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生语文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语文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语文工作总结1
从自己是如何学习语文的。介绍了经验,讲了多读,多学、多练、多思考的做法,确实是掌握课文知识的方法,作者讲述的真实,可信,语句通顺,用词正确,总结得好。
语文学习经验总结
在众多中学生中,有不少人认为语文没有什么好学的,认为它不重要,其实不然,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语文的:说话、发言、写文章、欣赏鉴别事物一无一不跟语文有关。一个人的语文修养也可折射出该人的综合能力与品质。所以学习语文很重要。
语文的载体是文字,但语文绝不是汉字符号的简单拼写与组合。语言是丰富的,所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要注意字词的推敲,尤其是对近义词更要搞懂其间的异同,这样才能正确的分辩和使用相近的词语,使语文表达清晰、准确。在这
方面古人做的甚好,今人就府做的更好。
语文是一门广泛的学科,它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有大语文思想注意多与生活结合。比如,课本上有一篇文章表现手法很好,那么当你出外赏花游玩时,你会不会想到自己应怎样把看到的.表达出来才会使别人心领神会呢!再如:当你与朋友交谈时,你会不会考虑一下他为什么这么说,换一种说法,换种角度不是更好呢!如果你做到了与生活联系,你就会发现语文的丰富多彩,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分析、表达能力。当然这样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
语文能力往往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这就要求学习过程中不能就书本啃书本,要多看课外书籍,不断的开拓视野,丰富头脑,见多才会识广。这样就不会把自己禁锢在“为了学而学”的模式中.从而使自己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处理问题,
提高综合能力。
当然要学好语文除了以上几点,还应多读、多写、多练、多思考、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必定会从整体的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中学生语文工作总结2
xx届学生毕业了,与他们共同奋斗了三年的我,对自己在这三年,尤其是高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些感悟,在此做简要的总结,希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希望对下一届高三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有一点启发。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文科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虽然这届学生大部分是自己从高一带上来的,但毕竟到了高三最关键的时刻,还是感觉压力很大。因此,在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中,我从来都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丝毫不敢有所懈怠,惟恐出现任何差错,辜负了领导的期望,影响了学生的前途。语文高考考点细实、知识深广,《考纲》又不断更新,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试内容和范围的变动。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很多语文老师就顺理成章地走这样一条耗时长,收效差的教学老路: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然后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讲得自己昏天黑地、心力交瘁,学生如堕五里雾中手足无措。我也多次在这种模式中矛盾过、挣扎过,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今高考尘埃落定,回顾这一年的教学轨迹,深深浅浅,得失兼杂。深入反省之后,在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的问题上得出了一些浅薄的体会。
一、教学情况回顾:
(1)紧扣学情和新的高考要求组织复习,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夯实,重视在语文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认真研究考纲和本省本学科的考试要求,注意收集、分析相关的高考信息,收集和筛选各地相关高考模拟试题并加以改造,针对学情精心编制平时练习,尽可能地提高题目的新颖度和信息含量,以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复习效率。
二、高考复习反思:
把握学情、考纲和信息是前提;计划周密,步步为营,题题落实是关键。我一直认为加负是一种失败之举。一味地题海战术,四处抓题,只会和学生一起陷入两败俱伤的深渊。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但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常常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得不偿失。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消化吸收、补充巩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最忌在高考前夕还四处抓各地模拟题或重点中学的试题,然后照单全收,当珍宝似的发放给学生,反复叮嘱学生去做,其实这只能向学生显示老师的底气不足,人云亦云,反而造成学生的集体恐慌。另外,学生水平不同,重点中学的试题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很长一段时间望着一堆的提纲,我就是在这种劳而无功的失败情绪中度过。因为我弱化了学生自学的能力,消磨了本该可以运筹帷幄的宝贵时间。所以我常常在这两个问题上自省:
(1)为什么高考语文知识和考点越来越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
(2)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子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
我们把知识嚼得稀巴烂了才喂到学生的嘴里,这些精神食粮对年轻的学生来说是食而无味,脆生生的食物会更具诱惑力、新鲜感、挑战性的。比如本备课组曾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文言文实、虚词的整理和句段翻译上,并出了大量的配套练习和测试题,但因把学生所有的语文课堂时间都剥夺在讲评上,而课后学生又不可能全身心地用在语文的复习和训练中,所以学生自主知识消化的时间丧失了,结果一两个月消耗战下来,虽然老师用心良苦,但学生在文言文上似乎没有一点长进。指导方向对了,但教学手段却错了,而这样的错误依然在继续。
正确之举是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牢牢掌控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地考查。
首先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给课堂留一些空白,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
其次是优化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教学重在引导。汉语言内蕴深广,语文课堂上我们传授给学生的只是九牛一毛,我认为语文教学管理的生命在于“导”,在于“启”,即引导学生投放精力,安排时间,催生主体欲望,激活学习****。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这才是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但是到了高三后,由于要进行专题性的复习,难免有些枯燥乏味,学生常闷着不说,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特别是理科生,常常有重文轻理的思想。课下用在语文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这就要求老师向课堂要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语文,并把学习语文的时间延伸到课外。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②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④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过去的三个学年里我完成了一次循环教学,在引领学生成长进步的同时我自己也有了不同的感受,总结过去的意义在于面向将来,我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带上这一届的经验与教训、思考与实践继续努力。
中学生语文工作总结3
头两个星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听课,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习。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活泼,一位严谨,从效果来看,前者要好一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分析,而这个学校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差,对抽象分析较难理解继而引发对学语文缺乏兴趣。即使部分能力强、愿意学的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些分析,也违背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于这些十四岁左右的初二学生来说,最容易接受、最需要的是丰富的感性体验。正如指导老师对我说的,像《听潮》这样的抒情散文,只要老师读好了,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了,课就上好了一大半。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老师讲课有激情,学生不会不受感染。散文单元,我上的是《白杨礼赞》第一课时,由于准备不充分,文章线索没有讲清楚,但是我注意到自己的朗读。学校有课文朗读的磁带,但我还是在课堂上自己读了一遍课文,虽然没有专业朗读人员读的好,但我尽了自己的全力。指导老师后来说,老师应该自己读,这样让学生感到亲切,不能自己不读,又说学生读的这不好那不好。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有课时,我往往是凌晨五六点就起床备课,查资料,写教案,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
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我认为男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再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结果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后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勾勒了怎样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一起分析这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们会仿照第四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
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语文教学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能取得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赞许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地说:“老师,我们喜欢听你上课,你的课很精彩”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批改作业,我纠正每个错误,在批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勉励之,开导之。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其作业本上写明,为了不浪费时间、精力、感情,我不改这次作业。我的指导思想是要不断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在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过程中有反复,但不能“苦口婆心”,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要根据学生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措施。改作文,我花的心血更多,我注重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我认为表达的通顺与否、有无错字和内容的分量对初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最突出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并不怎么讲究章法,他们感兴趣的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老师把写作文看成纯粹技术性的练习,不关心作文的内容,就会失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是为了育人,不要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的指导思想。
班主任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明显成效。我在初二(2)班这个差班做实习班主任时,注重做差生的工作。要实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想,必须有诚心,有耐心,而不能一味地训斥,也不能把一些屡教不改、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学生的不良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算完事。
有个男生上课不听讲,讲话,画画,还经常迟到,老师经常批评他。我和他交谈,他说,他以后想当设计师,他参加了美术培训班,他的叔叔是湖北美术学院的教授。班主任、批评他的老师都不知道这些情况。我告诉这个学生,要学好美术,当好设计师,各种科学文化知识都要了解。我要他把画的素描给我看一下,并要他先给自己订个小目标--不迟到。临别时,我送了他一本《朝鲜邮票目录》。他很感激我,要我留下通讯地址。学生成绩好,老师当然喜欢,但学生成绩差,老师就厌恶、不管,这样的`师爱就狭隘了。作为老师,应该对全体学生负责,让所有学生在学习、品质上有所进步。
见习结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实习中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教育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不把老师当回事的学生。有个学生满嘴挑衅性的语言,我多次耐着性子给他讲道理,但他不为所动。其实他反应比较敏捷,上语文课常常举手发言,答得也比较准确,但他就是不愿受任何约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丝毫不考虑对其他同学的不良影响。我跟他讲明,不要太自私了,今后走入社会,靠的是真本事、硬碰硬,不是靠一点小聪明、嘴巴狠。
有一次,他跟我抖狠,我针锋相对,差点打起来。他“自动降温”,我把他带到班主任的办公室,班主任对他进行说服教育。事后,班主任忠告我不能和学生打架,学校会处罚打学生的老师,家长告到报社,报社立场肯定是站在学生那边。我问班主任如何真正改造这样成心捣乱的学生,他说,老师没有什么权力处置学生,只能用言语智斗,“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但我想,如果仅仅靠言语,而没有切实的处罚措施(如在学生操行评定中扣分;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不允许其上课;学生严重违反校纪时,勒令其退学),这样的学生会有恃无恐,更加猖狂。
学校管理学生,应该认真负责,严明校纪,不纵容,不粗暴,恩威并重,当断则断,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在学校里不出乱子,这等于是放弃了教育的神圣职责,使教育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最后积重难返。
中学生语文工作总结4
头两个星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听课,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习。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活泼,一位严谨,从效果来看,前者要好一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分析,而这个学校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差,对抽象分析较难理解继而引发对学语文缺乏兴趣。即使部分能力强、愿意学的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些分析,也违背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于这些十四岁左右的初二学生来说,最容易接受、最需要的是丰富的感性体验。正如指导老师对我说的,像《听潮》这样的抒情散文,只要老师读好了,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了,课就上好了一大半。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老师讲课有激情,学生不会不受感染。散文单元,我上的是《白杨礼赞》第一课时,由于准备不充分,文章线索没有讲清楚,但是我注意到自己的朗读。学校有课文朗读的磁带,但我还是在课堂上自己读了一遍课文,虽然没有专业朗读人员读的好,但我尽了自己的全力。指导老师后来说,老师应该自己读,这样让学生感到亲切,不能自己不读,又说学生读的这不好那不好。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有课时,我往往是凌晨五六点就起床备课,查资料,写教案,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
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我认为男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再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结果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后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勾勒了怎样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一起分析这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们会仿照第四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
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语文教学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能取得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赞许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地说:“老师,我们喜欢听你上课,你的课很精彩”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批改作业,我纠正每个错误,在批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勉励之,开导之。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其作业本上写明,为了不浪费时间、精力、感情,我不改这次作业。我的指导思想是要不断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在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过程中有反复,但不能“苦口婆心”,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要根据学生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措施。改作文,我花的心血更多,我注重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我认为表达的通顺与否、有无错字和内容的分量对初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最突出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并不怎么讲究章法,他们感兴趣的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老师把写作文看成纯粹技术性的练习,不关心作文的内容,就会失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是为了育人,不要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的指导思想。
班主任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明显成效。我在初二(2)班这个差班做实习班主任时,注重做差生的工作。要实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想,必须有诚心,有耐心,而不能一味地训斥,也不能把一些屡教不改、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学生的不良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算完事。
有个男生上课不听讲,讲话,画画,还经常迟到,老师经常批评他。我和他交谈,他说,他以后想当设计师,他参加了美术培训班,他的叔叔是湖北美术学院的教授。班主任、批评他的老师都不知道这些情况。我告诉这个学生,要学好美术,当好设计师,各种科学文化知识都要了解。我要他把画的素描给我看一下,并要他先给自己订个小目标--不迟到。临别时,我送了他一本《朝鲜邮票目录》。他很感激我,要我留下通讯地址。学生成绩好,老师当然喜欢,但学生成绩差,老师就厌恶、不管,这样的师爱就狭隘了。作为老师,应该对全体学生负责,让所有学生在学习、品质上有所进步。
见习结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实习中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教育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不把老师当回事的学生。有个学生满嘴挑衅性的语言,我多次耐着性子给他讲道理,但他不为所动。其实他反应比较敏捷,上语文课常常举手发言,答得也比较准确,但他就是不愿受任何约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丝毫不考虑对其他同学的不良影响。我跟他讲明,不要太自私了,今后走入社会,靠的是真本事、硬碰硬,不是靠一点小聪明、嘴巴狠。
有一次,他跟我抖狠,我针锋相对,差点打起来。他“自动降温”,我把他带到班主任的办公室,班主任对他进行说服教育。事后,班主任忠告我不能和学生打架,学校会处罚打学生的老师,家长告到报社,报社立场肯定是站在学生那边。我问班主任如何真正改造这样成心捣乱的学生,他说,老师没有什么权力处置学生,只能用言语智斗,“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但我想,如果仅仅靠言语,而没有切实的处罚措施(如在学生操行评定中扣分;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不允许其上课;学生严重违反校纪时,勒令其退学),这样的学生会有恃无恐,更加猖狂。
学校管理学生,应该认真负责,严明校纪,不纵容,不粗暴,恩威并重,当断则断,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在学校里不出乱子,这等于是放弃了教育的神圣职责,使教育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最后积重难返。
中学生语文工作总结5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实习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专业原因,我到了一个私立的语文培训班实习,我特别珍惜这次实习机会。
经过一段熟悉之后,我就正式给班上的学生展开语文培训了,慢慢的,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也看见了明显的成效,我对自己负责的班级学生进行了阶段性测验,他们的成绩都是不错的,达到了我预计的效果。在每节课上课之前,我都会对他们进行词语考核,将之前学过的语文生字词语汇总,反复复习,随堂测验,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分析课文这个环节加大了力度,力求把课文分析透彻,在做题的环节上,我开始引导他们自己做题,我的作用就是,并详细讲解。经过实习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
在语文培训班的课堂上,我要求自己每节课必须有字卡、有挂图、有图文并茂的上课教具。在知识的专业上我也力求精准,不会出差错。同时,我也加大了对于词语掌握这一环节,每节课都有10个必须会写的与他们小学课本有衔接的字。一些经典的文章我会引导他们背诵。经过几节课的调整,孩子们学得更加扎实,积累的`越多。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告诉我,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准确的知识,更加重要的是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为人师表”,我谨记指导老师的话。
在语文培训班实习,我还了解到要老师家长双向努力,学生才会有所提升。所以,在接下来的实习生活中,我更加注重与家长的互动和沟通。在每天下课之后,我会把作业发到家长的手机里。并在上课的前几天我会打电话与家长沟通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在家写作业的情况,并建议家长督促孩子学习,辅助考词、背课文。每当听见家长说:“老师你费心了。”。“谢谢老师!”“多帮我管管孩子,让您操心了。”我都有莫大的安慰,经过与家长积极的沟通,孩子的学习能力增强了,知识点掌握的更好了。“沟通是最好的桥梁。”我开始渐渐的意识到这个道理了。我想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我会勤沟通,多互动。
总而言之,在语文培训班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中学生语文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语文工作总结09-24
语文工作总结09-18
语文月考工作总结03-18
小学语文工作总结11-06
小学语文工作总结03-01
语文组工作总结08-06
语文月考工作总结08-02
语文组工作总结07-12
语文研修工作总结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