审视教学行为、分析教学缺憾为目标的“教学案例反思式”。

  教学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教师的教学闪光和教学缺憾影响着教师生活的幸福。由于教师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教学生活,教师是唯一真正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因此,教师生活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师生交往是否愉快。校本教研引导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教学生活中的闪光和缺憾用“教学叙事故事”、“教学片段实录和反思”、“教学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留下研究痕迹,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成功,并由此感受幸福。如,雨花实小针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问题,开展课堂观测反思活动:组织学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制作成教学录像,利用周三业务学习时间,学校教学委员会成员、教研组长和新教师们一道看录像,观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教学状态,并围绕教学常规进行沙龙式研讨。无论是上课教师还是观课教师,既讲成功的地方,也讲教学的缺憾,使案例反思真正落在了实处,使新教师找到了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法,同时也感受到同伴互助的快乐与幸福。

  4、以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深度对话会谈式”。

  教师的实践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横向的交流和纵向的专业引领,那么就很可能造成低水平的重复。所以一段时间针对教师近期教育教学问题开展的深度对话或会谈式评议是必要的。“深度对话会谈式”校本教研,一般有专家、教学顾问或有经验的教师等参加,采用“问答、商讨、会谈”等形式促使合作团队和全体教师的对话,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话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网上互动。如,板桥中学开展的“三种对话”活动,即:教师与自我的对话--自我反思,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同伴互动,实践与理论的对话—专业引导,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再如,共青团路小学多年来聘请特级教师詹明道老师为学校的数学导师,每学期到学校对老师进行新课程专题讲座,和教师们面对面深度对话。春江学校本学期聘请了原市教研员韩素珍、孔祥鸿两位老师做学校的教学顾问,帮助学校培养青年教师,协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特级教师和专家的不定期地与教师的会谈,缩短了教师成才的时间,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二、我区校本教研的互动形式

  1、名校辐射带动——以课例教研观摩活动为抓手,共同提高。

  我区的中小学近三分之二是省级实验学校。在这些省级实验学校中,区课改

  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是学科教学研究的领头羊,这些名校积极开放自己的教研活动,随时接受区内学校教师的“推门听课”。教研部门每学期都要组织基地学校开展“课例教研观摩”活动,充分发挥基地校的示范、辐射、指导的作用。如雨中、共中、西中、实小、共小、行小、铁小、等学校多次向区内学校开放“合作教学”、“有效教学”、“课例教研”、“专家讲学”、“联片研讨”等校本教研活动,主动通知区内周边学校参与,创设了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2、名师引领驱动——以师徒教师结对子为形式,携手同行。

  我区有一批名师,也有众多的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虽然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学校,但是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名师们不仅向区、校教师做公开课或做专题讲座,还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经常深入到徒弟教师课堂进行指导,帮助教师进步。同时,徒弟可以随时听名师上课,请教教学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3、骨干带头促动——以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为标志,切磋技艺。

  校本教研中的专业引领不能缺少“外援式”的“洋专家”,也不能缺少自己培植的“土专家”。因为这些“土专家”式的教学骨干长期战斗在教学一线,与教师更贴近,也就更能理解教师的困惑和需要。他们不仅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还和名师一道承担起引导青年教师学会听课、说课、评课的任务,并能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切磋、商讨、协作。

  三、我区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我区校本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本教研缺乏深入认识,缺少理论指导。

  (2)校本教研缺乏专家引领,缺少课题引路。

  (3)校本教研缺乏制度保障,缺少推进思路。

  (4)校本教研缺乏合作机制,缺少互助热情。

  (5)校本教研缺乏学校特色,缺少互动平台。

  2、对我区校本教研的思考。

  (1)提升校长校本教研的能力。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一个学者型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校长要为教师、教研员和专家的沟通和联系经常性地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使教师们的困惑能够及时得到回应。同时,校长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要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给教师予人文关怀和专业支持,尊重教师的专业选择。并积极创设学校的学术研究氛围,构建学校教研成果奖励机制,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率先垂范。

  (2)打造校本教研的骨干队伍。

  校本教研的骨干队伍有名师、学科带头人、“土专家”,还有教科研人员。校本教研的主力军在学校,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靠学校的骨干队伍。我们不能忽视教研部门专业服务和支持协作,要重视教科研人员对校本教研的指导、引领和提升的作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是实践和理论的对话,有利于学校校本教研认识理论的升华。

  (3)加快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

  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制度”。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制度是校本教研有效推进的保障。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校本教研就更加需要有清晰的推进思路、健全的组织机构、可行的运作策略和一系列保障激励制度。要让校本教研制度“从档案袋里走出来,从墙上走下来”,关键就要看它能否成为校长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研究行动。

校本 篇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全省育人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提高育人质量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课程与教学改革,突出教学内涵,突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认真贯彻《区教师发展中心20xx年上半年科研训 》,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将新常规分解落实,助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为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服务。

  二、重点和主要内容

  研训重点:

  1、深化课程改革

  认真学习落实《深化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手册》,协同教务处做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整合优化,分类分层建设拓展性课程;整合化、校本化实施基础性课程,重点指导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工作;主题化、系列化实施拓展性课程。学校开发教师个人资源和借助社会资源开设拓展性课程,培育“四小”实践课程,推进“爱阅读”课程开发,争创“爱阅读”示范学校。

  2、深化课堂改革

  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核心素养”这一课程改革关键问题,开展专项学术研讨,以新常规为抓手,落实学本课堂的常规化实施,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从“学科中心”走向“学生中心”,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以学科核心能力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课堂变革。根据区教育局制定《xx区中小学“学本课堂”导学指南开发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原有的“导学案”开发,七年级进一步落实推进导学指南的开发与使用,打造“示范课”,促进学本课堂的内涵建设。强化“各学科学本式导学案”设计的规范和适切性;强化核心知识梳理、核心问题设计和板书设计,通过提高备课质量促进学本课堂研究。

  (2)以教学新常规为抓手,落实学本课堂的常规化实施。出台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紧扣教学新常规的新内涵,完善新常规调研机制,以校、组主题研讨活动为平台,提炼新常规的优秀成果,树立落实新常规的典型。把落实教学新常规、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作为课堂变革、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好抓实。

  (3)以课型探索为切入口,深化新授课、复习课、作业讲评课和试卷分析课的课型研究;在完善“3+4”学本课堂形式基础上,探索“3+4+X”学本课堂新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本课堂形态;在九年级集中开展“提高复习课有效性”的专项调研活动。

  (4)以备课为中心,以开发与使用中小学各学科学本课堂导学指南为抓手推进学本课堂常态化。立足校情,依托校本,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把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作为落实课堂变革、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抓出特色,争取取得区教育局“学本课堂”建设专项考评优秀,获得相应科研经费。

  (5)以合作学习为重点,突出“学本”意识,促进学本课堂的深度探索,尊重学生差异、尊重课程性质、尊重教师风格,积极探索“生学师导”课堂教学新方式,大力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突出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基地和平台作用

  进一步明确教研(备课)组职责,明确教研(备课)组,加强对教研(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化的管理和指导,发挥名师、三坛、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激发教研组、备课组“蚂蚁精神”,合力提升课堂实效。

  发挥两组的平台作用,打造学科骨干团队,开发、整合和编制各学科精品“导学任务单”及相匹配的课堂检测任务,建立各学段各学科学本课堂的典型课例、学案、教学视频等资源库。

  4、发挥教科室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中层督促引导作用

  教科室带头引导教师发现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极研究问题,加强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进一步推进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每个中层联系一个备课组,负责帮助教师成长,打造示范课堂、研究“微课题”、活动督查等,帮助备课组有效开展工作,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

  研训主要内容:

  (一)校级层面:

  学校校本研训总体按学科素养“三专一特色”开展培训活动,让校本培训在规范中寻求创新与特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专题培训和特色培训。

  1、专业精神——四个“一”,制定一次专业发展规划(结合学科方案)、组织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学本示范课堂)、策划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举行一次学科技能比赛(命题、评价等)。

  2、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贯彻区《校本研训实施意见》精神,开展有效活动。

  (1)管理教研组的公开课活动与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结合教育共同体等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1次、评课1节;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5次集体备课活动(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1次),一次评价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15节等(详见“教研组层面”与“备课组层面”)。

  (2)组织一次教师命题评比活动(非文化学科自定主题举行一次学科技能比赛),以此作为教师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本学期结合区命题竞赛活动)

  (3)开展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和师徒结对活动,发挥省市区三层次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和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3、专题培训。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17年度上半年的选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培养老师“一专多能”,提供拓展课程培训。

  根据学校课堂变革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分年级段开展课程改革培训(本学期与新常规学习和落实先结合)。七年级侧重“上课”,每个组至少开出一节“示范课”;八年级侧重“备课”和“评价”,每个备课组开展组内研讨,形成成果集,完成经验推广专题讲座;九年级侧重“上课”,旨在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各文化学科开展一次命题竞赛活动(结合区里命题竞赛开展),九年级必须加强对中考考点的研究,仿效中考开展命题竞赛。

  4、特色培训

  (1)第一个特色培训:继续成立课堂变革实施小组,由各学科的“领头羊”组成,实施《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有学校中层进备课组活动,及时对课堂变革中的教学行为进行指导、监督和修正。如巡视课堂,及时把控教师在课堂中状态,如果偏离了方向,第一时间交流矫正;定期召开协调会,交流心得,及时商讨课改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第二个特色培训:举办“示范课”展示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科各推荐一位优秀教师(七年级老师)开出体现“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模式的“学本示范课堂”活动。

  (3)第三个特色培训:借助承办市区两级教研活动平台,推动学校课堂变革。

  (4)第四个特色培训:开展各类深化课堂变革的工作。

  ①在不同会议上反复强调体现“学本理念”的“3+4+X”教学模式的操作与策略等,让全体文化科教师深入理解其真正内涵。

  ②进一步实施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深入备课组活动中区,听取教师意见和困惑。

  ③不定期开展“学本课堂”阶段反馈会议,了解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尽力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

  ④继续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情况的座谈、问卷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及时予以反馈改进。

  ⑤协同教务处开展听随堂课、推门课活动,了解教师对“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把握情况,以做新的思考与举措。

  ⑥不定期地开展“学本课堂”工作推进会,及时改进工作思路。

  ⑦继续课题《“学本课堂”下小组合作的问题策略》的研究工作。

  (5)第六个特色培训:重视学生素养同步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素养活动。

  打造学生活动特色一直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我校由教研组组织的学科节活动与备课组组织的学生素养竞赛活动为培养我校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我校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的活动方案,本学期开始将学生活动与团委、政教活动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微活动”体系,进一步提高活动效率,发挥为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宗旨。每学年每个教研组至少要申报一次学科节活动,备课组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学生特色活动,以切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研组层面

  1、期初及时制定教研组研训计划,期末及时教研组总结,确定本教研组研训活动主题。

  2、举行主题研讨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各学科根据xx区各学科研训主题,自行定义本组本学期研训主题。(结合新常规的学习内容确定本学科、本年级段主题)

  (1)90学分及区级以上且学习时间达2天以上的教师必须开课。

  (2)参与师徒结对的新教师。

  (以上两类教师若不开课,在期末目标考核中按一节同级别的公开课予以扣分。)

  (3)除以上三类教师外,部分教师在一学年内尽量要以随堂课、职称评比课等形式开课,但不享受公开课待遇。

  每个教研组至少还要开出2次2节以上带有评课活动的公开课活动,技能类的备课组(体育、艺术信、综合、心理),每组至少开出1次2节以上。没有完成开课指标,优秀两组一票否决。校优秀教研组,每人期末考核组长加1分,组员加0。5分。

  3、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年级段开展一次教学“新常规”的专题研训活动,认真做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4、在第5周,举行一次命题竞赛活动(文化学科结合区里命题竞赛活动,非文化学科为学科技能比赛),学校予以适当的经费补助。

  5、在第8周,分教研组举行一次“学本示范课堂”专题活动,文化学科以七年级“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为主题,体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6、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每位教师上传1—2篇读书心得。

  7、社会思品教研组组作为全市的研训基地、市第一批“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优秀项目,全区的“学本课堂”学科示范基地,要认真按照市基地学校、学科示范基地和“样本班级”的要求开展活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本课堂实践方面走在全区前列,发挥学科基地和“样本”的效应。

  8、邀请区教师发展中心郑银凤科长来我校蹲点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意见,为学校发展问诊把脉,切实提高英语成绩。

  9、及时组织本组教师参与区24学时集中培训。

  10、鼓励本组教师积极参与相关教师业务评比活动。

  11、配合体育组开展体育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12、严格考勤,及时资料整理:考勤采用出勤实名签到制,与学科素养提升考核中的“校本研训”分挂钩。无故不参加活动,按学校管理手册扣分。认真及时完成活动后的记录工作与宣传工作,期末统一上交教科室。

  (三)备课组层面

  1、制订备课组分工及计划:开学初统一订好时间和地点,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备课组常规事宜的讨论,如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进度的统一、教材处理的分析、教学疑难的讨论、突出学情分析,明晰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的取舍),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规范教学方案的基本形式,周周清命题分工,高效作业的设计、复习计划的安排、考试质量的分析(重点)、学生学情的调查等,可以涉及到教学方面的所有内容。

  2、集体备课:全面把握课程要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落实学本课堂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集体备课每个章节或两个单元至少要集体活动一次(4—6次)。集体备课研讨时,对前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

  七年级备课组开展一次“导学指南”的专题培训会,研讨如何将新的变化与旧有的经验与做法结合起来,形成本校特色的“导学案”;

  期末,组长要收集所有的备课电子稿及相关课件存到教科室和校资源库。

  集体备课次数不达标,优秀备课组票否决。

  3、“阶段清”工作:根据学科学段等学情,以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为前提,对一篇、几篇或单元的基础知识做简单的测验,适当的考虑层次性,内容尽量采用导学案中的试题,分值自定,尽量体现鼓励性原则,教师及时予以批改讲评。这活动可以结合段里组织的补差工作。

  4、试卷质量分析工作,每次月监测、期中监测、期末监测等大型质量检测后的成绩输分,利于质量分析。每次测试后,都要求组员认真分析,每位教师都需对每一大类题目做班级得分率与失分原因的分析,组长要分“总体答题情况”“典型错误”“改进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切实以质量分析提高教学质量。

  5、堂堂清,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能力要求,设计有效、精简、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并初步形成学科资源库。

  6、及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上级相关的学生竞赛活动并组织相关辅导。

  7、举行学生素养竞赛活动,各备课组也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切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素养的活动,部分备课组已经参与了教研组的学科节活动了,可以不独立举行,或举行其他学生活动。

  8、组长常与组员沟通,及时发现教学共性困惑,特别是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疑惑,及时把情况向教科室或校长室沟通,并共同商量对策。

  9、活动资料整理方式同教研组。

  10、考勤方式同教研组。

  注:

  1、活动后资料及时整理,规定时间内上交教科室(以教科室通知为准)。

  2、教研(备课)组资料内容包括:活动的文件、教案和课件/获奖名单/优秀作品/其他、活动记录表、活动照片、活动报道、签到表)

  3、所有材料尽量采用电子稿形式,电子稿没有的材料必须以纸质材料送交教科室。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1、建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室对各项活动进行不定时地监督与评价,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组长分工负责,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的研训活动,确保研训到位。

  2、推进中层联系备课组制度:发挥学校中层的中坚作用,进一步规范备课组活动。

  3、完善措施制度:为了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在原有的措施制度上不断地更新、完善。

  相信在区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校长室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教科室的有效组织下和教研组长的精心策划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形式越来越多样,效果越来越好!

校本 篇9

  为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潜力,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我校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根据教育局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和课程实施的需要。特制定我校校本培训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用心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坚持校本培训“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实现培训资料、培训模式的校本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生命活力,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

  1、师德培训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我校将透过观看录像的方式,以各地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学习师德规范,以先进促奋进,努力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职责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增强法规意识,开展“爱生敬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准,争当受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教师。

  2.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

  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围绕新课程实验开展多种形式的通识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潜力。

  3.教学潜力和教育行为培训

  开展主题教学研讨和技能培训,帮忙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潜力,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并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实践、分析、反思、总结,促进教师综合潜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以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

  三、教师培训形式

  1、集中培训----自我学习——反思

  集中培训是根据学校校本培训现状,结合教师实际状况,开展3—4次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自学是在学校规划与指导下,教师根据自我的要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取上网浏览教育文献,系统学习教育专著,学校博客网站阅读学校推荐文章,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撰写读书笔记。

  2、实践----交流形式

  (1)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开展“听课议课”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处理教材的潜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3)开展教师基本功的培训,坚持钢笔字、粉笔字的练习。

  (4)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科研课题上好每一节课。

  3、经验交流

  (1)学校定期聘请校内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讲学,如:师德修养、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等方面专题讲座。

  (2)用心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如:讲座、听课、专题学习等。

  (3)学校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以会代训

  以会代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渠道,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四、主要培训活动安排

  1、召开教材分析会。

  2、师徒结对活动。

  3、课堂教学大练兵。

  4、请学校骨干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

  5、各学年组、学科组开展以案例、反思交流活动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

  6、教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7、教师“三笔字”竞赛

校本 篇10

  根据《东辽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精神,按照东辽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具体安排计划,结合我校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实际,对我校XX年下半年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 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设专人负责。

  (1)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宪军

  副组长:高 波

  成 员:教革 丽娜 永涛 高远

  (2)学科负责人

  语文组:德巍

  数学组:佳琦

  英语组:毅 力

  政史地组:永涛

  理化生组:纯辉

  体音美劳微:凤波

  二、培训内容

  (一)学历升级培训

  为完成“十五”计划中对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我们决定对全校教师学历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采取必要措施,加大学历升级的力度,提?和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达到中学规定学历。同时鼓励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确保我校教师队伍学历再上一个新档次。

  (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培训

  1、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2、 培训形式:

  (1)积极参加市县两级培训;

  (2)组织开展校本培训;

  3、培训课程安排:

  (1) 教师全员培训教材(四个模块):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2) 三类课程管理层次(A、B、C三类)

  各层次教材及学时、学分计划表:

  模块 课程管理层次 课程内容 学时 学分

  师德 A 新时期师德精神颂歌 3 0.5

  B 教师职业与发展 2 0.2

  C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与修养 3 0.3

  新理念 A 推进新课程——问题与案例分析 10 1

  B 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8 0.8

  C 自选 20 2

  新课程 A 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与大纲对比研究 8 0.8

  B 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南 5 0.5

  C 自选 30 3

  新技术 B 信息技术高级培训教材 15 1.5

  4、组织形式

  (1)AB类课程培训参加市、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然后由骨干教师在校内进行分散培训。XX年底完成以上全部课程。

  (2)C类课程由学校组织、利用校本培训实施完成。

  课程内容将根据我校教师实际进行选定(见县培训安排中选修课程目录,学校将统一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与发展》,新理念和新课程,由学校选出内容培训。

  (1) B类课程以《教师职业与发展为主》,以市培训骨干教师为辐射,以光盘《爱的教育——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作为校本培训内容。

  (2) 《新课程实施难点与对策》、《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实施指 南》两部分内容(13课时)配合教研部门具体计划实施。新技术培训,配合电教部具体实施。

  (3) A类课程:师德部分《新时期师德精神颂歌》、新理念部分:《推进新课程——问题与案例分析》、《中小学学科标准与大纲对比研究》18课时,骨干教师由市统一培训其余教师由县里具体安排培训。

  三、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按着县全员培训实施方案要求,我校将加大力度,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严格把关,保证质量。

  1、 保证时间,保证地点

  2、 注重过程性材料积累,各类记录齐全保证按时整理、归档。笔记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做好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保证各类课程学时到位、考核到位、考试到位。

  四、具体活动落实安排

  1、 县级学科培训(总负责:吴 波)

  学科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带队组长

  语文 9月3日 局一楼会议室 任课教师 德巍

  数学 9月4日 局一楼会议室 任课教师 立民

  物理 9月17日 实验中学 任课教师 纯辉

  化学 9月18日 实验中学 任课教师 云刚

  历史 10月16 实验中学 任课教师 郑 刚

  地理 9月24日 实验中学 任课教师 走 健

  生物 10月15日 实验中学 任课教师 艳凤

  英语 9月24日 局一楼会议室 任课教师 毅力

  音乐 9月23日 局一楼会议室 任课教师 振阁

  美术 9月2 4日 局一楼会议室 任课教师 春平

  体育 10月15日 局一楼会议室 任课教师 凤波

  2、 校本培训具体安排(总负责:田永涛)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负责人

  周三7、8节 校电教室 全体教师 高 波教革

  周一6节 校长室 数学教师 宪军莉岷

  周一8节 校长室 体音美劳教师 高远凤波

  周二5节 校长室 语文教师 丽娜德巍

  周四1节 校长室 理化生教师 教革纯辉

  周四1、2节 校长室 英语教师 高 波毅 力

  周五1节 校长室 政史地教师 永涛

  周三9节 微机室 全校教师 韩华书海

【校本 】相关文章:

校本 03-21

校本 03-03

校本教研的 03-17

校本培训 03-13

校本研修 11-03

校本教研 11-03

校本研修 08-28

关于校本 02-18

校本培训 02-28

学校校本 03-1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