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金融知识宣传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知识宣传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融知识宣传 1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发放抽样问卷调查、发放宣传资料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0份,收回率达85.71%。调查对象按性别划分,男性190位、占比3l_67%,女性410位、占比68.33%;按年龄划分,20岁以下32位、占比5.33%,20-30岁242位、占比40.33%,30-40岁132位、占比22%,40-50岁163位、占比27.17%,50岁以上30位、占比5%;按职业划分,农牧民360位、占比60%,乡镇企业职工14位、占比2.33%,个体户120位、占比20%,打工15位、占比2.5%,其他91位、占比15.17%。样本基本覆盖了各年龄段、各种职业的农牧民成年人口。
二、金融知识普及现状
(一)缺乏金融基本常识。一是对金融的了解仍以传统业务为主。参与调查人员中,了解存款、贷款等传统银行业务的人员占比为95%,了解网上查询、支付、缴费、信用卡、网上银行等新型业务和产品的人员不足5%。二是业务办理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仅会在柜台办理存取款业务人员占65%,在自动柜员机办理过存取款业务的人员占35%,了解并使用过网上银行的仅1位,没有人使用过电话银行,了解并且申请过小额农户贷款的仅6位。
(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非法集资一点都不了解的人员占20%,听说过的占40%,了解但不知道任何法律法规的占35%,表示了解而且知道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到5%。
(三)业务办理集中在传统涉农金融机构。97%的参与调查人员仅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及邮储银行三家机构办理过业务,其中仅在农村信用社办理业务的占比约为50%,在其他银行办理过业务的仅有2人。
(四)对银行服务比较肯定。每月至少到银行办理一次业务的人员占81%,其中表示银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很满意”的占70%,表示“较好、较满意”的占25%,被调查人员均表示到银行办理业务很方便。
(五)对金融知识需求多样化。希望了解更多金融知识的人员占90%,其中希望了解贷款政策的`占37%,希望了解银行收费相关知识的占33%,希望了解保险、投资方面知识的占30%。随着生活条件改变,生活水平提高,富裕了的农牧民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化和多样化。
三、金融知识匮乏原因分析
(一)受农牧民自身文化水平制约。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农牧民文化水平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甚至部分农牧民不识字,这直接导致农牧民自身主动接受金融知识较为困难。
(二)受社会公众金融教育体系不完备制约。目前社会公众金融教育体系还不完备,没有专门机构履行对社会公众金融教育职责,缺少明确的金融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导致宣传金融知识难易系统化。
(三)受宣传内在动力不足影响。近年来,虽然各金融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但由于开展宣传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以追求商业效益为目的的银行业机构在宣传活动中往往出现“城镇热、农牧区冷”的现象,在广大农牧区宣传力度不够。
(四)受宣传针对性不强影响。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没有充分考虑到农牧民经济状况、风俗习惯、人文条件等方面差异,没有深入调查、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没有深入开展宣传,金融知识宣传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农牧民的需求。
(五)受宣传形式连贯性不强影响。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以写标语、挂横幅的形式多,以广播、说教的形式少;以临时性的“运动战”宣传多,以时常进村入户的“阵地战”宣传少;以“宣传月”、“宣传周”等短期的宣传较多,以制定长远计划进行宣传的较少。对金融知识宣传缺乏连续性和后续跟踪分析研究,未能形成长效机制。
(六)农牧区金融机构种类较为单一。目前,农牧区金融机构仍以农村信用社、邮储、农行三大金融机构为主。
(七)农牧区金融机构服务较为单一。农牧区金融机构的业务主要以存、贷款和一般结算等传统业务为主,基本上未开办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新业务,而且贷款品种单一,不能适应农牧民个性化贷款需求,不能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部门联合,探索建立社会公众金融教育体系。一是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社会公信力高的优势,发挥领导作用,牵头推动金融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牧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二是各金融部门应在普及金融知识教育中担当主角,采取举办公益性金融知识展览、金融知识讲座、典型案例讲解等方式,宣传金融知识,提高教育效果,不断拓宽金融知识宣传面,扫除宣传盲区。三是各报刊、电视、广播等载体应建立金融知识学习平台,传播金融理念,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传和金融政策的解读,积极推动金融知识“上报纸、上电视、上电台、上网络”,促进农牧民在宽松的舆论环境中接受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二)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促进金融知识根植农牧区。一是坚持“流动”服务和“固定”宣传相结合。总结各“金融知识宣传站”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形成一套标准化、程序化、组织化的建站方法,争取在农牧区基层网点建立更多、更完善、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宣传站。二是坚持宣传与金融服务创新相结合。在加大“送金融知识下乡”工作力度的同时,督促各银行业机构把丰富农牧区金融业务品种、拓宽营销渠道、完善服务功能、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
金融知识宣传 2
一、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一是进一步完善支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年度 和年终考核指标。二是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支行办公室负责全行“六五”普法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各股室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在员工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落实法制宣传工作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把集体学习法律纳入中心组学习制度范畴,同时完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年度考核,要求每个职工每年要参加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学习,并参加支行统一组织的普法知识考试。
二、制定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的精神和上级行开展“六五”普法的工作要求,及时制定支行“六五”保密法制规划。在工作目标上,提出要适应改革和发展的大局,适应基层央行履职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水平,增强全行职工依法行政和依法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努力打造法治支行、平安支行、和谐支行。在工作要求上,一是全体普法对象都要学习宪法和基本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努力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二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治行的能力。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重点了解和掌握《宪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部门法律法规,在学法、用法和守法、护法中发挥表率作用。三是结合实际,通过社会实践及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员工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成为爱国守法、爱行敬业、明礼诚信的合格行员。
三、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建立了法律咨询制度,凡是涉及法律事务和涉外工作的,必须经法律事务人员审核,重大事项向上级行和政府法制相并关部门咨询,确保每一项执法行为合法合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上级行现场检查工作指引,完善了现场检查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所有检查行为,从立项、审批、现场检查,到事实认定、意见反馈的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每次执法检查前要求必须有详细的检查方案,明确的法律依据、检查的内容、时间及检查人员等,经支行条法人员审核、领导审批后,才能实施。同时,针对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分设后,人民银行执法范围的新变化,支行及时对人民银行保留的账户、结算、反洗钱、现金、外汇、存款准备金、国库、信贷征信等现场检查内容,进行统一梳理,对全行的监管力量进行统一整合,有效降低了执法成本。通过整合监管力量,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强化了人民银行执法效果,较好地树立了中央银行的权威,也为基层央行全面履行职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平台。
【金融知识宣传 】相关文章:
金融 02-10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案06-07
金融销售 11-10
销售金融的 02-21
金融个人 01-13
金融人员的 范文10-14
金融销售个人 12-29
金融销售个人 11-04
金融市场部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