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筑采购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筑采购 ,欢迎大家分享。
建筑采购 1
1、材料采购人员必须正确了解并执行材料方面的法规
在我国,不同的建材采购和使用都有不同的文件规定,作为材料采购负责及管理人员
在了解相关法规及文件的同时,还必须做到认真严格按规定执行。如在目前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就明确对钢材、商品混凝土、石材、胶合板、管道、预制混凝土构件、商品砂浆、混凝土外加剂等等材料实行了备案证明等管理。
2、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
规定材料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完善的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材料采购活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物资的正常、及时供应,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推诿,而且能从制度上规范采购人员的日常行为,预防在采购过程中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规定材料采购的预算、请购、授权人的批准权限、材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
3、合理制定采购方案
采购阶段材料的成本控制应当首先选择适应的采购方案,做好材料需用计划,加强采购管理,规范采购制度,降低采购费用。对一个施工计划段所需要的材料数量、价格进行列表分析,用ABC分类法分析出主要材料、次要材料和一般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对主要材料要实行重点管理。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对主要材料进行功能和成本分析,求出降低成本的对象和目标。综合考虑使用计划、采购周期与使用批量,选择最佳采购方式,减少流通环节,减少收发、储运各环节损耗,实现降费节支。其次是正确选择采购时机,尽可能减少材料库存,并加强库存管理,减低库存费用,优先就地取材、使用现场制造的材料、选择本地区建筑材料。
4、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
如施工过程中的大宗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等,适宜采用供应链采购模式,由企业进行集中采购。由于这一类材料对施工过程影响较大,必须要保证供应的充足、及时以及质量,传统的采购模式库存过大,资金的占用量大,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偏低,不能获得价格上的优惠,也会产生大量的交易费用,不能达到采购中的规模经济。所以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寻求一种与供应商之间的新型合作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即供应链采购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的投标过程中,依据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就基本确定了各种建筑材料的需要量。在工程中标后,对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大宗材料,项目经理部应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由企业物资部门统一订货采购。对零星材料,项目部可采用就地自行采购模式,从而实现时间上的控制与材料成本上的控制。
5、拓展料源渠道,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企业应根据市场供应和对材料的需求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抓紧管理材料物资的采购-供应渠道,坚决中断与那些质量低价格高、信誉差的供货单位的业务关系,选择信誉好、质量优、价格适宜的生产厂家和供销单位,定点挂钩,建立良好的购销合作关系,就近发展材料物资供应基地和协作网络,形成稳定、有效的采购、供应渠道。对于需要量大、需求期长的主要材料物资施工单位还可以拿出一定的资金,跟有关生产厂家和供销单位进行长期投资,控制其生产经营活动,以便获取优惠价格保证长期供应。其次可发挥集团公司采购的优势,统一进行材料采购,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对大型设备、钢材、木材等批量大、金额高的大宗材料实施统一采购,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节约采购费用和降低采购价格。
6、做好采购询价管理,采取议标订货。
所谓议标订货就是需方根据自身需求拟定一个基本的选标条件和价格文件,向具有一定供货能力的供货厂家发出标书,供货厂家依照需方提出的条件向需方投标。在议标会上由需方组织的招标委员会公开唱标。这种订货方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资源分布、生产及价格构成情况,有利于需方选择供货厂家,确定切实可行的供需关系。做好采购询价管理,现在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借助网络优势,快速地浏览和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保障采购询价管理、得到询价结果的.高效率。
7、做好供应商确认和采购合同签定
供应商的选择依靠采购询价环节的评价结果,也要参照其他标准,如供应能力、历史信誉等。确定了供应商后,要签署采购合同,签定前,需要对合同类型进行选择,确保把最大的实施风险放在供应商。合同可分为三种:成本加奖励费合同:主要用于长期的、硬件开发和试验要求多的合同;固定价格加奖励费用合同:长期的高价值合同;固定总价合同:项目易于控制总成本,风险最小;供应商风险最大而潜在利润可能最大,因而最常用。
8、加强采购组织与人员建设
为达到以上功能目标,建立明确的授权机制,将整个系统按使用人员角色进行具体的功能模块划分。
(1)业务经理。主要完成审批员管理、一般查询用户管理和有关建筑材料采购统计与分析工作。
(2)审批员。主要完成材料基础库信息维护、片区材料采购审批与指导、价格分析、合同审核、报价员审核、供应商管理等具体工作。
(3)报价员。主要完成材料采购计划制定、招标公告、自由竞价组织、采购计划申报、招标议标谈判、片区材料价格管理等具体工作。
(4)材料供方。主要完成自身经营材料价格、查询招标信息、参与材料招标竞价具体事务。
(5)项目材料员。主要完成项目各种材料在不同时间需用计划制定与上报工作,分项目进行。
(6)查询用户。主要是工程投标人员与项目成本控制人员、公司领导层等,定期查询材料市场信息价、内部参考价等具体信息。
(7)系统管理员。主要完成数据的安全备份及保密防护工作。
9、结束语
材料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研究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40%-60%甚至更大,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材料采购的成本,有效地减少施工企业的整体成本,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目前,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备,法治还不够健全,管理也还不到位,在物资采购供应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足够重视并在不断地工作实践中加以解决,要不断地完善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的控制体系,加强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探索和寻找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筑成本的匹配关系,最终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建筑采购 2
一、建筑企业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材料采购过程中信息不完善。在材料采购中,供应商的选择是基础环节,现阶段的材料采购过程中承包商与供应商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的问题。建筑材料用量非常大,获得利润相对较高,材料供需双方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信息交流与沟通出现障碍,结果带来交易成本提高,风险增加的结果。其次,采购质量难以控制。材料采购质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自身的质量,另一方面是交货期限。在现阶段的采购模式下,供应者与需求者都存在短期性、不稳定性等缺点,在材料质量和供货期限上控制难度较大,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供货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最后,材料储存库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按时完成,所以很多建筑材料都是提前进行采购,材料的安置和储存为管理带来难度,增加了管理费用,影响材料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二、材料采购过程不规范存在原因分析
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分析其存在原因如下:首先,采购工作衔接存在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材料采购需要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通过生产通知书来制定,而在采购过程中存在采购计划制定延迟,计划制定缺少详细规划,导致在采购过程中出现订单重复,订单缺失等现象,工作人员责任不明,互相推脱,导致工作效率极低。其次,供应商不稳定,采购数量不足,导致建筑材料成本增加。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对建筑工程整体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为整个施工带来难题。再次,供应商不稳定,导致材料质量难以控制。材料采购过程中,经常更换供应商,对其材料质量检查方面存在困难,不能保证材料质量。最后,采购部门对建筑材料采购缺乏统一规划。常常会出现订单重复,多订货或者忘记下订单,材料供应不足,延误工期等现象。
三、建筑材料采购管理优化的措施
(一)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
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对采购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采购人员要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物资管理政策的指导进行采购,熟悉掌握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其次,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按照生产计划、施工方案进行材料采购。再次,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按照规章制度完善采购工作。最后,综合各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增强材料质量控制,保证供货期限。
(二)提高采购信息获取能力、树立市场意识
建筑材料采购要关注市场动态,材料价格变动信息,树立较强的市场意识。材料市场较为复杂,材料价格变动直接影响采购资本,因此,采购人员要提高采购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开通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树立强力的市场意识。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坚持"三比一算",比较材料的价格、质量、运输状况等,加强采购环节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在满足工程质量需要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低、距离最近的,认真考察供应商资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控制采购质量和成本。
(三)建立健全严格的招标采购制度
招标采购是在市场经济下,一种科学合理的竞争采购科学方式。招标采购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在建筑企业材料采购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由于建筑企业材料需求的品种较多、对材料质量要求较高、可变性强,采购周期短,部分品种可比性差等特点,招标采购的规范化管理较为困难。所以,要想实现材料采购管理优化,就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招标采购制度。在建筑材料采购中,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材料性质特点,综合影响采购的综合因素,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招标比价,完善采购管理体制。
(四)加强采购组织与采购人员的建设
建筑材料采购组织及采购人员建设很重要,要培养采购人员遵章守纪的意识,强化采购人员主人公意识、自廉意识,规范采购环节管理,加强材料成本意识,为建筑企业节约资金。在材料采购前,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针对采购细节和注意事项进行讲授,加强采购组织管理。采购人员培训中还要注重培养自主思维,对材料采购进行项目化组织管理,在组织结构中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促进采购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采购组织化管理还可以制定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未来材料采购管理发展方向
(一)加强计划管理,寻找料源,采购招标信息
材料采购管理工作重在计划,针对生产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寻找治疗可靠的料源,与其供应商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还可以通过公开招标信息,进行公开的采购招标,化零为整,公开比质比价。
(二)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
招标采购集中化,有利于对各个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价格进行对比,同价格的材料进行质量比较,同质量的材料进行价格比较,同质量、同价格的材料进行交通运输方便与否的比较。强化采购统一配送管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优化供应商商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联合采购,提高采购部门的内部效率。统一配送管理能够提高采购数量,保持与供应商亲密、坦诚的合作关系,加强彼此沟通,降低材料单价和采购成本,改善交货服务,促进供应商对客户需求的反应力度。
(三)严控材料在数量、质量上验收入库管理
材料采购完成后,在验收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进而保证施工质量。材料采购数量要严格控制,材料数量过多会增加库存管理,提高材料保管费用,占用大量的资金,影响资金的周转。材料数量不足时,会影响工程进度,严重影响工期。推行联合库存管理,保证材料入库后性质稳定。联合库存管理有利于减少企业库存问题,促进建筑企业与供应商双赢与合作。
五、结语
建筑采购 3
我们城市化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广阔,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必不可少的部分。建筑工程中占据造价一半以上的是建筑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尤其是建筑材料的成本,如何合理有效的控制建筑材料成本,成为建筑企业关注的重点对象。通过了解建筑材料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在各个方面进行合理控制和规范,提高建筑材料的高效使用率,从而降低建筑材料的成本投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建筑材料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
(1)计划缺少或者不够全面,引起现场建筑材料各类规格型号、数量与实际不匹配,更多时候,会造成库存堆积,亦或者缺少材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2)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很多时候,对于材料的超额发放和随意领取,没有落实到规范行动中去,也无惩罚,另外对节约材料成本没有给与一定的奖励。
(3)市场建筑材料行情掌握不够透彻,不能真正了解市场行情,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价格等多因素没有综合考虑,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
(4)从业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一般,有待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在建筑材料的管理上,不够认真保管,全面统筹规划控制,在建筑材料管理环节显得粗放式,随意堆放,不分类管理,表现出存储管理不够严谨。
(5)建筑材料财务核算不够贴近实际,前期计划和实施没有严格进行,统计的各类建筑材料不相符,消耗、库存不实,最终不能体现建筑材料的真实成本。
2、建筑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由于建筑材料涉及很多规格和种类,统计较为复杂,现在的建材市场和供应链纷繁复杂,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对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则显得很有必要。建筑材料需求量最多的是水泥、钢筋、砂石,这一般是建筑单位准备。前期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要根据计划而定,施工单位是必须保证计划的'有效性,但通常在预算方面存在延后性,所以在建筑材料方面,要合理控制材料的成本,做好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3、控制建筑材料成本的对策
3.1根据目标对材料成本控制
(1)消耗量的控制。
1)建筑施工企业要进行施工进度策划,对材料需求量进行预算,根据现场不同的时间的不同需求量,列出贴切的计划传递给采购部。采购部负责人员在接收到计划后,应该尽快的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建筑材料质量、价格等因素,有效的和供方进行深入的洽谈详细采购内容,对于紧急采购或者紧缺材料,应该首要去处理,尽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建筑材料领用。制定并且实行“按需领料”,严格参照消耗用量报表,根据材料实际需求,填写领料单,批准由负责人把关,如果超额领取,需要得到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批准方可执行;
3)计量器具维护。必须保证计量器具的按期定检,保证其有效性,才能确保材料用量的确定性,避免超标或者缺少等现象;
4)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确定各个过程中每个负责人,明确职责,规定建筑材料用量,不允许大量浪费,要做到节约使用材料。
(2)掌握价格行情。由于市场上的建筑材料都是波动变化的,对于施工单位要掌握实际过程的合理价格相对较难,所以可以根据现有互联网等手段,对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实时查询,掌握当时的购买价格,在恰当的时候,购买物美价廉的材料来降低成本。
(3)使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管理要严格执行采购供应模式,选择优秀合格的供应商,可以选用招标采购,比价、定价、限价采购等方式,以保障对建筑材料成本和质量的需求,另外要建立有效的采购监督机构,对全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2按环节对材料成本控制
(1)采购控制。采购部门严格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严格把关。采用招标模式选择材料供应商,保证公平、公正,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当然在考虑成本的同时,也要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绝对不能因为只贪图价格低,却不考虑质量,最终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反而会额外增加大量的成本。
(2)验收控制。在接受产品时候,专业的检查人员要对各类材料价格、质量等进行复查,合格后方能填写材料验收单。
(3)仓库控制。在材料管理方面,要区分放置到规划区域,对较大材料,应该设置特殊规划地点存放,在施工单位领料的时候,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领料制度。
(4)发放控制。领料人员根据材料发放计划单,并且由管理人员签字后,才能进行领料,材料管理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允许私自发放,对库存进行每月定检。
(5)使用控制。由于建筑材料很多,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对材料的使用进行监督,及时回收可用材料,节约材料的使用量,减少浪费,加强过程的监督。
建筑采购 4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提高中标率,施工企业往往以低于业主标底投标以获取标的,同时,由于工程质量强制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企业跨区作业项目增多,对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要求日益增大。在如此严峻的经营形势下,施工企业只有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才有可能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采购管理是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料的采购管理是项目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耗用资金最多的一个环节,它同时也是目前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普遍失控的环节。材料采购管理的优与劣关系到了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它已成为建筑施工业对施工项目管理重点关注的领域;怎样做好物料采购管理,成为我们需要正视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行业物料采购的特点
建设工程项目属于典型的单体定制项目,在项目与项目之间除了具备一定的共性以外,同时更多的存在着各自项目的个性。这一特性决定我们在研究建材采购业务时应该首先从研究建材采购的特性开始。
1.生产的不连续性要求库存控制更严格
建筑企业与其它生产企业相比,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的不连续性,建筑企业是以工程为中心的项目式生产,即当建筑企业获得一个工程项目后,围绕这个工程项目开展生产活动。而对企业来讲,工程项目并不是可以连续获得的,因此,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根据特定项目的物料需求,严格控制库存水平,力争使每个项目的物料采购与工程消耗相匹配,当工程项目完成时,必须保证工程项目的物料库存为零,以避免企业库存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2.生产工期限制要求物料采购更及时
生产工期对建筑企业的生产活动有着严格的要求,建筑企业根据项目合同的工期要求,科学制定项目规划。但影响项目工期进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季节、人员、天气等,多数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生产提前期都会比合同规定的提早一些,以减少相关因素对工期进展的影响。也正是基于这个特点,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体现了准时生产的要求,同时也物料采购有更高的时限要求,即按要求的时间配送到指定的地点以符合生产的需要。
3.个性化定制采购导致采购过程更为复杂
对于单一的单项工程而言,其需要的物资主要有土建、装饰、设备三大类材料,共计70到100大类(根据建筑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略有差异)。在这些建材类别中,按照材料在工程中的价值和数量,在土建、装饰和设备三大建材物料中,有超过60%的物资种类属于个性化的物资,需要根据不同的单体工程个性进行定制采购,这种个性化的订购采购具备很高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筛选和对比决策;而只有不足40%的物资属于通用的产品采购,相对来说操作较为简易。
4.物流供应以质量和速度为主要要求
建筑物料采购中,个性化的物料采购日益增多,使得建筑企业的物料采购不再具有唯一采购流程,而是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和物料的供应特点,灵活地对不同物料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如招标、指定、内部采购和零星采购等以满足客户和生产的要求。在物料的供应上,建筑物料以质量作为第一采购要素,以物流供应速度作为选择供应商的另一采购要素,因此,建筑企业的材料供应商往往是以建筑企业或建筑项目周边为主的,物料供应相对于项目而言是相对稳定的。
二、传统建筑物料采购模式的弊端
建筑企业的业务以项目为中心,以往的采购模式都是各个项目组单独采购。各项目组的材料员根据项目进度,制定要料计划,把要料计划传真给目标供货商,目标供货商按时间、数量及规格进行送货。这样的采购模式比较快捷和方便,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采购成本偏高
传统建筑企业以项目为中心划分成工程项目组,因为项目组分别采购,一定程度上造成采购成本的浪费,无法达到数量上的优势以得到更优惠的价格。
2.建筑物料供应不及时
传统建筑物料采购以招标、指定等采购方式为主,建筑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以单次采购为关联的关系,供应商在得到采购定单后,考虑的是自己的供货问题,而不是建筑企业的生产对物料的供给要求,因而经常造成物料供应的提前或滞后,不能按建筑生产排程进行物料供给,也不便于事后的追踪和责任的追究。
3.建筑物料的质量难以保证
分散采购导致多源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质量存在差异,不同的物料在进行建筑施工时有可能产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进度与企业的声誉。
4.给物料的管理带来困难
物料信息容易出错,因为传统采购的物料编码一般都是人工填写,材料的规格和名称不统一,容易造成同一类材料由于习惯写法不同而造成供需双方理解不一致,从而影响工程进度。此外采购大批量的项目所需物料作为保证生产的物料库存,造成仓库及工序间的材料积压,产生额外搬运、空间占用、流动资金战胜、利息负担及人员增加的浪费。
5.临时性插单的应变能力不足
由于建筑企业生产期长,对于临时性的紧急插单,会造成已排好的生产程序必须变更,致使生产计划进行不顺畅,并增加物料管理的困扰。而且可能必须利用加班才能完成任务造成成本增加。
三、 JIT采购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据统计,建筑安装行业70%以上的成本是采购成本,如果能把采购成本降下来,对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及利润方面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1.由多源供应商逐步过渡到单源供应商
随着采购方式的革新,同时需要变更的还有对供应商的管理。以往的采购方式是由总公司统一招标,但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项目材料员会在总公司提供的合格供应商列表内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一类材料会选择多家供应商。
实行集中采购之后的采购行为本身没有改变,但物资采购中心可以从多方面综合考量供应商的表现,结合价格高低、路程远近、生产能力等信息,确认一个订单的目标供应商,经过一定时期的合作,确定目标供应商在物料的质量、速度和价格方面的条件符合建筑企业的要求后,可以与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使其进入企业的`采购管理平台实现采购信息共享,以满足企业及时采购的要求。
2.长期采购计划分解为短周期的采购活动
材料的需用计划一般由项目的技术人员编制,其主要依据是图示量和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具体要求,编制好的材料需用计划是物资部门确定经济采购量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物资部门再依据采购计划确定订货点,继而签订采购合同以及进行后期的存货管理。
把长期采购计划变为短周期的采购活动,按企业生产的进度要求,通过与目标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进行集中式、小规模、多批次的采购方案,严格按生产进度要求进行采购活动,严格控制物料的库存水平,尽可能将物料的保管、仓储、运输等环节转移到目标供应商,减少建筑行业的资金占用问题。
3.对特殊建筑物料的灵活采购工作流机制
针对建筑个性化物料采购活动的复杂性,在实施JIT采购时,固定的采购流程将不能满足建筑企业的特殊物料需求,因而采购活动需要以灵活的工作流机制来保证特殊物料采购的及时性要求。
建筑企业的项目采购订单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采购订单,这种订单一般面对非项目性物料需求或者某些用量相对比较固定的材料;还有一种是申购订单,这种订单通常是根据项目的个性要求而产生的特殊物料。固定的物料采购采用固定的采购流程以减少对采购和生产中的不利因素,特殊物料分直属采购项目和特批采购项目,由直属分公司或总公司审批后可以自定采购活动工作流,但必须统一到JIT采购管理中,在实现采购活动的灵活定制过程中保证信息的统一管理与采购过程的实时监控,最终确保采购活动的有序进行,以满足企业建筑生产中物料的及时供应。
4.建立电子采购平台,实现采购信息流管理
JIT采购要求目标供应商和建筑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可靠而快速的信息交换才能保证按时、按量供应所需的建筑物料,建立统一的电子采购平台,把采购平台与建筑企业内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机融合,可以使采购活动从需用计划编制到采购点的分解,从多源供应商的招标采购到单源供应商的合作采购,从固定的物料采购到灵活的特殊物料采购,从总公司到采购活动的各部门统一到采购平台中,对建筑企业的采购活动流程、信息、供应商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既加速了信息的流动,提升作业效率和反应速度,保证物料采购的及时性,又可实施采购过程的控制,保证采购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四、结论
建筑行业实施JIT采购要求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物料采购的标准由原来的质量第一、价格第二变为质量第一、速度第二。供应商与建筑企业的战略合作,可以使供应商的物料价格有微小上调,保证了供应商的合理利润,因而供应商往往会在质量和物流速度上配合企业的建筑生产活动,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另一方面,尽管物料价格会有微小调整,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减少库存压力、自然损耗和搬运费用,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建筑成本,与供应商形成了“双羸”效果。
建筑采购 5
材料不仅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要素,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购买材料的成本投资占到了整个工程的60%以上。财务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重点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增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材料采购价格的高低会影响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资金分配,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因而,企业控制好材料采购这一环节,能优化财务管理的办事效率。
一、材料采购环节的作用
材料采购是施工企业采取管理的关键,材料价格控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成本。可以说,材料采购环节对建筑工程发挥了多个方面的作用。
(一)提供必备材料
建筑项目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的材料,如:水泥、砂、石等,这些都是构成建筑物的组成要素。通过材料采购阶段,可以及时将需要的材料运输到现场,为施工单位的正常施工作业提供了保障。
(二)保证项目建设
项目建筑质量是工程验收的硬指标,若质量不合格则会造成返工返修而增大了工程作业的成本且给施工增加难度。材料及时采购可以维持正常的材料供应,让施工企业有足够的建筑物资投入施工。
(三)工程规划核心
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是每个施工企业的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作为工程规划的主要对象,搞好财务工作显得格外关键。而材料采购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之一,其对于工程建设规划工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改善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安排采购人员从商家引进材料还能改善施工质量,增强建筑物的使用性能。新时期,建筑工程材料性能得到了优化,很多先进的材料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材料采购阶段引进高性能材料可确保施工质量。
二、材料采购存在的问题
尽管理论研究上将材料采购作为施工企业的重点工作,但在实际操作阶段却出现了许多问题,阻碍了材料采购的正常运行。导致材料采购问题产生的因素较多,有市场因素、材料因素、企业因素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价格难预算
价格预算不准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很多施工企业预算好的材料采购方案难以得到实施。这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稳定因素造成,如:材料价格变动,会计人员之前制定好预算方案后,市场行情出现变化,材料价格也随之变动,给预算工作带来难度。
(二)质量难保障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材料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大部分企业为了赚得经济利益,在生产材料时偷工减料,直接导致材料不合格。而采购员为了拿提成,以低价购买劣质材料,导致施工企业运用材料后工程质量无保障。材料质量无法保证,给建筑施工带来的危害相当大。
(三)数量难明确
建筑工程项目使用到的材料品种多、数量大,若没有详细统计估算,将会造成材料采购中对数量难以把握。如:会计人员在没有到工程现场考察的情况下,随意填写材料购买数量,多则造成资金浪费,少则无法正常使用,这些都是施工企业材料采购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四)成本难控制
材料价格的不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材料成本的难控制,采购人员在购买时没有与商家沟通使得价格难以降低。而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没有及时采取方案应对材料价格变动,给采购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诸多因素限制下,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难度增加。
三、财务管理下的材料采购
财务管理是企业尤为关键的工作,其不仅影响了经营者的市场决策,也决定了工程施工后的收益大小。为了搞好材料采购环节的工作,避免采购不当造成经济损失。施工企业必须要制定严格的采购计划,同时对财务管理工作基于科学的指导,让材料采购工作更加稳定的运行。
(一)规划资金,控制数量
对材料采购执行“限额”政策,要求采购人员在有限资金范围内购买材料,这是控制财务成本支出的.最佳方式。会计人员根据市场行情及工程材料需要,提前预算材料采购的数量、价格,核算出具体的资金金额,给经营者材料资金的规划提供依据,避免出现资金浪费。
(二)搞好检查,正常使用
首先,采购人员在厂家购买材料前,要检查每批材料的质量,对不合格的材料一律禁止购买;其次,当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施工企业要安排检查人员审核材料质量,对不合要求的材料一律退回处理。这既保证了材料质量合格,又防止因材料问题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三)控制造价,创造效益
成本造价控制是企业获取利益的基础,也是实现施工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条件。财务部门应根据材料使用要求,对材料价格、数量、种类详细的预算控制,让材料采购工作更加准确、廉价。如果施工企业的造价得到控制后,则会创造出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
(四)引导财务,科学管理
作为施工企业的经营者,在管理企业时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引导财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决策。如:对于预算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经营者审核之后要及时指出,且要求修改方案。这既是科学管理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新理念、新决策。
四、结论
总之,建筑施工单位在编制作业计划时常将重点集中在施工质量管理上,对于材料采购环节没有采取足够的关注。这就需要经营者发挥财务部门职能,对材料采购环节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满足施工企业经营的需要。
建筑采购 6
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企业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建筑行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其发展和管理都遵循传统模式,缺乏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存在不少管理问题。物资管理和材料成本控制工作是建设建筑工程项目中物资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物的工程项目造价,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物资管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建筑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现状
1.1 建筑工程项目物资管理计划不够周全
如果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制定详实的物资管理计划,就会导致建筑工程建设中出现物资管理偏差和物资管理具体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的产生。即便绝大部分建筑公司都有着所谓的物资管理计划存在,但是因为没有对物资管理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物资不能满足建筑项目工程正常的进行,在建的工程项目因此被迫停工或者出现物资积压的情况。在物资管理计划被制定时,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并没有被考虑在内,所以在实际建设建筑工程项目的时候建筑用物资不合格的概率非常之大,在与建筑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换材料会在无形中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甚至会影响建筑工程进度。
1.2 建筑工程项目物资发放随意
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按照物资管理规范进行发放和领取,对物资的领取没有严谨的态度。发放物资不能完全按照计划配额发行建设项目需要的材料,记录材料不够清晰、准确,无法实现对物资的跟踪控制。因此,存在建筑材料没有被有效的手段控制导致无节制使用的现象会使建筑工程的物资材料浪费严重。物资管理中不符合建设项目的技术要求对物资进行额定的材料审核,所以对物资的使用没有固定的标准,监督和控制起来很麻烦,不按照科学、合理的要求来进行,所以有相当大的物资管理难度,定额管理办法在实践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
1.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物资浪费非常严重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如在工程建设材料、设备的配置中,采用的配给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浪费现象严重。在物资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对物资进行妥善的管理,导致出现了相当多的物资损失现象。在物资使用过程中,配置的材料不够科学合理,不注重对材料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使用后的剩余材料报废率极高。在建筑项目建成后,没有及时退还多余的建筑物资,一般由建设单位临时保管,有可能造成剩余的材料、设备丢失或损坏,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零星的物资剩余部分由施工队进行上交,甚至出现建设工人私下留倒卖料的不良现象。经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退还材料没有被及时的归还,继续在建设单位存在,或者因为运输成本过高而放弃在施工现场没有被运回,如在山上的水泥电杆和其它类似的。建筑工程剩余的物资没有及时的被后续工程使用,有的物资因为放置时间过长而致使不能使用。
2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计划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设计部门应深入调查建设项目所必要的材料、设备,从而进行统一的核算,统一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以及使用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现场物资管理现状进行制定。这样的建设项目可以实现全面的物资统一管理和计划使用,确保有序的对物资进行供应,同时还要考虑到物资的使用环节。
2.2 制定可行的现场物资管理制度
对于现场物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规范的要求,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严格执行配额制度,科学合理地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设置材料配额制度的配额,来限制现场材料的使用。物资应在整个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管理和限制,不仅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对配额进行限制,在物资材料的采购、配送等过程中也应该采取配额制度,如在发放过程中的物资应按照建设项目的工作步骤编号分组进行限额的分配,并正确记录所有材料的使用状况,并参考标准限额表,一旦发现超标,应立即查明原因并且进行相关整改。在物资接收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审批制度,如果某些步骤需要增加材料的供应,按照审批程序批准后,才能进行超额配给。另外还需要认识到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层应分级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主要涉及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因此需要在物资采购和原材料成本两个方面做出正确的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物资管理。建立物资采购的监管系统,实现建材采购项目的公开和透明,从而更贴近市场的价格且可以按照施工项目的需求采购。建立物资市场询价机制,可以增加材料价格的合理程度。建立用于现场物资管理监督体系。由于物资是通过专业的技术进行控制和制约,并在施工现场对工程项目管理和物资管理技术进行融合建立一个多部门交叉管理的制度,建立规范的物资监督和管理监控系统。在技术监督部门的管理下对物资的发放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物资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之间的矛盾,可以合理的对建筑工程中的物资管理进行有效监管。
2.3 建筑工程项目材料成本控制对策
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中,物资管理是建筑项目的过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物资管理实际上是物资消费的过程,通过对材料的使用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因此,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对象,物资管理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材料成本控制和物资管理都涉及到价格管制,但材料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材料成本控制的需要单独调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最重要的是材料供应,材料消耗具有持续性,一次购买的材料不可能支持项目完全竣工,在建项目通常需要持续的采购,对工程材料价格的控制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材料价格的控制是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条件。在材料公共采购价格监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建筑工程建设中科学合理的进行材料采购,可以实现对材料进行有效的评估,包括材料成本,施工项目成本比进行统一核算,以避免建筑工程项目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的出现违规行为。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是在在科学合理的管理的基础上形成,需要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严格对项目物资管理和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工程材料的优化配置、提高建设效率、保证在建项目的建设成功、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建筑采购 7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通常需要组织成百上千的专业建筑工人以及各类专业的工程建筑机械,还要组织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过程中必要配件的采购和运输。除了硬件的配置之外,还要进行施工过程中相应的统筹,包括设备的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用电、用水和工棚等。这些事无巨细的工作必须环环相扣,才能使得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的目标或顺利完成。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材料;项目管理
一、大型工程建筑材料采购和管理
伴随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空前繁荣,一些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各大中城市不断涌现。大型工程对资金、人员到建筑材料的需求量非常大。为了保证计划内的资金内采购到质量过硬的建材,一定要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工作进行严格的规划和控制,从质量、规格上下功夫,找到最合适的建材供应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工程项目建筑材料采购的概念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建筑材料采购是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从第三方企业获得相应的设备、原材料等资源的过程。采购的过程通常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分类采购,如果出现工程计划调整,则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大量采购。通常的大型项目建筑材料的采购工作都是由该工程的施工指挥部进行统一协调,这样便于资金和采购人员的统一调配。如有大宗建筑材料或设备需要采购,则需要进行招标,通过监理部门进行监审,从而有效地保证采购建筑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二)建筑材料采购的主要模式
上文中提到,大型工程建筑材料的采购一定要进行先期的统筹规划,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统一而有序的建筑材料采购和管理。
传统的采购方式一般是通过商业洽谈来进行,因为这种方式使得供需双方直接实现对接,便于建筑材料价格商定和质量的检测。但最便捷的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底价竞争引起的质量问题频发、采购进度反馈不利和数量控制难度较大等痼疾。因此,亟须在大型工程项目建材的采购方面实行多渠道采购,建立专门的采购部和质量监管部门。市场经济丰富的资源为科学方法的实行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供需有双方变成了多方,可以由承包商进行统一有统筹的采购,也可以由分包方进行个别特殊建材和设备的采购以及由分包商进行定向采购。但无论怎样一种采购方式,都要统一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和质量的严格管理。
(三)建材采购的具体管理
针对大型项目建材的采购,一定要有科学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科学的采购观念
建筑材料的采购一定要有计划,但一定不能为了计划而采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对资金进行简单的一次性使用。也就是说,采购部门一定要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进度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需求驱动订单。这样,就能避免传统建筑材料采购中出现的资金不定向流失和采购进度拖延的情况出现。另外,通过需求来驱动订单,还可以充分调动采购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被动采购带来的诸多问题。
2、提高采购效率,建立全新供需模式
为了满足大型工程的进程需要,建筑材料的采购的模式和采购管理的方式一定要科学而高效。一般来讲,提高采购效率可以通过活跃供需双方企业的合作方式来进行,联盟和伙伴关系的建立就是十分有效地手段。在联盟关系下,供需双方不再是彼此孤立的企业,而是在利益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使得建材的供应方对需要采购的建材的数量,包括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实施进度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这就是的供需双方在工程的.一些关键的合作环节能够保持透明。另外,供需双方就能够及时共享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施工计划。
二、大型工程的技术及管理
大型工程的技术工作十分复杂,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相关技术活动的监管和调整。而技术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施工方法的确定,工程进度的控制和施工人员的调控等等。
(一)施工技术的管理
大型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从设计图纸到具体工程的实施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技术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做好,落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只有建立了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把复杂的施工高效地组织起来,让整个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完善的制度下,就可以进行具体施工图纸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还包括施工技术流程的确定以及建筑材料的采购和管理等细致工作。现代大型工程的项目对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即按照科学的规律制定技术方案;以国家的各项技术规范为原则进行施工;一切从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工程施工一定要技术过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技术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技术财富,才能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保证企业在进行其他施工项目时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和实力。
(二)工程质量的管理
大型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施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决定着工程的生命和施工企业的信誉。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控制成本出发。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控制成本和保证或提升工程的质量从来都不矛盾。一般来讲,可以根据工期,按照规划好的施工计划,组织相应的人力和物力,通过对各个环境的精确控制,才能建造出满意一的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1、相应监督机构的建立
在大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完善监督机构。一般的监督机构都是有施工企业法人代表和工程专家组成。在监督机构中由专家牵头建立质量监督检查评审小组,确保在大型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提供健全的技术支持和强有力的监管,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2、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进度和情况,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具体化、细致化和量化规定。但必要注意的一点是制度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因为可操作性是保证预定目标顺利达成的基础和重要条件之一。在具体施工制度中,量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具体操作时,可以将技术和质量标准印发成统计表,分发到各施工部门负责人手中,以便其对相应的施工环节进行质量和技术方面的考量,并形成参考数据,方便技术部门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
建筑采购 8
一、建筑物质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物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范围比较广,包含了材料采购、材料验收、材料盘点、工程合约、法务管理等众多环节。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建筑物资的管理效率,增加企业成本。
(一)建筑物资采购流程不规范、信息沟通不顺畅
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通常涉及到业主、承包商、材料供应商以及分包商,由于涉及的主体众多,在各主体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处理不及时,从而影响了企业实际施工运作。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采购流程也相当不规范,致使出现购买材料的计划与施工进度不相符的现象。当物资采购计划先于施工进度,就会造成材料积压,占用公司成本;当物资采购计划滞后于施工进度,就会造成供料不足,从而延长施工工期,增加建筑企业风险。
(二)成本管理中缺少责任机制
建筑工程公司在物资管理中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在工程项目中缺少责任约束机制,当工程完工出现亏损时找不出病灶。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责任意识淡薄,加上建筑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此在项目进程中存在着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三)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在建筑工程企业中许多材料人员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养不高。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信息化、电算化的广泛普及和推广,这对公司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中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材料员人数有限,这些制约了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建筑物资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分析
建筑物资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拓展物资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进行物资采购等业务流程的优化,降低损耗,从而有效地控制建筑物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建筑企业要做好物资调配,制定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
建筑物资采购的基本环节就是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物资需求部门要进行物资采购计划的申请和上报,物资管理部门则根据物资采购计划对采购的具体信息进行核查,重点审查采购材料的种类、采购数量、采购成本和到货时间,在进行采购计划审查的过程中要按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年度预算进行,并且对不合理采购计划进行修正。通过对采购计划的精细化管理,可以调整企业的采购成本,有效的避免物资积压,从而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二)建筑企业制定采购招标制度,低企业采购成本
有些建筑企业在材料采购环节存在不合理、不透明的地方,这不利于控制企业的采购费用。实施招标采购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已经被很多建筑企业所采用。在建筑物资采购环节引入招标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的行为发生,对工程项目的招标采购进行有效监督。物资采购环节采用招投标制度,对于建筑施工预算中的重点材料由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其它材料可交由项目部自行负责,实施“总量招标,分批采购”的制度,能够有效降低物资积压现象。物资采购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公开化、透明化可以有效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三)建筑企业开展全面的预算管理,实现物资管理精细化
现代建筑物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说精细化管理是“精在事前,细在过程”。在建筑项目施工前以生产计划为基础,各部门针对生产需求提交物资采购计划,物资管理部门依据数据信息对生产物资的使用情况与使用计划进行比对,分析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物资管理部门在预算计划的实施时,要根据物资采购的具体情况、到货时间等预留出提前量,减少因采购时间过程对工程造成影响。经过科学的进行物资采购的计划和安排,实现物资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四)建筑企业加强对材料人员培养力度,提升物资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的材料人员在物资精细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加大对材料人员的培养力度,通过定期的考核与培训提升材料人员的综合素养,并通过效能监察、例行审查以及内控审计等多种形式,及时纠正材料人员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不断完善其业务技能。企业可以制定材料人员的岗位流动机制和管理考核制度,对于缺少责任心,知识技能欠缺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提高材料人员的整体水平。此外,可以引入奖惩机制,奖能罚劣,提升材料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结语
在目前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中就要做到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做好物资精细化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发挥物资精细化管理在项目施工中的作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相关制度,使降本增效真正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建筑采购 9
目前项目以包工包料的的承包方式由企业承包给项目部,项目部以交管理费给所在企业的方式进行运作。项目部配备材料员、质量员、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等组成项目管理班子,进行施工阶段的控制。特别在材料管理方面,项目负责人自己负责采购,材料员负责材料进场及出库的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涉及材料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可靠性差异大、在现场管理中存在许多弊端,制约着材料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比如:我们浙江人在山东临沂开发项目,当地生产的模板周转率只有3次,价格48元/张,而浙江生产的模板周转率可达8次以上,价格62元/张,每次摊销费用相差8.25元。作为施工方,当然不愿意用当地的模板,更愿意利用物流的方式从浙江采购模板运至山东临沂,节省大量费用。 打破项目部自性采购的传统模式,建立企业统一物流采购中心,以批量采购替代另星采购,以专业人员替代项目部单打独斗,可有效提高材料管理水平,节约大量成本。特别是远距离作业,物流管理显得犹为重要。
二、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的弊端
目前施工企业材料物流管理大多停留在手工管理状态,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导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规范,成本费用高,实时性、动态性差,难于控制,工作方式烦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物流管理息化低,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的阶段;对物资供应商联合体的构成缺乏科学管理,短期竞争多于合作;
物资采购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过程,非集约化,采购成本高;
物资采购没有与预算部、技术部、施工部紧密联系,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
物资库存、现场管理混乱,造成资源的浪费,建筑成本的增加。
因此,打破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至关重要。随着管理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涌现。本文提出了“建筑材料精准物流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的缺陷,并防范新的问题的出现。
三、建立精准物流管理模式的三大基础条件
3.1 技术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是精准物流管理的技术支持,必须辅助企业各管理层次,其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一般包括合同管理、进度管理、预算管理、物资管理、人劳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八个基本的模块,能够辅助各层次的管理:对企业物资统一分类、统一编号,编制物资数据库;从进度管理模块导出阶段性计划工程量;根据计划工程量预算管理模块计算出物资计划;依据物资计划,物资管理模块实施物资采购管理。
以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为技术基础,对物流进行精准控制,实现物资料采购渠道多元化和透明化,物资库存管理、现场管理的实时化和精准性,最终达到物资供应好、周转快、消耗低、费用省、浪费小,保证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建造。
3.2 组织环境基础——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是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共享数据库、EDI、WEB等信息技术,将策划单位、业主、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有机的连接起来,对整个建筑产品供应链实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精准物流管理,缩短建造周期,减少非生产性无价值的工序、简化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内外部组合的一些列活动的总称。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打破了原有部门界限,加快了建筑施工企业内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反馈速度,节省了潜在的时间、节约了潜在的成本、为建筑施工企业精准物流管理提供了组织环境基础。
3.3 组织文化基础——精准建造思想
精准建造(Lean Construction)是一种基于建筑产品管理,通过精确的建筑产品定义、合理有效的建造单元的分解、精准产品策划、精准设计,在物资的精准供应、全过程的产品控制、及时的信息流通和反馈、全体人员早期介入下实现建筑产品的成功交付、资源浪费的最小化、价值创造的最大化的建造管理方法,以提高建筑产品的价值、优化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流、构建合理有效的产品流、降低资源浪费、合理控制工期、整个项目达到最佳效能为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精准建造的根本目的是使整个建造过程持续时间缩短、精准物流管理、建造成本最小、整个建造价值链创造价值最大、客户满意度最高。
因此,将精准建造作为组织文化的基础,指导组织的建造生产,其目标是实现建造过程的“零浪费”,其中包含了物资的“零库存”,即将工程建造过程与物资供应相连接流水化,最大化地减少中间库存、消除中间搬运、等待的时间浪费,达到精准物流管理。
四、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4.1 精准物流管理的目标
在建筑产品的整个建造过程中,工程项目是一个临时的产品系统而独立的存在,紧密的与物流联系在一起。加强物流管理是工程项目精准建造的资源保证。精准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加强供应商的管理,改变传统的竞争和短期合作为长期有效合作;规范物资采购机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化和批量化,缩短物资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简化采购程序;加强物资入库、出库、调拨、报损管理,使库存最小化;加强物资入场、加工建造、退场、损耗管理,降低物资浪费,减少物资的二次搬运;物流信息及时、准确,便于物流的有效控制。精准物流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物资的“零库存”和“零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最大化的满足客户满意度。
建筑采购 10
建筑材料公路施工的的基本生产要素,占公路工程总造价的60-70%以上。公路施工建筑材料管理包括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的管理。在公路施工建设中,对建筑材料加以管理,也是提高建筑质量、降低建设成本的措施之一。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实现有效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公路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路施工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
公路施工建筑材料的采购应作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策划内容的组成部分。
1、采购计划
公路施工建筑材料的采购计划审批的权限和流程由相关制度明确规定。施工企业可根据需要,分别编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需求)申请计划、采购计划和供应计划等,应确定所需计划的类别,明确各类计划中应包含的内容。计划编制人员应明确各类计划编制的依据和要求,应确定各类计划编制和提供的时间要求。
项目专责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及及方案编制其负责区域的公路建筑材料采购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明确需要的建筑材料名称、类别、规格、等级、计量单位、数量 、技术质量要求、交付期、涉及的图纸编号或样本(品)的编号等。
2、供应方的评价和选择
公路施工建筑材料供应方的.信誉对于采购合格的建筑材料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从其社会形象、其与本施工企业合作的历史情况等方面反映:
①供应方的评价
供应方评价的重点是影响公路工程核心质量的包括水泥、钢材、钢结构、焊条以及电梯、空调、生产设备等的供应。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主要包括:
a. 经营资格和信誉,包括国家工商部门批准的经营许可和建设部门核准的企业资资,经营业绩和影响力;
b. 建筑材料质量,必要时应考虑安全健康和环保的要求;
c. 供货能力,包括数量和交付能力;
d. 建筑材料价格,包括相应的性价比;
e. 售后服务,包括服务的及时和满意程度;
f. 人员素质,包括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和培训水平;
g.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过程能力的情况。
②采购的方式
a. 按采购实施主体划分企业采购(即项目经理部上级管理层的物资管理部门组织采购)、发包人采购(属于顾客提供财产范畴)以及分包方采购;
b. 按采购方法划分招标采购、邀标采购以及直接采购。
③采购的活动
影响公路工程核心质量的包括水泥、钢材、钢结构、焊条等物质,相关的采购活动包括招标采购、邀请采购、直接采购以及报批样本/样品等。
④供应方的确定
采购授权人对确定的供应方批准后,施工企业可以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通知供应方,并组织签订采购合同及办理具体采购事宜。
3、对供应方的再评价
公路施工企业在面临以下情况时要适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当出现由于供应方的原因导致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时;当长期使用了某一供应方的重要产品和服务以后;当需要使用过去放弃的供应方时。
供应方再评价的内容:公路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水平和相应的稳定性;供货服务的及时性;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更新的程度;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情况;行业中的质量信誉。
4、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
由于建筑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供应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能是变化的和不稳定的。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及时的对供应方进行评价、选择和再评价。再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技术更新水平,包括供应方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改进情况;
b. 管理服务层次,包括供应方提供的服务提升情况;
c. 应急响应能力,包括供应方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出现中断时的应急响应能力;
d. 信息沟通渠道,包括供应方主动的进行信息沟通渠道的情况;
e. 风险预防措施,包括供应方实施有预见的服务能力。
5、采购合同
公路施工企业和建筑材料供应商应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合同应包括建筑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品种、数量、计量单位、包装、付款方式、到货时间、明确的技术质量指标和保证金等内容合同。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采用节能降耗的建筑材料备。合同在签订前应进行审核,发现问题时,授权人应及时实施改进措施。
6、建筑材料的验收
公路施工企业对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进行验收是公路施工管理中最基本要求。没有经过验收的建筑材料是不能进入公路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
验收前施工企业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验收时核对各类凭证,确认其是否齐全、有效、相符,并按照合同要求检查数量和质量。
①验证内容
公路施工建筑材料的验收管理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检验、试验报告),数量、规格、型号,产品标识,产品包装,外观质量等。
②验证方法
对包装、标识、外观、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和规格、型号、数量逐一核查。对于经过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可以与有关方(分包方和监理)协商后统筹安排,策划综合利用的方法,尽可能做到废旧利用,节能环保。
7、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的处理
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有如下几种情况: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不符合发包方的要求;不符合计划规定的要求。公路施工企业应针对经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管理:
a. 施工企业应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对不合格建筑材料进行记录标识、隔离,以防误用;
b. 组织复验。必要情况下,公路施工建筑材料采购负责人要责成专人填写复验委托记录,组织对建筑材料进行再一次检查。
8、施工企业应确保所采购的建筑材料符合安全与环保的要求
在国家建立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公路施工企业采购的建筑材料与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要求的符合性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新材料、新构配件和新设备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性能需要在采购计划和进场验收中进行重点关注、管理。
二、公路施工建筑材料的现场管理
1、建筑材料的现场管理要求
公路施工企业的建筑材料现场管理包括物质收、发类的事物性工作和现场服务、协调、信息反馈等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管理、出入库管理程序以及报表和其他管理等方面。
2、建筑材料的贮存、保管和标识
建筑材料进行贮存、保管和标识是防止施工质量风险的关键活动。要及时进行项目贮存、保管和标识的相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主要处理的方式包括:改进贮存条件;完善保管方式和程序;改进标识方法等。
建筑采购 11
一、建筑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建筑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物资采购问题重重
1.物资价格信息不流通、不对称致使物资采购价格偏高。由于物资价格变动频繁,企业容易因物资价格信息不流通、不对称因素导致采购价格偏高。
2.物资招标采购普遍存在重价格轻质量现象,低价中标致使采购物资质量存在较大风险。
3.物资采购预算体系缺失或预算不精确,使得采购量偏离需求,导致库存短缺或积压。一般的建筑企业,采购前期流程不完善,需求量信息不流通,采购人员或物资部门负责人仅凭经验预计采购量,缺乏科学依据。
(二)物资管理制度不完善,个别程序形同虚设
物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制度不能有效落实。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物资管理制度中所涉及到的采购申请制度以及发出和领用申请制度,由于物资种类繁多、工作量大、人手有限等因素,瑞安市大部分建筑企业均未能完全执行到位。
因物资领用申请制度流于形式,施工班组为了图方便,普遍存在超额领料的现象,工程施工完毕,出现大量退料,造成库存积压,不仅占用资金成本,还使得人工成本和物资的仓储成本增加。
(三)物资采购后的审验流程不到位
企业普遍存在重视物资采购价格,而轻视采购后的验收及后续审计工作。由于物资专业性强,许多企业未能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质检,仓库管理人员仅对物资数量进行核对。同时也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中物资审计领域空白,物资采购流程是否合规、采购价格是否合理、采购质量是否达标等程序审验也自然不到位。
二、建筑业物资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当前,建筑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可能由以下原因所致: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物资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行业的特性,领导往往把重心放在工程业务承接,工程预算、施工类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上,而不会下心思和本钱去招收优秀的物资管理人员。同时,物资岗位人员缺乏培训,专业能力未能及时得到提升,也是物资管理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物资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力度差
物资管理制度拿来主义普遍,未能有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导致制度难以有效执行。部分企业因物资管理制度设计不严密,导致部分物资管理内部控制失效。同时,为“节约成本”,实际操作时流程简化,制度空设。
(三)物资成本核算不全面,绩效考核不到位
企业物资成本仅核算面上的购买成本。存货运输装卸成本、持有成本、仓储成本、资金占用成本、保管不当成本等其他间接成本未能涵盖。也正是这些间接成本未能单独反映,未能作为考核指标列入考核体系,仅对物资收发量的准确性考核,激励作用不明显,对于物资管理水平提升十分有限。
三、加强建筑业物资管理的对策措施
通过前述建筑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领导重视,吸纳物资管理专业性人才,强化物资管理团队建设
任何工作要想得以加强必须引起领导重视,取得领导支持。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将物资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同时,企业不仅要引进高素质的物资管理人员,还要加强物资管理团队建设。物资采购、质量验收、仓库管理、物资核算每个环节都不能落下,任何一个环节的人员素质都影响物资管理的综合水平。正如木桶短板效应,短板的高度决定了物资管理水平的高度。因此,企业要提升物资相关岗位要求,提高相应岗位待遇,把优秀的员工引入物资管理环节。并且要重视对物资队伍人员上岗前的系统培训,使其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胜任岗位工作,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物资管理制度设计,加强执行力度
切实可行、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是实现物资管理的根本保障。企业要想在物资管理工作上出效益,必须得健全物资管理制度,确保设计合理,有效实施,针对瑞安市建筑业物资管理的现状,还需加强以下几个环节的设计:
1.物资采购环节操作方式设计
物资采购环节是物资管理的初始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物资采购环节设计合理,把关严密,从源头上保证了物资质量、控制了物资采购成本,为企业物资综合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物资采购方式需注重成本效益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计。根据物资采购金额、特性、市场情况等因素分别采取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等方式。招标采购一般仅适用于大宗、价高物资的采购。对于非大宗、市场竞争性大的物资采购,可以按企业自身的意愿邀约信誉好、产品质量佳、级别等同的'厂家进行竞争性谈判。至于零星物资采购,企业要做到既规范化,又简便化。可结合物资采购量、市场情况等因素采取定期询价,定点采购的方式。
2.执行物资采购预算制度
企业必须重视执行物资采购预算制度,科学编制采购预算,合理安排采购。实际操作时,企业应当根据各种存货采购间隔期和当前库存,综合考虑企业工程施工计划、市场供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存货采购日期和数量,确保采购成本最经济,库存处于最佳状态。具体可综合经营、工程、财务、物资部门构建预算信息系统。经营部门定期更新承接工程情况和工程用料预算信息;工程部门定期更新工程施工计划以及工程用料变更情况;物资部门结合物资库存信息预计最佳采购量和采购时间节点。由于建筑业施工物资多,该项制度企业应灵活应用,需结合实际,注重成本效益原则。零星物资采购量和采购日期可以仅依据其采购间隔期和当前库存确定。
3.建立企业物资信息系统
现今,建立精细化物资信息系统对建筑业意义重大,尤其是规模建筑业。物资信息系统不应局限于物资出入库的信息记录,还应涵盖物资供应商信息和物资流转信息。完整的供应商信息应包括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产品信息、售后服务等因素,按物资类别进行建立,并不断更新。物资流转信息是记录和反映物资在采购和企业内部流转过程中的情况,尤其是详细记录物资异常情况以及出现异常或请求帮助时供应商做出的反应。企业物资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物资核算的效率,及时显示库存信息。同时也提供了物资供应商的具体情况和售后服务相关信息,便于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为物资采购环节操作提供依据。并且,有利于及时掌握物资流转过程中反馈的信息,避免因信息滞后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规范物资准出制度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明确物资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制定严格的物资准出制度。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工程领料应执行申请审批制度,根据物资领用的额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划分审批权限,分别由工程管理员、部门负责人、分管工程经理或经理审批。仓储部门根据经过审批的领料单发出货物。
零星工程较多的小规模建筑企业执行确有难度的,在实际操作时,零星工程施工领料可直接由仓储部门根据工程预算用料清单审核领料单,不管是一次性领料还是分批领料,单项工程各类物资累计领用数量不得超过该项工程预算用料清单列示的数量,如超限额领料,则根据所超额度的审批权限,由符合条件的人员审批后准予领用或发出。预算部门、工程部门在获取相关工程变更信息时,应及时将工程用料变更清单反馈仓储部门。
在严格限额领料的基础上,还需规定余料及时还库,领用物资执行专项专用的原则,以便提高材料的周转率和单项工程成本核算的准确率。
5.建立库存物资评级体系
建立物资评级体系,对物资进行评级分类,确定其使用价值、保管方式等,有利于物资合理调配。某些物资由于技术更新、企业业务变更等原因已不适用,如不及时评级,物资得不到及时处理,将造成价值损失。为此,对物资进行定期分析、评估至关重要。具体操作须结合企业实际,如根据物资性能、采购年限、新旧程度、适用情况进行等级、价值划分。对划分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及时恰当进行处理。对于工程施工退回或回收的边角余料、残、旧废料等库存物资,也应划分等级,合理归类利用。
(三)物资成本全面核算,会计核算内部审计二合一
企业的物资成本包括物资采购建造成本、运输装卸成本、仓储成本、持有成本、人工成本等。由于工程成本一般仅列示物资采购建造成本,使企业忽视物资间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其实物资间接成本的控制有着很大的潜力,是企业节支出效益的一个亮点,因此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可以从物资成本全面核算入手,精细分析,降低物资间接成本。
将物资采购流程是否符合制度、采购渠道是否合规、价格是否合理准确等程序的内审工作并入物资会计的工作,与物资核算一并进行,使物资采购审计常规化,确保了采购环节内控的有效实施。
建筑采购 12
1采购计划
施工企业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采购计划来源于特定施工项目的材料设备用料计划,而用料计划是预算人员根据工程合同、生产任务和设计图纸、技术资料或实际需要编制的计划,是项目策划活动的结果(输出)之一,构成项目策划的一个重要部分。采购计划在实际操作上可分为整个项目的总体采购计划和月度采购计划。总体采购计划包括全部工程的用料采购安排。而月度物资计划是基层用料单位(项目部)月份内计划施工生产、用料的计划,也是物资部门组织配套供应,安排运输、控制使用、进行管理的行动计划。它是施工企业物资供应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月计划要求全面、及时、准确,它由基层用料单位根据施工作业计划,以单位工程为对象,对各工程分部分项逐项核算汇总编制。
2对供应方的评价
施工企业应对供应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资格和信誉;2)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3)供货能力;4)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5)售后服务。为选择供应方,应建立供应方的资料档案,从以上各方面以及技术水平、财务状况、创新能力、质量观念各方面按严格标准选择优秀的供应厂商,成为自己的合作者。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资料档案要及时更改,以便为今后选择供应厂商提供更可靠的资料。
3供应方的确定
确定供应方进行采购按采购方法划分,可分为:1)招标采购。施工企业以招标文件的方式,约请采购策划名单中的多家供应方投标,经过评标,选择最佳供应方。对于大宗物资、工程设备以及采购金额较大的,一般均应采用招标采购。2)邀标采购。施工企业以招标的方式邀请特定的供应方投标,用招标方式确定供应方。对于批量小、价值较低以及不宜招标的,可采用询价招标。3)直接采购。对于零星材料或较难实施质量、价格对比的,或单项物资价值低(如低于10万元)可考虑直接采购。
4施工企业应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
对供应方的重新评价可确定企业是否继续保持现有合作关系,并寻求采购过程的改进机会。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的时机一般有:1)对合格供应商名录进行定期(不定期)维护更新;2)每项采购合同到期结束;3)供应方出现违约情况;4)企业认为需要时。供应方再评价的内容一般可包括:1)供货的质量水平及其稳定性;2)服务的及时性和满意度;3)其他履约情况;4)技术更新情况;5)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变化情况;6)社会信誉的保持。供应方再评价的意义在于使企业能够监控入选供应方的供货服务动态,及时识别新的和潜在的采购风险并加以控制和预防。通过供应方再评价结果,建立不合格供应商黑名单可作为施工企业预防和规避采购风险的一个手段。
5施工企业应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
施工企业应在采购管理制度中对采购合同的拟定、审核、批准、签订、管理明确相应的职责。建立采购合同的内部授权体系、制定和采用标准合同文本都是规范采购活动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
1准备工作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验收前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验收时需准确核对各类凭证,确认其是否齐全、有效、相符,按照合同要求检查质量和数量。当施工过程需要时,对于特定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如锅炉、起重设备等),施工企业可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
验证内容:1)产品合格证;2)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检验、试验报告);3)数量、规格、型号;4)产品标识;5)产品包装;6)外观质量;7)必要的复验。
验证方法:1)对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逐一核查。2)对包装、标识、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实物质量抽查的比例执行相关物资标准规定,在无具体规定时,由企业自己制定内部标准或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抽查比例。3)对规格型号、数量核查。4)对于进口物资,一般须全部检验,且保证检验周期不得超过合同规定的赔偿期限。对于规格整齐划一、包装完整的,也可实施一定比例的抽查。5)当进口物资属于国家法定检验的商品,则应由商检机构进行法定检验并索取《质量检验证书》。6)验证人员需根据企业规定和监理要求,填写验证记录或报验记录。
2不合格物资的处理
施工企业应建立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对不合格品的识别、评价、处置、记录的职权并确保有效实施。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对不合格的提出,对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隔离、标识,对不合格情况的处理,对不合格物资的再检验,对不合格问题处理的记录等。施工企业必须确保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如无特殊情况均应拒收、退货。对于无法退货且有可能加以利用的,应对其使用范围进行严格评审界定,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构配件、设备经评审、检验合格后的利用情况可包括降级使用、改变用途等。
三、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
施工企业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应考虑以下方面内容:1)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入库管理;2)仓储管理,包括仓库料场设置、安全防护条件;3)存储管理,包括: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摆放、隔离、标识、检查及维护保养、账目、档案、盘点等;4)领用发放管理。
1物资的管理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在仓库或施工现场都必须有适当的储存环境和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物资保证有必要的防雨、防潮、温控、防盗、防火、防爆、防污染环境或其他防损坏措施,以及有标识、检查维护保养、定期盘点规定等。对于大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金属构件应制定专门的堆放储存方案。危险品或贵重物资的发放、保管和使用应有严密的管理制度,以对物资、人员及工程提供保护。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可以采用标牌、存放地点、进货验收单、进货台账、保管台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方式进行标识。
2物资的搬运及防护
施工企业应明确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的搬运及防护要求。对于特大、特重、超长的构件或设备,易燃、易爆、有毒及贵重物资运输(搬运)应配备必要的作业设备及工具,作业人员应经训练合格,符合法规规定和企业管理制度。对容易混淆错用的搬运物资应作出必要的标识。构件的吊装及现场水平、垂直运输均应防止损坏、变质、变形。特殊搬运需要事前制定专门的搬运方案。搬运方案应包括搬运及防护的技术参数、搬运方法、作业人员、设备等要求。搬运及防护过程的施工机具配备应考虑特殊的质量要求,操作人员要按照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运作。
建筑采购 13
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过程中,保证材料管理工作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建筑成本的重要环节,完善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抓好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特别从源头抓起,明确材料质量和价格管理的程序,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有效控制建筑材料价格,确保工程质量,降低造价。施工中,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对降低材料损耗、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计划阶段准确进行材料供应计划
没有计划就没有成就,材料计划是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基建各部门协同配合的结果。材料管理部门应与技术、施工等班组之间的加强协作,使得项目中的材料计划全面、准确、及时和并可预见。材料需求量根据项目的面积、结构类型以施工计划,为施工管理提供的备料计划,并且及时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信息,调整材料供应计划,工程备料计划要具有及时性和准确性。各相关部门之间协作各负其责,提高材料计划质量。编制材料供应计划,首先应按施工年、季、月工程的进度计划编制年度、季度及月度材料需求计划。编制时要有依据、有核算,并且要针对材料供应、需求量进行编制。同时,按规定要求对材料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型号、质量标准、供应时间,数量。应在充分利用材料库存的基础上,做好材料平衡工作,及时编报工程材料与物资的采、订购计划。材料储备并不是越多就越好,要有一个度,即要制定材料储备额,常用的方法是“经济批量”订购法。该法是指某种材料的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之和最小时的订购批量。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取二者之和最低的订购批量即为最经济量。
二、项目前期从优选择材料供应商
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规格各异。由于材料的生产商、经销商众多,并且厂家的实力、生产经营理念、技术含量严重参差不齐。建筑材料采购前应对供应者进行评价,确保满足采购的批量要求和质量保证能力。需要调研的还有就是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供应者的产品质量、企业信誉、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在材料供应商选择上,只有充分的了解材料市场,才能在选择合格优质的建筑材料中做的心中有数,也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三、采购期间严格控制材料的费用
材料费用是建筑工程总造价的主要构成部分。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包括商品价格、采购保管费以及运杂费等,是可控成本。做好控制材料价格是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实施采前控制加强材料采购过程的管理,是建筑材料费用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确定材料的供应模式和招标采购可以有效控制材料价格。实施过程中,要确保监督和采购员之间的职责分离,特别是大宗常用材料,应严格执行招标采购程序。控制材料成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首先,掌握市场降低建筑材料物资价格: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收集整理价格。建筑材料价格的调查和采集工作量大、收集面广。特别是对于主要材料,需要材料、施工、纪检监察等部门及人员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其次,选取合理采购模式:或者由完全由施工方采购供应;或者由业主采购供应;或者业主和施工方共同采购。这三种方式的选择各有利弊,应根据情况进行选择。
四、施工期间把好材料验证关
建立相互衔接、相互约束、相互配合的工作程序,并按程序检查、操作和考核,在建筑材料计划、检验、采购、保管等环节,把ISO9001质量标准落实到岗位,做到记录清晰、考核依据明了。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保障材料的质量管理制度,检查落实。加强质量信息资料管理及施工现场的`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工程材料采购质量。主要材料应及时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验收入库是把好材料质量的重要一环,把建筑材料的采购和运输中发生的隐患解决在验收阶段。验收时必须核对于送货清单、包装、质量证书内容的一致性、有效性。验收人员首先及时向供方索取该批材料随货清单、出厂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以及按规定要求的其他特有的报告,对于需要复检的物资,取样复检,复检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上报,这些建筑材料另行堆放,做好标识。对复检不合格的材料,还需作出书面函告,提请供方重视对产品质量的监控。
五、严格控制工程材料实物量的消耗
材料资料保证资料和工程建设中的其他资料一样重要。这些资料主要包括:生产厂家的资质、材料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的材料检测报告、入库单、出库单、材料现场抽样检测报告等等。施工方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随同其它资料存档,以备日后随时查阅。特别是制定较为完善的实物量消耗管理办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实物量的消耗。例如:对某项目的钢筋制安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激励承包方案。根据某工程的钢筋实物量的消耗统计,钢筋的料损只有0.38%,远低于早前制定3.2%的材料损耗定额。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定期核算主要材料实物量的消耗,及时跟踪掌握材料的消耗情况,对于超出消耗定额的,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查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实物量的消耗控制在定额范围内。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不仅要“秋后算账”,更要先算后用,做到材料消耗有控制,使材料的损耗降到最低。
六、竣工后期建筑材料的管理
在项目施工结束后,要对项目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梳理,并统计项目材料使用量与计划使用量是否一致,并且总结差距。除此之外还应该对项目建设后的材料进行整理,主要包括:剩余材料的整理统计及回收,对生于建筑材料进行清理,并按照要求统计入库;并合理查处临时设备,减少浪费,特别是用电、用水设备要及时清理,以免引起安全事故;再就是做好废料的处理工作,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剩余废料、残料进行合理处置,并登记,进一步降低材料消耗,挽回不必要的损失。
七、加强管理人员现代化素质培训
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还应做好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在管理思路上,使相关部门的人员明确自己在材料成本预测、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实施、材料保管、材料使用、材料清理过程中的基本工作程序、方法和责任;在业务素质方面,对材料管理工作者进行具体业务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材料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操作能力,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工作效果考评,使材料管理工作者在竞争中发挥最大潜能。强化管理人员的信息资源管理,使材料管理从粗放型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
八、结语
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材料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巨型化程度越来越高,工程材料成本占到工程施工总成本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有的达到的80%以上。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对于材料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搞好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意义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孙美荣。浅论建筑工程材料控制与管理[J]。建筑科学,20xx
[2]李自宁。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J]。神华科技,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