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实用文档>演讲稿>审美演讲稿

审美演讲稿

时间:2023-09-19 07:36:50 演讲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审美演讲稿

  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审美演讲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审美演讲稿

  审美演讲稿 篇1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言“美是生活”。在这片斑斓多姿的神州大地上,一草一木皆为美。然而在时代车轮迅速驶过,信息化碎片化的快时代来临,我们身边出现了各种不理解美,不寻找美的现象。今天,让我以”探寻身边之美。提升审美趣味”为主题一起探讨身边的“美”吧!

  美是自古以来对事物积极的追求。原始社会人们衣不蔽体,在追求生存与美中服饰逐渐多样;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在或豪放或婉的`的美中为后人传涌;李子柒追求中国田园之美,陪伴家人之美向世界传播美丽中国,人们追求汉服之美,折射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悠久文化之沉谈美……吴冠中有言道:“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我们当代新青年,难道仅仅读得书本上的方块享便可成大才?不,不是的。书本上,课堂中,隽秀清丽的正楷字是美,律动跳跃的数字是美。只有探求身边之美,才所积极面对生活,书写吾辈之风彩!

  美在不同时代赋有不同的含意。或许有同学认为规律的生活毫无美感可言,亦或认为美只是体现在物质上的,其实不然!身边其实处处是美,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楼看红日初升、繁星点点,或看霁月风光,娇花倩影,岂不美哉?当然在外物之美的同时我们更应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即内在之美。有的同学过分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学习、提升内在美,实为错误之举。契何夫说:“人应当一切都美,外貌,灵魂、思想。”当下网络爆红的时代,多少少女为追求面部美丽整容”网红脸“而不惜一切代价,这真的值吗?同学们,当今时代知识是美,奉献是美,坚韧是美!倘若用整容的钱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让更多知识填充大脑,此非身体上的美化,而是灵魂上的升华!

  探寻身边之美,提升审美趣味。美在处处生活中。即使我们学业繁重,作息单调,但我坚信,懂得审美是幸福之源泉,发现美好是生活之动力,自我升华是最高层次美。同学们,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勿作“美盲”,追求美好!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审美演讲稿 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本周是我们爱凡杰中学的审美节,今天我演讲的主要话题是审美。

  什么是审美?

  《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对事物、特别是艺术品的美、丑的欣赏和鉴别。 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没的眼睛。

  在我们的眼里,一朵绽放的鲜花是美;一只鸟儿在天空中自有地飞翔是美;一条小鱼在江海里遨游是美。

  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人主动捡起地上的字纸、废旧的塑料包装袋,轻轻地放到垃圾桶里,这是他们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他们的行为美;有人捡到同学丢失的饭卡、现金,毫不犹豫地交给学校领导,这是他们在用拾金不昧的品质书写着他们的人格美;有许多同学见了老师、校长、外宾主动上前行礼问好,这是他们在用高尚的文明礼仪书写着他们的道德美。

  美好事物就在我们的身边。听到郎朗的读书声,是美;看到同学勤奋学习,是美;得到老师的鼓励,是美;获得同学的掌声,是美。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我们爱凡杰人最美好的追求;乐学善思,明辨笃行,是我们爱凡杰人最美的学风;赏识合作,倾听分享,是我们爱凡杰老师最美的风格;我们敬人律己,我们明礼感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书写着我们爱凡杰人的高风亮节。我们拥有美丽的青春,我们沐浴爱的阳光,我们追求高尚品德,我们用一颗美德心灵去开创我们美好的未来。

  我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审美演讲稿 篇3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切尔尼舍夫斯基曾说过“美就是生命”。在中国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每一株植物都是美丽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流逝和信息碎片化的到来,我们身边出现了种种不懂美、不求美的现象。今天,让我“探索身边的美”。以“提升审美情趣”为主题,探讨身边的“美”

  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追求。原始社会,人们衣冠不整,为了生存和美丽,中国人的服饰逐渐多样化;流传千年的唐宋诗词,以豪迈之美为后人所传承;李子淇追求中国乡村之美,陪伴家人,向世界传播中国之美。人们追求汉服之美,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之美。吴冠中曾说:“文盲不可怕,美貌可怕。”。

  我们年轻人仅仅通过读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才吗?不,不是。在书本和课堂上,楷书中优美的文字是优美的,节奏中的数字是优美的。只有当我们寻找身边的美时,我们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书写我们这一代人的色彩。也许有些学生认为规律的生活没有美感可言,或者说美只体现在物质上,其实不然!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楼里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和繁星,或者看到基岳的美景,不是很美吗?当然,在外在事物的美中,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即内在美。有些学生过分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对内在美的学习和提升,是错误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外表、灵魂和思想。”在当今网络普及的时代,有多少女孩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面部的美丽呢?真的值得吗?同学们,在当今时代,知识就是美,奉献就是美,坚韧就是美!如果用整容的钱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让更多的知识填满大脑,这不是美化身体,而是灵魂的升华发掘身边的美,提升审美情趣。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尽管我们学习繁重,作息单调,但我坚信,理解美是幸福的源泉,发现美是人生的动力,自我升华是美的最高境界。同学们,让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要“美盲”,追求美,我说完了。谢谢!

  审美演讲稿 篇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艺术审美与创造力。这个话题源自上周的书画展和音乐会。上周的画展是我校搬迁新校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面最广、参展者年龄跨度最大的一次展览;上周的川音交响乐团音乐会是继中央民族乐团来我校举办音乐会之后的又一次高品位音乐活动。这两次活动像一股清泉滋养了一中学子的思想,似一缕清风吹动着同学们心中美好的情愫。然而音乐会上指挥家朱其元教授的一段话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他说:我们能静下来欣赏高雅音乐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各类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听到太多的声音,以至于还没来得及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被新的声音代替,这个时代已经让我们的想象力消失殆尽。今天,同学们能静下来听听音乐,想象出自己所要的那份美丽的世界,我们是多么的幸运……这是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我想这或许也是一个警示:倘若我们的艺术审美和想象力真的消失,我们将走向哪里?

  一个人求学,不仅仅是学习一门专业知识与技术,而更在于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种人格魅力和生命气质的修养,起码应该具备美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追求,当然这种美也包括理性之美和形式之美。我甚至认为创新能力更加关涉形象思维,而非仅是逻辑思维。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自己站在一座哥特建筑前,或是一幅绘画前,怎能不浮想联翩?在音乐的欣赏中,又怎能不想象无限?我们感受到的是艺术带来的毫无限制的无中生有、漫无边际的思维发散,而不是理性思维中的假设推理的局限性。

  钱学森有一本著作《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其中谈到:“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退休的前副总理李岚清更是特别注重人文艺术的修养,他说:“艺术能够培养人的审美趣味,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使人更富有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我们知道,美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大国、经济大国,在新全球化时代他正努力的想成为世界的“文化大国”,我们在开足马力为全世界生产冰箱、彩电的时候,美国正努力企图为全世界生产“思想”“价值”。这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如果我们只会生产鞋子、衣服、冰箱,等等,那么我们就很难摆脱为全世界打苦工的命运,我们数万工人一个月生产得到的也许还不如一个苏珊大妈一场音乐会酬劳多。苏珊大妈演唱会每秒钟的收入是140英镑,而我们的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12小时,工资可能还不足一英镑。

  早在1998年,英国政府就首次发明“文化创意产业”一词,从那年起,他们选定13个门类作为创意产业的.范畴,它们分别是出版、电视和广播、电影和录像、互动休闲软件、时尚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设计、音乐、广告、建筑、表演艺术、艺术和古玩、工艺。有了这样的产业划分,我们再来看传统产业,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你可以生产鞋子,但是,你生产一万只鞋子的利润,或许还不如别人设计一双鞋子的利润;你可以生产汽车,但是,你生产汽车的利润,大多数要被品牌创意设计的国家拿走;数百万的麦当劳加盟费收的就是创意的价值。由此可见,创造力产生的价值远比产品生产本身产生的价值来的惬意。

  近现代的教育家都比较注重通识教育,著名教育家、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这就是我要培养的建筑师。” 如此种种都说明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他们就像人的左臂右膀,相互协作、相互促进。

  如今我们已经生活在地球村,科技迅猛发展,生活日新月异,唯有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人生历程中总有一种东西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那就是:基于艺术审美与人文修养基础上的独立意识、自由精神以及为人类创造的价值。也因此,一个人灵魂的深度、生命的厚度便得以延伸。

  同学们,睁开你发现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的眼睛,伸出双手为自己也为整个人类创造新的奇迹,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或许就是你!

  审美演讲稿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在这里发表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以修身,美以养性”。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言:“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的确,一个人倘若一无所知,那么他对世界的认知仅是浅薄简陋;但若一个人丧失审美,那么世界万千于他而言便是灰白一片,毫无意义。

  何谓美?在我看来,美是人们在对周遭仔细观察品味后生出的直观感受,它与丑相对,因此,审美的过程便也是发现生活闪光点的过程,不论是外表的鲜艳美丽还是精神层面的高尚动人,细细省来总会内化为自己的`原生动力,美以修身,美以养性。

  然而,也许会有同学产生这样的疑问:对美的追求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们中学生首先要想好一日三餐。这实则是窄化了美的定义,将美等同于外在的“入时打扮”和所谓的追求潮流。不可否认,倘若盲目地打扮自己,让自己变成花枝招展的“无实花”而不注重学生的本职任务,这样的“美”有百害而无一利。但这种“美”的本质是虚荣和浮夸,在“审美”这面照妖镜下,势必会显出其腐朽的本质,压根儿谈不上任何美感。

  而修身之美,是“以铜为镜而正衣冠之美”,是待人接物之前必须做到的衣着整洁,谈吐有度之美。反观当下,多少学生以没时间为借口,以学业繁重为幌子,忽略了自身的言谈,何谈修养的培养和提升?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抛开了美也便抛弃了优雅生活的选择,沦为与野蛮人无异的境地。

  养性之美,更在于精神层面的积淀和培养。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大多拥有这样一双审美的素心慧眼,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理趣之谈,无不向我们后人展示着他们丰厚的阅历和诗意的精神境界。在这种对美的探索中,他们忘却机心,成为后世美学教科书中的典范。

  而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亦将以古人之光照耀我们的审美世界。不必以生活毫无美感为借口而放弃自身修养的提高,方能美以修身,美以养性。

  审美演讲稿 篇6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黄x,今天的发言题目是《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审美能力》。

  “美育”一词看似非常抽象,但随着物质高度的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美育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更加的引人关注。从单纯的对事物直观的感受,转变为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看法,人们融入了更多的理性与理智的思考,从中去发现事物的美好。然而在污文化、丧文化充斥着整个互联网,甚至逆向输出到传统媒体的舆论战场中,人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依然停留在污力滔滔的言论中不能自拔,从而导致价值观的偏差。藕发莲生必有其根,缺少美育,审美能力欠佳乃根源所在。因此,要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发现社会上更多美好的事物。

  加强美的熏陶与培养,能够保留心灵的净土。身体和心灵至少有一个在路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逐利的心态在现代社会显得更为现实一些。殊不知这种逐利的社会心态,给人的身体造成的压力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调整得以缓解,但是心灵的创伤缺失难以弥补的长袖之痛。倘若一个人的心灵和境界,没有感受到美的熏陶和启示,没有保留住一片审美的心灵净土,任何美的种子播下,也不会生根发芽。审美的心境能够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当中保留一份内心的.本真,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不同事物的美好,即使它是丑陋的。美的熏陶与培养能够让一个人拥有看待世界独树一帜的眼光,能够让一个人有更加完善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加强美的熏陶与培养能够留住心灵中的那一摸纯真和一片净土。

  加强美的熏陶和培养,能够成就胸襟和气象。一个人的胸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和人生高度。心胸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古有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宽广胸襟,现有廖俊波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心胸。古有孟子善于培养自我的浩然之气,现有大国公民追求心胸的宽广……人们将胸襟作为个人立身行事的基础,将胸襟作为自身内涵的涵养。然而现如今人们对于美的培养与孕化早已抛之九霄云外,对于美的事物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缺乏理性的思考。从古至今的先贤大儒为后人总结出人生的大智慧——要注重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成就胸襟和气象。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审美能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个人之福,国家之幸,不容小觑。因此,不仅要正确认识美、更要不断发现美、还要努力创造美,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方能让个人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助力社会美好。

  以上是我对美育的看法,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审美演讲稿 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一10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审美,不是一件奢侈的事》。

  我曾不只一次地问自己:“审美,重要吗?”

  谁知一个小故事给了我一切答案:一个卖花的小女孩送给了乞丐一只玫瑰花,乞丐刚开始随意将花插在了一个泥污的瓶子里,到后来洗干净瓶子,打扫整个房间,整理蓬头垢面的自己,思考人生,最终穿戴整齐出去找工作,重启自己的人生。

  原来,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它能唤醒我们对心灵的尊重,让我们尊重生命。所以生命的丰富和记忆的深度都来自于美感。

  美学家蒋勋也回答了我:“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能力。”

  幸运的是,初中就在这所美丽的学校开始了我的美术之旅,从校外写生,到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参观,以及出国观摩学习、定期聘请清华附中本部艺术老师为我们讲授中、西方美术史,我与美术的距离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拉近了。从徐悲鸿,齐白石,刘文西,到梵高,毕加索,达芬奇,大师们的作品中每一条笔触,每一写实或抽象的动作,每一抹奇妙和绚丽的色彩,每一帧宝贵的.画面,无一不在撞击我的灵魂,使我的内心对艺术的梦想得到一次次的升华,我的审美能力在一次次提高。

  终于有机会去了欧洲,去之前觉得欧州多是发达地区,应该都是那种高楼林立,满满的科技感,但去了之后才体味到欧洲的本味,建筑物不见高大,却给人一种古朴的震撼,甚至我还能看到文艺复兴的影子。原来,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诞生了多少艺术先驱,而在于这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去做属于自己的艺术,都懂得审美,审自己之美,更懂得审他人他物之美。

  别人说美术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可以,希望你我都有这样一双慧眼,不仅能发现我们看到的美,美食与美衣,美的环境,让人焕发对生活的热情,而真正需要学习去发现的,是内在的美,掩藏的美,因为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能感染人的灵魂。

  也许生活不好,也许充满了压力和痛苦。然而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一个人专注于审美的过程,就是纳悦自己,滋养身心的过程,希望你我都能活出自己的美好和诗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审美演讲稿 篇8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代表高一进行国旗下演讲。

  今天的信息时代之下,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多元。人们的审美观也随之发生了极大转变:传统审美已受到极大冲击,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个性、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的审美观念。然而,凡事都要把握“度”,如果在追求个性审美的路上超越了尺度,就会走向反面与歧途,因此,把握好审美的“度”尤为重要。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借《诗经》中《关雎》一篇,提出快乐与悲哀都要有节制,告诉人们凡事都要把握尺度的道理;而我想借此观点谈一谈怎样把握好审美的“度”。

  “审美”二字,“审”是我们对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并选择的过程,而衡量“美”的标杆则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选择自己理解的“美”去欣赏。倘若对“美”的理解出现偏差超越限度,审美就变成了“审丑”。因此,我需要先界定“美”的底线,即何可为“美”。

  “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越来越多的流量“小鲜肉”从屏幕向我们走来,刮起了一阵“娘炮风”。“娘炮”在资本冲动与浮躁风气的推动下,只注重“颜值”,无视业务水平;他们借着匪夷所思的造星运动拼命捞钱,为搏眼球公开挑战公序良俗。初三的政治书告诉我们要拒绝“性别刻板印象”,许多舆论也支持这种现象,还抨击社会不够包容开放。是的,现代审美,提倡包容自由、追求独特个性,个人追求特殊的外貌举止也不该被阻止,但这种现象将个性上升到了社会的高度并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超越了应有的“度”。“娘炮风”其实是奢靡浮夸之风的爆发,是猎奇、拜金、颓废的集中体现。“少年娘则国娘”,这种病态文化的传播损害了社会风气,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危害极大,我们要拒绝这种不良文化并抵制其侵蚀作用。

  “美”是追求个性,但不能超越伤害社会风气、宣传负面精神,甚至毒害人民思想的底线。

  把握对“美”的界定是根本,接下来要研究的,是如何“审”,即如何选择“美”。“审”可不仅是不超越上文讲的所谓底线了,而要有更高的追求,要“审”出具有积极意义、能正向引导的内容。

  我认为,“审”要把握三点,一要理性与感性思维兼具,二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三要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

  我们评判事物的“美”并选择之,往往以主观视角从内心感受出发,动用“感性”思维。但只以感性思维评判“美”,有越过底线误入歧途的风险,因此我们还要用理性思维设一道防线,以所审之美的价值导向、社会影响划清楚审美之“度”并确保不越界。

  进一步地,我们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这对我们对待非传统文化的方式与结果有极大影响。面对它们我们不应该一味抵触,也不应照单全收。我们要在心中编织一张意识的滤网,收集有深度的思考、有底蕴的文化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之类,摒弃其中超越限度的成分。

  比如,引进西方流行文化,我们可以研究其中有内涵的文字、模仿充满活力的运动以及学习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我们自觉抵制颓废、拜金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对于暴力、犯罪等不良内容,内容供应方都做了马赛克等处理,这正是不渲染丑恶的正确做法。

  最后,我们要注重传统文化,从中华文明五千年深厚底蕴中汲取精神滋养。京剧等传统艺术表达含蓄,把握好了“美”的限度;它们虽然不如流行歌曲那么有吸引力,但只有慢下来仔细琢磨、深入研究,我们才能领会其中内涵,汲取其中精髓获得精神上的升华,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把握好审美的“度”,不仅要守住不伤害社会风气、不宣传负面精神甚至毒害思想的底线,而且要在动用感性判别“美”的同时以理性规制“度”,随时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并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审”出更积极、更有价值的“美”,并从审美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构建健全人格,最终达到内在精神与外在世界的完美统一。

  审美演讲稿 篇9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审美难道不是我们人类这个巨人身上坚硬挺拔的脊梁吗?我们拥有审美之心,香辈才有更好的未来,吾辈才能更好地特就盛世毕章。“文盲不可怕,美首才可怕。如是我闻。故依笔者之见,拥有这颗审美之心,我们的生活才能活得更加精彩。

  世界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次模特大赛,曾走出一个1.68米的小女孩,她是一个混血儿,最终获得那场比赛的亚军。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诧异,但正是她有审美之心,才有对时装的独特的理解与表现力。

  试想个,如果没有评委对美的一种看法,没有懂得如何审美,哪有那个女孩的优秀成绩,哪有那个女孩的一鸣惊人。再试想下,如果学会对服装进审美,对美进行选择,没有对自己东方独特的美的肯定,哪能在舞台上走出自己纵横的模样,哪能有“亚军”的称号,哪能在生活的道路上活得更加精彩。

  一沙一世界,一人一乾坤,何必执着于自己与他人的丑。只有自己拥有一颗乐观的审美之心,才能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美,才能发现他人的独特美,你看的世界才会觉得处处美。懂得审美的人,就会把自己世界描绘成一幅画,你可以让画面上长出红花,你可以让山林幽幽,你可以让阳光温柔地照亮这一方天地。只有这样,你才会用心活,用力活;无论怎样你都会永远地热爱生命,不断地前行,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得更加绚丽多彩。

  揆诸现实,许多的同学都会觉得:现实大过于骨感,自己的.生活过得的是“三点一线”,哪有觉得这种看法真的是大错特错。究其原因,就是不会拥有一颗审美之心,不会懂得去看待生活的美。埃克苏佩里如是谓也:“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正是因为我们的同学心中没这颗审美的心,没有认真观察,没有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会觉得现实很骨感,无需去审美。

  “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如是说。同学们,我们从现在做起,学会去审美,审美之心让我们相信,纵历千般不丑万般不难,怀审美之品质,我们必能在于一经透迤之处连铸就更好的盛世华章,才能活得更精彩。

  审美演讲稿 篇10

  在网上你点一个“美”字,搜索一下,什么都有啊!乱七八糟啊! 如今的校园不管是城里的学生还是乡村的学生,在他们的心中对美的定义。那也是乌烟瘴气啊!“新新人类”实质上是处于上风的,这种现象由国外流向国内,由城市转向农村。红绿蓝黄各色的头发、窟窿服饰、斜眼看人、晃荡站姿、满嘴国骂,这些便是他们“不朽”的宣言。我的欣赏水平似乎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看不懂时下热门的“酷毙”造型,几次驳斥“新人类”和“新新人类”的形态设计,都遭遇“老古董”不能与时俱进的回敬。学生还是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的,在有些事上“古董”一下,也是文化与文明的表现。

  有人说:衣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含金量有多高,但不能说衣着和人的性格没有关系。中国传统思想追求的是自然、淳朴,所以衣着历来以“端庄雅致”、“内修相宜”为要。目前,韩潮席卷了全中国,韩剧、韩星、韩服、韩食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让我们来看看校园先锋们的造型吧:窟窿多,口袋多,挂件多,皱版衣;头发乱糟糟,夹克往上吊,裤子水桶腰,边脚掉碎毛,鞋底几寸高??女孩穿低腰裤,后面跟进的师生都担心裤子随时可能掉下??据说韩星大多有过整容的经历,学生整容毕竟不现实,但许多学生不能“大整”便“小整”,假眉毛、睫毛膏掩盖稀疏的眉睫,奇形怪状的耳坠把小脸蛋拉大??中国人已经没有了中国像,还哪里是中国人?!虽说“与时俱进”,但也不应该把民族的外在特征给谋杀了。金发碧眼是欧洲人的民族特征,如果说哪一天我们的学生羡慕人家的碧眼、猫眼了,是不是也想办法将眼睛搞成蓝色的呢?果真如此,那岂不成了我族“异类”了吗?

  “以学生为主体”本来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发展规律的意思。在一些学生的脑海中“一轮”,便成为“学生是上帝,老师是奴仆”的意思了。时下,见师长不打招呼是家常便饭,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老师竟然以有学生喊一声“老师好”为荣。至于恶言相向、动手打人的事件也经常见诸报端。如果说以上是校园“新新人类”的显性行为,那么像课堂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等不尊重老师劳动的现象,便是所谓“激进文化”的隐性表现了。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所有这些都与“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相抵牾,将高尚的师生关系弄乱了。我们不提倡古代压迫学生创造力的尊师方式,但古人所言“亲其师,信其道”还是颇有道理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连尊师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学道济世”呢?其实,尊师并不是为了给老师撑面子,而是关乎学生精神发育、人格成长的大事。

  最令人头疼的是过去泼妇骂街的语言已经成了一些学生的口头禅,有的学生不带脏字不开口,甚至网络上的一些漫骂的语言,电视剧蛊惑仔的一些言行他们奉若圣旨。中国乃文明之邦,讲究进退有度,用语有节。“阁下”、“尊驾”、“请问”、“借一步说话”、“不知可否”等等这些文明用语已经流传千年,是体现文明之邦的“文明”重要方面。可惜的是,如今哪个学生说出这样的语言,不但不会赢得同学的赞美,反而成了“虚伪”的代名词。如果有一天这些词汇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只能在字典中查询得到,让“泼妇式语言”演了主角语言,不知道我们这些“古董”还能否受得了这样的语言污染。呜呼!文明之邦不文明,实乃国人之不幸!至于颠三倒四的网络语言,更是令人伤神,它们已经结结实实地渗透到我们中学生生活中去了。不规则语言、赶潮流的音译语言严重冲击着国语教学的领地,不知道这些语言会不会成为戕杀国语的刽子手,但愿这只是我个人的杞人忧天!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作为特殊年龄和特殊心理特征的中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很容易把中学生的服饰审美观引向一个心理误区。因此学校、家庭有必要对学生的服饰审美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学生正当青少年期,没有成年人那样成熟,心理往往不够稳定,这时候的'他们是非观念淡薄,易受不良习气影响。这个时期他们往往开始注重穿衣打扮,讲究穿着、行为要有个性,好多中学生,不论男女,都随身备有一个带小梳子和镜子的小盒子,走路时照一照,上课时挤一挤,下课时梳一梳??有的还极力追求新潮名牌衣服和金银饰品??正是这种心理特点使中学生注重自己的形象、人际关系,想让自己成为焦点人物。然而,学生这种衣着打扮的审美观会影响到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影响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对于更多的中学生,即便是衣着打扮很一般的学生,也同样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服饰审美观。

  造成学生审美观念的根源首先来源于家庭。近几年来,家长的年龄比以前年青化,文化素质也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独生子女也逐渐增多。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但往往只注意子女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否升学。至于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好多家庭没有列入家庭教育的议事日程。而那些相互攀比,穿新潮服装,披金带银的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些家长凭着朴素的感情,认为自己当年艰苦,就是为了子女如今享乐,对子女是有求必应;也有些家长以子女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为标准来决定是否满足子女购买新潮名牌服装、手机等要求。造成中学生服饰审美观的心理误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教育。这是由于美育没有得到全面实施,特别是农村,学生没有形成比较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审美修养;学校教育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没有把美育和德育相结合。造成学生审美价值出现误区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这些年来,出现一些感官刺激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是青少年最喜闻乐见的,在他们所爱听的歌曲、音乐、卡通片、电视、漫画书、包括生活上的衣着打扮都对他们产生直接的作用,这种榜样的审美取向影响。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引导。特别是偶像和榜样的引导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例如:“超级女声”节目中两位选手中性化的舞台形象的塑造,也是具有行为个性化的“审美出位”。港台一些帮派之间的争斗,“蛊惑仔”流里流气的装扮,火红的头发,傲慢的神情,目空一切的姿态??众生们纷相效仿。

  可见这些这些感官刺激活动的作用比起老师、家长的教育都厉害得多,更容易接受和被模仿,容易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我认为学生的衣着打扮要符合自身特点,应该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学生就像高粱拔节,本身就具有一种青春向上的自然美。大诗人李白有一句诗“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我觉得把它引伸到衣着打扮上也是合适的。学生的美不在于华贵,带耳坠、戒指反而让人看了别扭。学生的美在于自然、青春、朴素。

  必须承认,文化传统精华与糟粕并存,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东西。怎样对待文化传统,如何做到既有传统文化的气质,又有现代文化的精神,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绕过这一点,便无从谈我们当前的中学教育。我们主张回顾文化传统、正视现代文明,在“故纸堆”中寻找民族特征的东西,在现代文明中发掘有助于民族发展与腾飞的金点子。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做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及时引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沟通协调好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自然美、青春美、朴素美,促进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

  审美演讲稿 篇1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本周是我们伊万杰中学的美学节。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美学。

  什么是审美?

  《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对事物、特别是艺术品的美、丑的欣赏和鉴别。

  有人说,世上不缺美,但缺了眼睛就没有发现。

  在我们眼里,一朵花是美丽的;鸟儿在空中飞翔是很美的;一条小鱼在江海里遨游是美。

  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人主动捡起地上的字纸、废旧的塑料包装袋,轻轻地放到垃圾桶里,这是他们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他们的行为美;有的人捡起同学丢失的饭卡和现金,毫不犹豫地递给学校领导。这是他们用集资的品质书写自己的人格之美;许多学生见到老师、校长和外宾互相打招呼。这是他们用高尚的文明礼貌书写自己的道德美。

  美好事物就在我们的身边。听到郎朗的'读书声,是美;看到同学勤奋学习,是美;得到老师的鼓励,是美;获得同学的掌声,是美。

  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我们的最高追求;乐学善思,明辨笃行,是我们爱凡杰人最美的学风;欣赏合作,倾听和分享是我们最美的风格;我们敬人律己,我们明礼感恩。每一个言行,每一个行动,都在书写着我们对杰出人物的杰出风采的爱。我们拥有美丽的青春,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我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我们拥一颗善良德心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

  我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审美演讲稿】相关文章:

精选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4篇01-16

【精选】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三篇01-16

精选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五篇01-17

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三篇01-18

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四篇01-18

【精选】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3篇01-18

【精品】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4篇01-02

关于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3篇01-16

【精华】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3篇01-16

【热门】感恩父母的演讲稿演讲稿3篇01-1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