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道德演讲稿集合10篇
演讲稿可以提高演讲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现自己。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大家知道演讲稿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演讲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道德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我叫蔡玉萍,来自西江卫生院,非常荣幸能和各位交流学习。今天,我的演讲要从一部电视剧说起,那就是最近热播的医疗剧《心术》,随着《心术》的热播,医患关系这个敏感话题在相关社会新闻报道层出不穷的风口浪尖,被推到了公众面前。然而透过表象,我们可以看到《心术》就是在谈人心、讲人术、论人情,它是一部探讨人心、解剖人性、展现社会的电视剧。一方面是患者,一方面是医者,在“救我”和“信我”之间博弈。
作为一部电视剧,虽然不能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它却为我们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患者和医者清楚地看到对方平时不为人知的部分,换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看过这部剧后我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震荡,久久不能平复,我也一直在思索,“救我”和“信我”之间到底是怎样的矛盾和联系?重要的是如何让“信我”更具有说服力。《心术》的编剧在开篇就提到:这世上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信、望、爱。我能看到的对这三个字最好的'诠释,就是医院。”看到这段话我既感到自豪又意识到压力,作为一名医者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如何让患者看到“希望”,如何诠释“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这也是我今天要阐述的主题:那就是作为一名医者,要有“仁心”、强“仁术”、存“仁爱”,让“信我”在频繁的医患纠纷中屹立不倒。
在这里,我没办法用语言来定义何为仁心、仁术和仁爱,也没办法直白的告诉大家怎样去做。但我却记得:当我刚进入医疗队伍的时候,我是多么的无助,生活是多么的没有色彩;而当我见证了大量的“生与死”、“眼泪和微笑”,突然认识到多看到一张笑脸,少看到一滴泪水,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的充实,生活是多么的有意义。每减少患者一份病痛,内心则增加了一份“积淀”。我还记得:当我把针头刺入患者身体的时候,当我看到柳叶刀下血肉模糊的时候,当我担心患者咨询疑难杂症需要解答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多么的紧张,对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是多么的渴求,光阴急转,一晃数载,虽然现在可以坦然的为新护士传授经验,可以准确无误地传递器械物品,不再会担心解答不了患者的疑问,但我却忘不了自己半夜三更在灯下反复阅读着医学知识,忘不了奔忙于数位患者之间的急匆身影。我更记得:当我看到病愈少年满脸微笑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多么的幸福,而当我无助于重病患者远离人世的时候,眼泪是如何的止不住,内心又是如何的难过……
人们都说,医护工作者是白衣天使,需要是仁心仁术完美无缺,用博爱的心普渡众生的道德圣人才算合格。尽管这其实是传统认知,对也是普通人的医护人员的一种过度拔高,但我却极其愿意身体力行着这种准则。“仁心仁术仁爱”,这个短语说来只不过六个音节,但有多少人能全面的说出它所包含的意义呢?电视剧《心术》中霍思邈告诉我们他对这个词的理解,那就是以医者的真心,换得病人的笑容,救死扶伤,不仅在于治疗身体的疾痛,更在于对病人心灵的抚慰。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想法和行动呢?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事例:一位痛苦不堪的腹痛伴腹泻病人,经过医生耐心的检查、开方、护士精心护理后病情好转,腹痛解除。病人非常感激,临走悄悄地在墙壁上写下感谢:“我来自安徽,谢谢3号值班医生,服务很好,病人就是他们亲人!”在护士值班室的门上留言:谢谢护士!我相信,当那个护士看到这样留言的时候,她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喜悦和欣慰的,因为,那句“谢谢”是对她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是她最需要的回报。其实作为普普通通、有着血肉之躯、有着七情六欲的医护人员,我们从不奢望自己死后墓碑上能够刻着“英雄”二字,如果在自己死后有人会对着墓碑竖着大拇指说“这是一名医者”,那么我们的一生足矣。
我希望用《心术》中的一段台词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够看好病人的疾病,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一个技工,和修鞋匠、卖馒头发糕的师傅没任何区别。微笑服务那是小CASE,是你作为人应该做的,根本不应该提到评比的标准里去。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看好病人的病,你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我知道你就在这条路上行走。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最后,我要对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以及千千万万同胞们尤其是那些承受着病痛的患者们大声说一句:请相信我们!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道德演讲稿 篇2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新鲜、好奇。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用我的爱心感化着学习困难的学生。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唐代韩愈曾经为我们老师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教育学生是不是多上几节思品课,让学生背诵日常行为规范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岁月匆匆,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六年,经过了这莫多个日日夜夜,也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常言说的好: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而这个目的的达成,我仍需努力。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道德演讲稿 篇3
“道德”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词语。让我们用道德作为支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吧!
来吧!让我们呼唤行为上的道德!被称为“白衣天使”的医生,毫无怨言的救治病人,这难道不是道德吗?桃李满天下的老师,将自己留在原地,去将自己毕生所学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将学生推向出人头地,这难道不是道德吗?战士,被誉为“钢铁长城',用自己的性命与血液捍卫国土,这不是道德吗?
来吧!让我们呼唤行为上的道德!一位小姑娘摔倒了,我们会将她扶起;遇见一位可怜的乞丐,我们会给他钱,哪怕只有一角一分,也会给他喜悦,让他感到温暖,如春风拂过脸颊。
道德是什么呢?是一种关爱?是一种诚信?是一种感恩?还是一种责任?是的'!道德是诚信,是关爱,是感恩,也是一种责任!
在我眼中,道德如同涓涓细流抚摸人的心田;宛如细小沙粒,没有五彩缤纷,没有青翠欲滴,只是黄色,只是微不足道,却能成就万丈高楼!
让我们用道德之伞,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吧!
道德演讲稿 篇4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 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 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 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 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 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 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
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 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 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 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 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 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 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 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 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 使人感动。 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 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 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 崇高境界。
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 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 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 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
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 施纲要》 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道德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也是现代社会的长鸣警钟。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告诫我们,想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如果以恶小而为之,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就比如说吧:“许多同学都喜欢吃零食,并把零食袋丢在地上。也许他们想,自己一个人丢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何况还有清洁工会帮我们打扫干净”。可是,假设全校学生都报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每个人都丢一样垃圾在地上,一天就有几百或者几千多件垃圾食品袋被丢在地上。一周、一个月、一年,学校将变成了一个垃圾场,成千上万件臭气熏天的垃圾被堆放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不仅严重破坏了学校的环境,也对我们的学习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可见,一件小小的恶习,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这就是以恶小而为之的后果。
反之,从另一方面讲。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上的一些垃圾,这时我们可以把它们捡起来。虽然这点小事并不能改变社会的环境。但是,只要我们每天都持之以恒。我相信社会一定会变得更洁净,更文明。这就是以善小而为之的好处。
所以,不要因为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善事就不去做。要知道,即使是一件很渺小的善事也可以对社会做出有利的贡献。
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做文明中学生。那么就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道德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亲爱的同学们,道德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无时无刻不再陪伴着我们。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演讲稿 篇6
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这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过流动着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纯洁中的心田。
道德源自于我们的内心,有了道德感,你做出的事情自然就不会错。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谁的表扬,得到怎样的荣誉。真正的道德,发自内心,你对社会,对每个人的爱,就是一份珍贵的道德。
当你坐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站着,你忍心吗?当你在校园里,看到地上有垃圾,你会捡起来吗?当你看到路旁的自行车倒了,你会去把它们扶起来吗?或许你有这份心,可是许多人会怕,怕别人误会垃圾是自己扔的,自行车是自己弄倒的,怕别人说自己是故意做给大家看的。其实,我认为:不用顾虑大家对你做好事的看法,只要自己知道自己的目的就行了,只要自己知道道德在我们心中就行了。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是啊,道德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社会繁荣的基石。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自然形成的行为规范,是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道德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帮助他人渡过难关。
道德,是春天的花儿,是植物的肥料。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道德,如此珍贵,我们应该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道德的种子在我们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学们!愿我们都做个有道德的人吧!
道德演讲稿 篇7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道德演讲稿 篇8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果断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
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假如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
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实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道德演讲稿 篇9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题目是诚信 。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摧残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何谓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人与人相互交往,坦诚相待就是诚信。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毕生的精力着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至今,延绵数千年,其伟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诚信的火炬一直被人们高高举起,代代相传,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因而,我们今天谈诚信,绝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历史渊源的。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可见,诚信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讲两个诚信的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 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位老学者说:“诚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宣告你将失去美好东西的判决书。”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
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
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心情灰黯,苍白,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愉快。
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可当我听到那些冒用别人公司大名的人,津津乐道发财之道时,我恨得咬牙切齿;当我看见学术界出现东拼西凑的专着,东拉西扯的体系和博士生导师的剽窃现象以及假新闻、假证书的泛滥时,心里不免有些悲凉。真的,如果将“尔虞我诈”用在商业运作或人际交往中,我只有变成悲观主义者了。
也许我们只是路旁的一株小草,无法如鲜花般迷人灿烂;也许我们只是山间一条不为人知的清泉,无法如大海般浩瀚奔腾;也许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平常之人,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万人瞩目,但也绝不可丢弃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
让我们都做诚信的人,让我们呼唤诚信的春风吹绿每个人的心田!因为诚信是生命中最绚丽的色彩,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漠古今,那一点浩然正气,千里快哉风!
听!有个声音大声地说:道德是做人的准则!有个声音真诚地说:这世界需要新的道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这世界才会有美好的结果。让我们同祝道德之河永远奔流,让我们共唤诚信之歌永远唱响!
道德演讲稿 篇10
自夸也好,属实也好。中国向来称作礼仪之邦,也更因其浓厚的道德氛围而闻名于世。不论从远古的大禹治水,舜受天下,到如今的打开国门,面向世界,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以一个道德者的身份在国际的惊涛骇浪中发展着,传统而优秀的道德观念深刻的影响而改变着国民。道德文化因而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但至于道德的定和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诠释,可道德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时代改变了,道德的观念重点迁移了,这决不会意味着好会变成坏,善会变成恶,正会变成邪,美会变成丑,精华会成为糟粕。道德的变迁,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符合人的思想的。
追忆古时,传统的道德观念中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不道德,同时被认为是大罪。可时至今日,无后不会在被和不孝挂在一起。现在的无后只会让人感到可惜,已经和道德毫无联系。这是一例。从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时代道德观念会有明显的差异。
但这些没有触及到道德的本质,同样一种事情,不同的时代观念有土同的评价。但当一些事触及到人们心中最根本的道德观念时,制造事件的“英雄们”会留下千古罪名。不论人们的道德观念怎样转变,千古罪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淡化。如秦会者,骂浪千年不朽。
同时违背道德和触犯法律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相互补充而同时又相互排斥。法律的缺漏可由道德来填充,同时法律的缺漏会受到道德的冲击。法律是对人有形的惩罚,而道德是对人们思想上的约束。对于一个良心为抿的人来说,道德的攻击似狂风暴雨,沉痛之后却是灵魂的惊醒。可对于丧失良知的人来说道德已经似有实无,对于作恶的人来说已经象蜘蛛丝一样无力。
在道德失去作用的地方,法律会表现出惊人的懦弱。那些无视法律的存在,严重冲撞道德的“英雄”,无耻,卑鄙,下流。他们置尊严和人格不顾,金钱的充足和肉体的享乐早是他们的全部。已经毫无灵魂可言。他们的`无知恶很很的冲击道德的底线。在这些“英雄”的面前道德竟不堪一击,败的一塌糊涂。八万万炎黄子孙被打的一败涂地,毫无生气可言。
那些严重冲击道德的“英雄”竟高高的站在历史的浪尖上,得意的倾听大家对他的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勇敢。傲慢的看着在一边气的咬牙,气的要死的“不和潮流的小人”。
而当道德站起来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又装出一脸虔诚的样子,哭哭啼啼的象道德忏悔,象大众谢罪。可他们那有忏悔之意。在背后,他们依旧会大言不惭的称他们的行为是“上帝的杰作”,并且沾沾自喜。这样的人没有灵魂,只是一具肉体。自然不会有盛装道德的地方。他们没有道德的观念,他们的行为却吓的道德啊啊大叫,连连后退。
没有灵魂的肉体,何必存在与世界上。他们永远不会进入地狱,更不会进入天堂。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肉体的消逝,永远的消逝。在浩瀚的宇宙中不会留下他们的足迹,人生百年,却什么都没留下,可惜啊,悲哀。
可怜的肉体,你们快快行乐吧!你们千万不要忏悔,千万不要回顾,更不要相信灵魂的存在,只需享乐一生,最后化为虚无!
肉体啊,你大胆,你放肆,你嚣张,你猖狂,但你却不知道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狗屎,狗屎,臭气熏天的狗屎。
世界大容,让你们享乐一生,走了之后却留的一个狗屎的骂名,这真是“了却自己肉体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自此以后,大概不会有超生的机会。
【道德演讲稿】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制》教学总结11-16
道德讲堂演讲稿02-17
关于道德的演讲稿02-19
道德讲堂演讲稿12-29
关于道德演讲稿02-04
关于道德的演讲稿11-05
道德与法治 05-06
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04-01
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03-25
道德演讲稿7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