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1
迎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今天,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诞生了。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年来,课程改革实验给我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扎实的培训、考察学习,帮助我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优秀观摩课展示、论文评比、专题研讨,为我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成长记录、 ,引导我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课改实验,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我工作方式的改变,我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一、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作为一名实验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作为语文教师,我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并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二、实现知识结构的更新。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借鉴教育同行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此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思维活跃,闪光点频频,他们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班内学生普遍反应喜欢上语文课。一节课40分钟,往往觉得太短了,下课后还围着我讨论问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还注意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此外,我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谜语与学生的识记生字联系起来。除了编谜让学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教学“生”字时,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牛”“一”,在老师的动作暗示下,学生心领神会,编出了谜语“小牛坐在草地上”,学生很快记住了字形。现在学生在新课前都能认真预习,特别是能积极查找资料,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热烈,常常高潮迭起。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使我们对自身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定位。为此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工作总要求,即“以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深化课堂教学为重点,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努力为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学期,结合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组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文件、教学理论如《新课程标准》《学习资料选编》等。通过学习,大家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强了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组织课堂教学,并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集体备课,并且每人上一节公开课。在备课—上课—评课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努力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尝试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取得多方面的进步。
二、强化常规要求,规范教学工作
1、全组老师遵照教学常规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工作,大家认真分析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学目的、任务以及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各个年级的知识脉络。低年级着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书写习惯的的指导和培养。高年级则注重读书读写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引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在能力题方面的创新思维和考试心理的稳定,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个别辅导的契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运用能力。
2、认真设计导学案,我们英语组里的几位老师认真研究英语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导学案的“导”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从导学案中达到预习新知的目的。
3、我们鼓励学生在校内、校外主动地接触英语,并且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以及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爱好和兴趣。
三、落实各年级教学目标,坚持课例研讨,打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各年级目标的落实
三年级是起始年级,学生都是“一张白纸”,对于课堂用语,学习习惯等都无从入手,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其的重要,我们共同认真钻研教材,以趣味性为主旨,逐步形成了本组的特色——课堂容量丰富、学生听课习惯好,兴趣浓。
四年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侧重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
五年级侧重于中、高年级衔接教学的研究,及学生对语法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2、积极课例研讨,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都能进行认真讨论,相互交流沟通,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再将交流出的经验、方法运用到课堂中,课后进行交流、揣摩,研究课的优缺及改进之处。这种教学经验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既促进了大家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大大增强了本组教师的凝聚力。最终形成了自主学习--组内展示--全班展示--合作探究--点播指导--梳理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此一来即顺应了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又使大家走上了教学研究之路,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统一单元试卷、习题练习,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首先做到课课通、单元清,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四、课改让师生在探索中不断提高
1、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为此,本学期,我组共安排公开课4次,其中“随堂课”3次、示范课1次、与镇其他学交流活动1次,参加是组织的教研活动一次,我校辛培泉老师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英语口语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杨艳艳老师参加了市五项全能大比武,取得较好成绩,老师们在组内形成了“比、赶、学”的良好氛围。大家在积极学习教学理论的同时,苦练教学基本功,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2、经常进行“观课议课”活动,让讲课老师能“一课一得”,发现自己课中特色的地方,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虚心接受听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取长补短,探讨教学得失,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3、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小组合作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课堂参与的机会,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上有困难的群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关注与扶持,课堂上学生们都有事可做,精力也集中了,课堂效益有了很大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1、活学活用,新课改让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是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且学生的情况也不同,所以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拘泥于模式,要灵活进行课堂教学。
2、设置灵活的评价机制,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评价经验,结合本学科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扎实开展 。
回首一年,忙忙碌碌,却也脚踏实地,忙碌中感觉踏实,辛苦中留下回味,不断激励我们奋进,勤勉播种了收获。如果说过去的一年里面,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一点进步,这和领导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分不开,今后的工作还等待着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在新的一年里,我组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创新的工作思路,踏实的教研作风去迎接全新的挑战。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3
现将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所做的工作
(一)、建立领导小组,明确课改思路。
1、我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了以马宏超校长为组长,刘洪元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年轻教师为组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不课改,就没法减轻师生负担,不课改在新形势下教学质量就没有保障,每个教师必须无条件改变思想,付诸行动,走课改之路。课改模式为24字模式,是被印证了的可行的模式,学习行动。
2、课改评价同评先晋级,评模表先挂钩,调动积极性。
(二)、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教研,不断提高
1、思想理念是行动的首要因素,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课改工作成功的关键。学期初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确定努力方向。
2、组织教师学习山西太谷张四保二十四字教学模式,谈学习感悟交流心得。
3、开学初要求每班精心设计班名、班级口号、并认真进行了试行和修改。各班进行小组建设,并制定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评价方法,为后面课改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4、根据太24教学法”,缓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推进,对学生的小组长、大组长,进行培训,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分配任务、讲解的能力。实行了小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捆绑式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5、认真组织听评课活动,听课时无课教师全部参加听课,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任课教师之间互相评课。评课活动结束学校积极进行总结,评出马晓燕、刘洪元老师为我校课改能手,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为课改先进班集体。
6、认真反思,撰写实施新课改心得。结合新课改理念,鼓励老师们每天更新一个新理念,让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认真总结。并将写成经验性文章,客观评价课堂中的优缺点。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二、存在问题;
1、课改中出现课堂效率不高,导学案运用问题较多,经常落堂,有时偏离主要内容和主题。
2、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角色,一些教师整节课基本不参与课堂,而还有一些教师不舍得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探究学习过少。
3、教师在评课时,意见还有所保留。建议不中肯。
4、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5、小组评价只是停留在分数的.累积上,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师生易出现评价疲劳。
三、下期课改努力方向:
1、制定教师课改评价考核方案,调动教师的课改积极性。
2、从学期初就扎实开展组织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对课改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交流。
3、小组合作的记分过程较复杂,花费的时间较多。
4、收集和积累课程改革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5、加大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本镇的学校也可以,可以调课对换去学习。
新课改对于我们来是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让新课改理念正在服务于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努力使工作干得更好。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4
十年来,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顺应新课程改革形势,热情投入新课程改革大潮,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升,打造了一支优秀的语文教师团队。学校的教学研究氛围空前浓厚,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语文教学成绩连续十年名列兴济镇前三名,多次荣获第一名。目前我校被确定为兴济镇“教研基地校”,承担全镇的语文评优课、教学研讨等任务,在全镇起着示范引领作用。
十年的课改我校的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宋燕老师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和探索,认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秘诀在于尊重、理解、赏识、激励,遵循“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学理念。她的语文课曾多次获得县级、镇级优质课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草根课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获得县级一等奖;主持的省级课题“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已经通过省级验收;教学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镇前列;她被评为县级“语文骨干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兵”;曾多次获得县政府“嘉奖”、“优秀教师”奖、“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奖、“模范班主任”奖,成为我校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
李洪艳老师潜心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放在首位,努力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驾驭能力、调控能力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目前她是我校“公开课”“示范课”的主角,教学成绩十分突出,多次获得全镇第一名。连续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获得县政府“嘉奖”,县级“教坛新秀”。有多篇教学论文在县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课改十年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中心校领导和兄弟校的一致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重视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言道:新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观念,转变过时的教学的行为。因此,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1、常抓理论学习。我校充分利用每周四下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先进的经验与案例以及和专业相关的书籍资料,观看教学实录光盘等活动。此外,还要求每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理论的自学,并及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或论文。通过不断的学习,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观念也更新了。
2、抓外出培训。学校全力支持并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培训,特别是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外出培训的机会更多。无论是听专家的专题讲座,还是参与教材培训、听课研讨等,学校对外派培训的教师加强组织规范管理,要求做好学习记录,必要时还要交流反馈。这样的培训学习,让教师开阔眼界,接受新思想,把握课改的新动向,同时也强化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队伍。
二、努力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收获最大的就是教师的角色转换了。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教学能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放下以往的架子,走下讲台,同学生打成一片,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因而课堂的氛围宽松而活跃,学生的种种顾虑打消了,回答问题的胆子大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学生观正在改变,能够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本身充当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猜字谜,一起朗诵课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享受到合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会用微笑缓解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三、开展教研工作,努力促进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的发展。为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语文教研组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自主探究,发展学习”这一教研课题,展开一系列的教研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工作强调“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力求达到“提前准备,功效可见”。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等系列活动,做到制度健全,人员落实,记录存档。
2、组织集体备课研讨。重点以一、二两个年级为实验班,组织语文教师全员参与。集体备课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讲求实效的集体备课,使课堂教学的讲台成为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同时,校长、主任、各年级教师深入课堂,随机听课,共同探讨,一起学习,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共处的全新教风。
3、开展校内“公开课”活动。主要抓“说、讲、评”三个环节。为了增加全校教师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探讨课改的良好途径,我校要求45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节公开课,供大家学习、交流、探讨。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镇级和县级开展的研讨课、观摩课以及评优课比赛活动。我校的语文教师虽少,但宋燕、姜玉霞、李洪艳等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并取得较好的评价。宋燕、李洪艳老师在镇级、县级评优课活动中多次获奖。通过锻炼、培养,我校的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了,形成了一种充满时代气息与活力的教学特色。
4、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十年来,我校的语文教学一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课内外语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各类主题征文、朗读演讲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古诗词与成语积累、制作手抄报等等,为师生创设了一个施展才能、发展个性素质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生活。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诸多的获奖,是给语文课改工作的最好的回报,同时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
四、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改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全校教师加强了对教学设计的研究。首先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能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年段目标,把新课程理念贯念在各环节中;其次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是一门母语学科,有非常广泛的学习环境和途径。全体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出发,灵活地处理教材,拿出符合学生知识和心理需求的教学设计;其次,依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单元前的导语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能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针对精读、略读课文在本单元的不同作用,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富有个性的经验,教师能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灵性的闪动,在注重预先设计的同时,更注重把握课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引导、拓展并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必不可少。从调查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有所增强,多数学生乐于与人合作,在合作中,体验互助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就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此,为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注重通过示范点拨、引导领悟自得、发现来源于学生中间的好的学习方法加以推广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语文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会学”。
我们曾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途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街道、商店、学校、市场、车站、饭店、广告、食品及服装商标上的文字都是他们识字的资源。影视、歌曲、报纸、课外读物、同学姓名、班级布置中的常用字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这充分说明: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与能力已初步形成。通过调查,我校一年级结束时的部分学生识字量超过了1200个(课标要求的识字量为950个),这正得益于学生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为了巩固学生识字成果,鼓励他们的识字热情,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整理课外所认识的字并把它编进《识字手册》,让学生互相传阅。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及其语言的发展。通过阅读大量儿童读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有所增强。
新的教学理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在十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们的教师摸索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中学生多角色活动──“小医生”角色、“小博士”角色、“小导游”角色、“小老师”角色;六步写字教学法,即: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六展示;在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中,采用“五养成”教学法,即:养成以正确姿势书写的习惯、养成整洁习惯、养成读帖习惯、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习惯、养成天天练的习惯。
五、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变化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瓶颈。为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在十年课改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可操作尝试。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针对以往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于注重期末评价的弊端,在评价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了日常评价,体现了动态的评价管理。在评价内容上,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期末测试与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
2、关注学生个体,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
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包括“家校联系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书面阶段测试”等。
期末测试与评价,我们采用了口试、操作、笔试相结合的方法。笔试采用全县期末质量验收卷进行测评。
期末终结性评价是把平时的评价与期末的测试整合为一体。
3、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避免传统评价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历经十年的课改实验,我校语文教师拥有着共同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工作很繁重,但仍充满乐趣。有多名语文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芳草地》、《幼苗》等学生习作集、《我爱书法》等学生硬笔书法作品集、《教海拾贝》等教学心得集都饱含着我们在课改实验中的思考和探索,浸透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相信我们的课改之花一定会越开越艳丽,越开越芬芳。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5
经过三年的改进实施,课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尤其是我校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回顾三年走过的路,虽艰辛却也颇感欣慰。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尝试从低、变、多、勤这四个方面入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
就是起点低。考虑到新课程的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在理念上的差别,为便于教师的施教与学生的接受,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首先是从新的课改理念的高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知道现在老师将怎样教,学生该如何学;
二是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能力;三是课堂教学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不仅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且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相适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起步阶段,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扶”到“放”,从迈小步开始,做到先帮助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既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深入进去学会自主操作,并学会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使学生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性,并最终完成由“接受式”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变”
就是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我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开始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总是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在近三年的实验过程中,我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可操作尝试。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针对以往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于注重期末评价的弊端,在评价中,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了日常评价,体现了动态的评价管理。在评价内容上,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
2.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避免传统评价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多”
即是多活动,多参与,多评价,多开发。主要是课堂上突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合作与交流,体现分层优化,让不同类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去。突出评价,在活动过程中我常常激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快乐成长。
在教学中,我还积极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沟通课内外,实现由教材文本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联系,由语文学习中的读、说、思、做等到跨学科的多种能力训练的结合。当然,在引领活动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适时点拨,引导,可浅处深问,可静中得疑,可变中求新,层层深入,激起波澜。
“勤”
即勤反思, 虽然不是创新,却是创新的起点;虽然不是学习,却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客观的、深刻的 这一重要环节。
我将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可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反思教学方案,反思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反思对教材与教法的把握,这些对上好每堂课都很重要。
教学中的反思可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教学后的反思,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坚持写教后感,让自己在实践中出经验,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低、变、多、勤”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让我的课堂变了,课堂上再也不是教师乏味的讲解和师生间的机械对话,而是充满了争辩、充满了合作的活跃性的艺术课堂。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6
又一个学期结束了,所有的课文都和孩子一起阅读、欣赏了。学生的很多的能力也都有了一个新的提高,相信孩子的知识也有了新的拔节了。
三年级了,是学生的一个转折,学生除了阅读层次进一步加深,还多了一个作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也是学生走向阅读和写作的一个新的开始吧,也是他们迈向语文学习的另一番天地。现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悄无声息打基础,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领略母语的文化。
学习语文最基础的是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这是他们更好的亲近母语的基础。本学期学生的词汇量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在阅读课文时都能先自学生字新词,这给进一步学习语文打下了基础,也减少了不少的时间,只要把难记的词强调一下,学生掌握生字就很容易了。只是个别的后进生,需要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把时间都给他们,帮助他们正确的识记,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学生以后向更高层次打下坚实的根基.
二、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感受课文给学生带来的无穷魅力。
教材的文章的语言都非常的清新隽永,是学生亲近母语的又一个桥梁,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平台。本学期,学生不但欣赏了祖国优美的河山,而且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和陶冶,激发了学生深深的爱祖国的激情。像:千姿百态的庐山的云雾、美丽迷人的南沙群岛、令人心醉的槐乡五月等等,都把学生引领进一片美的天地,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时候,被课文语言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陶醉着,感受着母语文化的恒久魅力,在语言中沉浮着、徜徉着,提升着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本学期,学生也认识了很多的人物,这些人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像坚忍不拔的'桑兰、才华横溢的王勃、谦虚的萧伯纳、关心爱护藏胞的朱德、神勇无比的李广等,都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孩子今后的成长留下了很珍贵的财富,有的是激励,有的是榜样,有的是感动,有的是敬佩,这些都将留在学生的记忆了,是陪伴他们一生的财富和资本。更有寓言故事,给学生一个道理,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总之,课文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整个学期,学生都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着语文的魅力,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用全新的思想武装自己,打造自己,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学习境界。
三、在各种活动中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语文要多读才行,多读书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我始终坚信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除了完成课内的阅读外,还向课外这块阅读阵地进军,利用平时中午时间,让孩子多读书,做笔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让他们出小报,把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一次汇总,这样学生无形中知识就在增加和提高。另外,我还在班级中启动了说话的练习,每天的语文课上,我都拿出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说话练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自己的胆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学习语文也有了兴趣了,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做了铺垫。
四、与生活链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我发现,学生现在离生活是越来越远,缺少一种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尽量的引领学生去留心生活中的事情,这样学生就多了一份生活的经验,多了一种积累,在写作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素材。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总之,本学期学生收获很多,他们学习的路还很漫长,等待他们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愿他们在新课程新教材的阳光下盛开更美更灿烂的笑脸。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7
本学期,我校课改工作在区教委、文龙学区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申报的课改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提高教育质量十条要求、打造卓越课堂计划及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开展,重在在“深化”和“拓展”上狠下功夫。现就本期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所做的重点工作:
本学期我校在总结分析上学年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了原有的一些好的做法,同时根据新学年任务和学校薄弱环节加强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了课程,特别注重了课辅活动的设置,在新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对教师履行教学常规的监管、指导和总结。
(二)加强新课标培训学习。学校为每位教师订了课标,开学之前,尽量多安排教师参加市级和区级培训,其中市级培训2人,音、体、美、英语和语数一年级学科教师全员参加了区级培训。在校内,学校组织各学科参加了区级以上培训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分解课标内容,承担再培训任务,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中较系统地培训了教师。使全体任课教师在较短时间里较好掌握了本学科新课标精神,为深化课改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加强新进校教师培训。本学年新进校教师6人,开学前学校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开学第一天举行了新老教师结对帮
扶仪式,为新进校教师和老教师都制定了为期一年的任务。
(四)抓全员“同课异构”活动有效性。学校继续坚持综合组教师分学科分课类,语数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每位教师提前上交上课时间、内容,分管年级行政领导坚持监督和听课,坚持参加讨论,教师必须写出总结,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五)认真贯彻落实市教委“提质十条”精神。学校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市教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视频会议精神,分两次集中逐条学习了“提质十条”。学校制定了实施方案,找差距添措施,各项措施正在有序落实实施。
(六)积极推进区教委课改三年行动计划学校项目。我校申报的项目是《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学年初将项目与学校课改、教科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制定了学年计划,定期召开项目主研人员会,在教师中定期总结,增强教师对项目实施的认同感,更有序地开展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七)继续做好课改接待交流和“走出去请进来”培训工作。本期学校分3批次邀请了区教科所教研员来校听课指导课改工作;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专家来校对课改进行了诊断把脉,提出了新进一步深化课改的方案;接待了市“国培”品德与生活(社会)脱产培训班、涪陵区第一小学、武隆鸭江小学等区外同行来校课改交流53人/次;承办了区教科所语文、英语2次区级教研活动;安排了“国培”脱产3个月培训4人,短期培训2人,网络培训5人,24人/次到区外的主城和武隆听课和到学校参观学习,128人/次参加了区内培训、教研活动和送课送讲座活动。
(八)继续加强课题研究。本期,我校《农村小学“三导十主题”习惯养成策略研究》成功申报市级课题,有4个区级课题已经申请结题,目前有在研校级小课题7个,区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1个。学校定期召开课题组会,安排、检查、总结课题研究进展,及时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二、取得的成绩。
(一)教师对课程设置的严肃性、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
(二)大多数教师基本掌握了新课标的基本内容和与旧课标的.区别,并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实践;
(三)教师对减负提质,课堂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对打造卓越课堂有了一定的认同感。
(四)在课堂教学中,在校本教研中做课题,在课题的统领下,开展教研活动,深化课改本期有了新的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一)2-6年级班额仍然较大,对推进课堂教学课改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由于活动场地小,无多功能室对实施新课程计划和实施新课标影响较大。
(三)课改的亮点和打造拔尖知名教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精细化管理不够。
下学期,在区教委、区教科所、学区的领导下,学校将紧紧围绕
课改三年行动计划和构建卓越课堂实施方案开展好各项工作,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加强过程检查、指导和总结,提高各项活动的有效性。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8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现对自己本学期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基础较差,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大力强调规范,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三、做好转差工作
针对我们班差生较多的情况,狠抓差生,给差生“开小灶”,每课跟进,要求生字词语过关。既严格督促,又给与他们及时的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四、突出章节过关。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十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
五、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准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在本期的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打牢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9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一如既往地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与成效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状况.
二、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1、强化师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等规章制度,组织教工深入开展“创教育新风,树师表形象”的系列活动.透过课改沙龙“师德论坛”、撰写师德论文等活动,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本学期涌现出局级优秀辅导员唐艳老师;校级优秀辅导员侯月兰、杨秀珍、王淑梅、任学琴、吴荣、余桂琴六位老师;校级优秀党员邵秀芳、李淑芳、党春霞老师.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应对教育发展的信息化和综合化,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被无情的抛弃.我们重点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个人自学、课改沙龙等.另外,我们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优质课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导五(3)班李雨同学作文《爱国抒情》在《小龙人学习报》发表;赵城、贺凤君老师在全校教师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获一等奖;白玉玮、安经战、蔡英老师在全校教师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获二等奖;党春霞、陈荟矜、王学武、王淑梅老师在全校教师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获三等奖;吴荣、张凤梅、党春霞、蔡英、吴秀琴、杨秀珍、李金花、李淑芳老师在20__-20__学年第二学期校级教师公开课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优质课.
三、规范课改常规管理,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务必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取、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联.因此要以《纲要》和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发奋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学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务必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个性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转换观念,做到教师等学生上课,而不是学生等老师上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主角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对教学常规进行修订完善,修改完善《陶乐第一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适当的物质奖励,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实行行政领导随堂听课.学校管理人员经常性深入一线课堂听课,(本期学校行政领导听随堂课校长在30节以上,教务主任在40节以上,其它中层领导在25节以上),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保证每一个月每位教师的课有管理人员听、评,每位管理人员每学期保证致少听、评完全校教师的课;对于透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忙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持续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推荐,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潜质,又促进常规到位.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务必认认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学期中,学校对质量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四、开展校本教研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依据校情、师情和生情以及学情,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七个教研组,各组除了具体负责组织的组长之外,还有一名管理人员作为分管领导,负责检查督促.各组组长在拟定计划的基础上严格按计划开展每月2一3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资料,有效果,使校本教研确实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全体教师还认真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活动,并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心得体会和论文,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透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标、纲要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需要.除了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刻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同时,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应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教师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25节以上、评课均达15节次以上,管理人员评课均达25节以上.
3、坚持校本培训
为提高老师的业务技能,我们按校本培训计划开展了校本培训,资料涉及班主任、教育技术培训和课件制作、硬笔书法比赛等,老师们均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参与,使校本培训切实起到了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4、组织老师参加了陶乐地区小学大教研课堂教学研讨,校际交流及说课评课活动.
本期语文、数学学科,部分老师参加了大片教研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我校的王淑霞老师的'语文课《春蚕》和余桂琴老师的数学课《计算平年闰年》获片区教师的好评.我校还继续开展了与陶乐二小、红崖子小学、五堆子小学的校际交流,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高度重视校际交流,每次对外交流都有领导带队,交流老师做到了充分准备,认真试讲,认真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继续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学校根据实际状况,对课题各组进行踏踏实实的研究,实事求是搜集和分析数据.学校严格监督课题实施全过程,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近年来我校任艳霞老师课题获教育体育局的二等奖;吴荣老师的课题获平罗县教体局的三等奖;张凤梅老师的课题获教育体育局的二等奖.文菊老师的课堂获教育体育局的优秀奖.
五、落实过程管理提高课改质量
1、继续认真验证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在教学中发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并大胆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和推荐,而不是一味的、忠实地去执行课标.
2、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发奋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3、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理解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本期内我校加大了教学开放的力度,开展了“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全校的所有教师怀着用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家长展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并与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共商新课程下的学生教育、教学协调管理对策.
透过课改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理解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成为师生交往、用心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实、探究、创新的气氛.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激情激趣,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智慧的挑战.
七、狠抓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基础教育已走向多元化的轨道: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为我们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多元化人才开辟出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更清楚认识到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状况构思了校本课程体系.我们根据现有资源,充分开发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校本课程资源,本着“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科技意识,安全环保意识,法制意识等,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引导教师选用课程计划空间,行使课程开发的自主权、研究权、开发权,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构成.我们尝试把手工制作和劳技教学引入课堂,把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情景与各学科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科知识更加亲近.
八、存在的困惑
1、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明白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2、课改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课堂上超多的时刻都是由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照顾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异,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新课程强调凸现个性,但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又该如何进行实践?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今后发奋的方向.
我们坚信,只要循着新课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发奋,我校课改实验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将新课程继续向前推进的无穷动力.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10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一如既往地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与成效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状况。
二、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1、强化师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等规章制度,组织教工深入开展“创教育新风,树师表形象”的系列活动。透过课改沙龙“师德论坛”、撰写师德论文等活动,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本学期涌现出局级优秀辅导员唐艳老师;校级优秀辅导员侯月兰、杨秀珍、王淑梅、任学琴、吴荣、余桂琴六位老师;校级优秀党员邵秀芳、李淑芳、党春霞老师。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应对教育发展的信息化和综合化,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被无情的抛弃。我们重点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个人自学、课改沙龙等。另外,我们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优质课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导五(3)班李雨同学作文《爱国抒情》在《小龙人学习报》发表;赵城、贺凤君老师在全校教师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获一等奖;白玉玮、安经战、蔡英老师在全校教师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获二等奖;党春霞、陈荟矜、王学武、王淑梅老师在全校教师基本功硬笔书法比赛获三等奖;吴荣、张凤梅、党春霞、蔡英、吴秀琴、杨秀珍、李金花、李淑芳老师在20__-20__学年第二学期校级教师公开课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优质课。
三、规范课改常规管理,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务必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取、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联。因此要以《纲要》和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发奋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学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务必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个性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转换观念,做到教师等学生上课,而不是学生等老师上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主角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对教学常规进行修订完善,修改完善《陶乐第一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适当的物质奖励,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实行行政领导随堂听课。学校管理人员经常性深入一线课堂听课,(本期学校行政领导听随堂课校长在30节以上,教务主任在40节以上,其它中层领导在25节以上),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保证每一个月每位教师的课有管理人员听、评,每位管理人员每学期保证致少听、评完全校教师的课;对于透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忙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持续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推荐,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潜质,又促进常规到位。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务必认认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学期中,学校对质量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四、开展校本教研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依据校情、师情和生情以及学情,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七个教研组,各组除了具体负责组织的组长之外,还有一名管理人员作为分管领导,负责检查督促。各组组长在拟定计划的基础上严格按计划开展每月2一3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资料,有效果,使校本教研确实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全体教师还认真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活动,并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心得体会和论文,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透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课标、纲要的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需要。除了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刻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同时,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应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教师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25节以上、评课均达15节次以上,管理人员评课均达25节以上。
3、坚持校本培训
为提高老师的业务技能,我们按校本培训计划开展了校本培训,资料涉及班主任、教育技术培训和课件制作、硬笔书法比赛等,老师们均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参与,使校本培训切实起到了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4、组织老师参加了陶乐地区小学大教研课堂教学研讨,校际交流及说课评课活动。
本期语文、数学学科,部分老师参加了大片教研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我校的王淑霞老师的语文课《春蚕》和余桂琴老师的数学课《计算平年闰年》获片区教师的好评。我校还继续开展了与陶乐二小、红崖子小学、五堆子小学的校际交流,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高度重视校际交流,每次对外交流都有领导带队,交流老师做到了充分准备,认真试讲,认真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继续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学校根据实际状况,对课题各组进行踏踏实实的研究,实事求是搜集和分析数据。学校严格监督课题实施全过程,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近年来我校任艳霞老师课题获教育体育局的二等奖;吴荣老师的课题获平罗县教体局的三等奖;张凤梅老师的课题获教育体育局的二等奖。文菊老师的课堂获教育体育局的优秀奖。
五、落实过程管理提高课改质量
1、继续认真验证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在教学中发现新课标、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并大胆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和推荐,而不是一味的、忠实地去执行课标。
2、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发奋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3、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理解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本期内我校加大了教学开放的力度,开展了“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全校的所有教师怀着用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家长展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并与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共商新课程下的学生教育、教学协调管理对策。
透过课改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理解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成为师生交往、用心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实、探究、创新的气氛。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激情激趣,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智慧的挑战。
七、狠抓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基础教育已走向多元化的轨道: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为我们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多元化人才开辟出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更清楚认识到开发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愿望、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实际状况构思了校本课程体系。我们根据现有资源,充分开发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校本课程资源,本着“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科技意识,安全环保意识,法制意识等,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引导教师选用课程计划空间,行使课程开发的自主权、研究权、开发权,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构成。我们尝试把手工制作和劳技教学引入课堂,把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情景与各学科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科知识更加亲近。
八、存在的困惑
1、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明白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2、课改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因此,课堂上超多的时刻都是由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照顾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异,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新课程强调凸现个性,但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又该如何进行实践?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今后发奋的方向。
我们坚信,只要循着新课程的理念作不懈的发奋,我校课改实验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将新课程继续向前推进的无穷动力。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关于小学课改工作总结11
数学课改实践,使我真正理解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下面结合本学期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总结几点感受。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
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在与课改同行的路上,我深知:实施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是,课改引发我们深思,课改促使我们蜕变,课改为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课改也引领了我们走进新的天地。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03-03
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总结04-25
小学课改工作总结(精选9篇)07-29
课改工作总结02-18
学期课改工作总结01-14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03-23
高中课改工作总结04-05
小学课改 07-08
课改工作总结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