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者演讲稿4篇
演讲稿的写法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演讲稿在演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者演讲稿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记者演讲稿 篇1
作为网站记者,整天为增加流量到处搜寻名人、富人、达人来吸引网民,是否因习惯了眼球效益而变得庸俗了呢?在网络这个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中,有没有一种清新的声音,让人脱离浮躁,追求崇高呢?网络的正能量在哪里?这些问题,困扰着刚刚采访完郭明义的`东北新闻网新闻部副总监李理。
在采访郭明义之前,李理心里在嘀咕,“传统媒体已报道了那么多,在网上写郭明义能有人看吗?会带来流量吗?”李理对网络记者这一职业认知的转变,源于郭明义精神的感动,也是记者自我反思、追求进步的一个缩影。
从鞍钢回来后,“我真正懂得了支撑着他走过30多年的信念,那是来自他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的坚守。”李理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他说他一个网站“小”记者,就是要把“大”人物郭明义的感人故事在网上传递,就是要将正能量在网络播撒。
“那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把老郭的精神,告诉给更多的人呢?”李理想到了微博,对,“微博需要老郭,老郭也需要微博”。20xx年3月25日,郭明义实名微博开通了。李理手把手地教他拍照片、发图片,一起商量怎么写好微博,“我要让老郭成为网上真正的红色‘大v’。”
记者演讲稿 篇2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与爱有关,这是一个关于一群老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在xx,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年事已高,平时自己种的蔬菜吃不完就拿到街上去卖,因为没有固定摊位,他们成了这个城市的“高龄流动商贩”。一边是城市的秩序管理问题,一边是高龄老人四处摆摊的问题,老人与城市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随后,因为一篇篇报道,xx“爱心市场”得以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一个记者理想照进现实的时刻,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xx这座城市浓厚的人情味儿与温度。同时,这次采访也让我体会到,唯有贴得更近,听得更多,才能写得更真。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从而写出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
我今天要分享的采访经历发生在6年前,当时我们沿着崎岖、泥泞的山间公路,来到了震后初步恢复的清平,准备去采访传唱至今的羌汉山歌。
在清平银杏广场,我们采访了羌汉山歌的主人公孟开金和张扬惠。20xx年,清平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张扬惠家被大水漫灌,积水最深的时候甚至到了脖子这个地方,当时她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也没有顾及家里的财物,一心想着的就是家里的羌汉山歌集,她把歌集的手抄本放在背篓里,顶在头上,她说万一自己倒水里面了,背篓还有浮力,就有机会漂到安全的地方。
羌汉山歌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记者应该用什么态度去坚守自己的职业和最初的梦想,不管我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重见曙光。
今年7月,xx一直阴雨不断。11日凌晨,暴风雨席卷凯城。霎时间,永太、杰兴、黄鹿、集凤……汛情灾情不断告急。道路塌方、河道冲毁、房屋坍塌、通讯中断,转移、安置、处险,一连串的应急处置汇成xx最痛心的高频词。
作为参与本次抗洪报道的记者之一。通过这次人生课堂的洗礼,让我对这份职业有了重新的.认识,白加黑,五加二,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只为给广大市民传递最新资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上,所有记者昼夜奋战,从抗洪一线发回报道100余篇,新闻图片370余张......呈现出抗洪一线干群合力战胜洪魔的生动事迹。
记者,一定是裤脚沾满泥泞、内心充满温暖并且不断向前奔跑的人
去年9月,我和同事前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拍摄xx对口帮扶工作纪录片。那里山高路险,孩子们上学非常不容易。在前往黑猪洛小学拍摄途中,虽然只有仅仅5公里的路程,我们却走了两个小时。
我们抵达的时候正好课间休息,孩子们看到我们的到来很高兴,嬉笑着把我们团团围住,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一定会给他们带礼物。
金阳之行是我永生难忘的采访经历,这里面包裹着拍摄过程中所有的辛酸苦辣,援彝干部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搭建xx金阳合作平台,推动金阳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的振奋人心,更留存着彝族同胞动人的微笑和回荡在群山里朗朗的读书声。这一帧帧的画面是珍贵的影像、是希望、更是激励我们新闻工作者继续前行的力量
记者演讲稿 篇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指针。对于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们这些常年奋斗在基层一线的记者也许说得不太准确全面,但是我们却一直满怀激情,担当使命,用行动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对电视新闻而言,画面是证明新闻真实性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电视新闻记者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在每一个新闻报道中扛着沉重的摄像机亲临现场,用镜头记录新闻过程。无论雨雪风霜,不怕艰难凶险,只要有新闻需求的地方,就有电视记者忙碌的身影。电视新闻播出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可是在这一两分钟的背后,往往是电视记者付出的数十倍的时间和努力。XX年正月十五,xx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雪,我拍摄了市交通部门及时清理公路干线积雪的情况,通过画面向群众传递了出行信息。在采制这条新闻时,我所乘坐的采访车被一辆厢货严重追尾,坐在后排的我,脑袋撞在车窗上,磕得又青又肿,头昏眼花了好一阵子,可是为了心中那一份责任,我强忍着痛苦,做到了及时发稿。XX年我的电视新闻短消息《钻井平台升起五星红旗》获得xx好新闻一等奖,在这条仅一分钟的新闻里,庄严却又激情澎湃的升国旗画面表达了钻井平台上石油工人对祖国的热爱。但是它的背后是我和一名同事接到采访任务后,顶着七级的海上大风,乘坐颠簸不已的快艇来回行驶3个小时,站在只有几根绳子牵引的吊台上,带着几十斤重的摄像机和三脚架,在风浪中飘摇着登上亚洲最大的深海钻井平台的过程;是强烈的晕船反应让我晕头转向,呕吐不止,回到陆地上走路腿脚发软的感觉。XX年8月,盘锦防汛进入关键期,我和同事采制了机关干部在大堤上抗洪的新闻,画面展现了一幕幕抗洪防汛的真实场景。为了采制这条新闻,我和两名男同事们在风雨交加,泥泞不已的防洪大堤上跋涉两个多小时,全身湿透,满身泥浆的走进各个单位的防汛帐篷,进行采访和拍摄。当时雷电轰鸣,身上的手机响了多次,都不敢接,回来时实在走不动了,几乎瘫坐在泥水中,幸好遇到了来给抗洪人员送东西的一台越野吉普车,我们才得以搭车返回。当时在很多艰难环境中采访时,不觉得有什么痛苦,因为有一种工作的信念在支撑着;而现在想来虽然多少有些后怕,却依然感谢那些难忘的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把这两点结合好的'就是关键要把人民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新闻三贴近的原则,不怕辛苦劳累,深入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采访拍摄基层群众。田间地头、厂矿工地、郊区野外是我经常出入的新闻现场。每天早出晚归,节假日加班自然平常,有时大年三十也在工作中度过。过年当天我在寒风刺骨的滨海大道写过稿子;在年三十晚上的路灯下采访过守护绿地的园林工人;在春节晚会直播出时,在市民家里拍摄过人家四世同堂、欢度春节的画面。工作中,我在以群众为主体的同时,也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把做好主题宣传当成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有效方式。因为我知道,作为电视台这个主流媒体的记者,传播正能量,推出有利于团结稳定,加油鼓劲,正面宣传又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义务。XX年初,我开始创办电视新闻专题栏目《在基层》,在主导思想上开创了省内以电视媒体引导领导干部到基层去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新闻报道形式。伴随着《在基层》栏目走过的路程,上百个涉及百姓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和关注。通过我们节目的拍摄,蓝色康桥小区h区两栋廉租楼被砸的对讲门得到了修复;xx县xx镇xx村的歪脚丫女孩马xx得到了政府送来了的电脑,为自己与外界沟通架起了一道崭新的桥梁;xx镇居民于xx一家五口终于申请到了梦寐以求的廉租房;告别了以往住大棚的日子;大伙房水库饮水工程异地交税,非常麻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盘锦港设备检测进展顺利,保证了港口的顺利运行;身有残疾的外来务工人员“赵虎姐”姐妹俩在盘锦落了户口,办理了低保边缘户救助证,解决了一连串的烦恼,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在工作中,作为电视新闻记者,我们每天都要面临“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释重负”三种状态。在采制新闻时,身上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要考虑新闻的客观性、时效性,权威性等因素,所以如履薄冰;在新闻播出时,生怕有遗漏和差错,有对不住观众的地方,所以如坐针毡;在新闻播出后,如果没有什么负面声音,也没有什么批评指责,效果不错,才能如释重负。我们每天都要在这种压力和煎熬中度过,虽然也有过抱怨,有过委屈,但是却从未有过甩手不干的想法。这样的坚持不是为了那微薄的薪水,而是心中永远存在一份对于新闻事业的热爱,敬畏和执着。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女记者,对于工作,我总是满怀激情和责任,不辱使命。但是对于家庭我却亏欠很多,因为工作关系,每当年迈的父母或公婆因病住院时,我是那个只有晚上才能到医院照顾他们的孩子,白天病床前的悉心照顾和嘘寒问暖全部落到了丈夫和弟弟等其他家人的身上。因为工作关系,我没参加过一次儿子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他每天上学放学的接送基本上由丈夫全权负责;他去上辅导班,大部分都是爸爸或爷爷奶奶陪同;我许诺过节或者假日带他去玩儿的诺言往往都成了空话。我从小由奶奶带大,和奶奶感情无比深厚。在奶奶去世一周前,我回老家伺候她,她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的:“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我当时以为奶奶会真的会好起来,就赶回了单位。可是XX年7月6日,当我在参加宣传部组织的去辽东湾新区集体采访时,奶奶与世长辞了。她对我说的那句“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成了她留给我的最后一遗言!!
多年来,在长期忙碌的工作中,采访对象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让我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温暖;一个个获得省市大奖和观众认可的新闻作品让我享受到了敬业的成果;“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回顾往事,酸甜苦辣品尝过,悲欢离合经历过,但是对于新闻事业,我也从来不曾后悔过,更不曾放弃过。因为我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就是“我是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4
18岁那年,我成为一名记者。13年来,我走过了祖国近万公里的边境线,用笔和镜头记录着身边最可爱的人,也一次次被他们感动、激励。
今年年初,我在基层采访,恰逢边防警察执行抓捕任务。当我们接近目标地域时,气氛骤然紧张。战友宋江和易志强背靠背端着枪,在队伍的最前面搜索前行。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我们遭到了不法分子自制炸X的袭击,爆炸声接二连三响起。
一颗炸X落在了离我们两三米远的地方。“危险!快趴下!”关键时刻宋江一声大喊,战友们纷纷卧倒。我还没回过神,炸X就响了。一股气浪猛地朝我掀来,我的头“嗡”的一下,帽子被炸飞了。这一刻,死神离我如此近!
十几秒后,我猛地回过神来,下意识掏出相机,瞄准、对焦、按下快门……用满是尘土的手记录下了战友们冲锋战斗的每一个场景。
我们取得了完胜。清理战场时,我找到了被炸飞的帽子,帽子上的X徽被炸得只剩下了三分之一,我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气。正是战友的及时提示,保护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战场上“永远向前”是我们的天职,而在“生命禁区”的“鬼门关”面前选择坚持,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民族爱、战友情。
有一次我随队采访。在行走到海拔4600多米的冰达坂时,两腿发软,想歇一会儿。刚一坐下,就失去了意识,身体软得跟棉花一样,那种感觉就像是濒临死亡。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睁开眼时,队长阿不来提递给我冻成冰疙瘩的矿泉水:“坚持一下,把这个吃了,咱们一起走!”我知道,在这冰冷的雪山深处,我的战友们一定会不抛弃、不放弃!就这样,你拉着我、我扶着你,在雪域高原上拖着沉重的步子,向着目的地前进。
去年4月,战友刘涛在一次追捕行动中遭到敌人伏击,子弹击中他的右脸后爆裂,顿时满脸鲜血。
“弹片从食道和气管中间穿过,再晚送来一会儿就没命了。”医院迅速安排手术,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一个多月后,我去采访刘涛。面对镜头,他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不是给咱们边防丢人了?”这个腼腆的小伙子,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强忍着剧痛开枪还击,击毙了藏匿的.不法分子,使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祖国的边境线上,还有许多这样的英雄,他们的忠诚和执着、他们的无私和大爱,是我这一生都需要去记录的永恒主题!
此刻我真想对他们说:亲爱的战友们,在维稳固边的战场上,我会时刻准备着向前冲锋,与你们共同前行!
【记者演讲稿】相关文章:
编辑记者工作总结10-08
记者辞职申请书02-26
精选记者演讲稿4篇12-31
记者节演讲稿11-17
精选记者演讲稿四篇11-27
【精选】记者演讲稿三篇01-12
记者演讲稿四篇02-16
小记者演讲稿06-24
新闻记者工作总结03-06
记者团工作总结03-05